原创艺术研究生开学第一课讲什么?国美院长高世名漫谈展览、墨竹图与《陌生天堂》
原标题:艺术研究生开学第一课讲什么?国美院长高世名漫谈展览、墨竹图与《陌生天堂》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又热闹了起来,学生们步履匆匆,路上不时有“小电驴”掠过,他们奔向同一个地方:2号楼,小剧场。
开学了!
国美为何?
3年毕业季与3场校庆
和许多学校的“第一课”一样,新生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就读的学校,那么,“国美,是一所怎样的学校?”高世名以此为题,带领学生们走进这个共同体。
但国美的打开方式又与众不同——展览与艺术活动。
开学之际,高世名回顾了近三年国美毕业季的主题,从“共同生活”到“现在史”再到“生活力”,三年毕业季主题都由学生提出,浓缩了疫情状态下国美学生对于生活与存在的思考。
2022“生活力”:希望以数千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在漫长焦灼的疫情岁月中,激发起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生命的体认,焕发出我们本真的生活热情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
德黑兰老街上的电影院,像柏拉图的“洞穴”。拉三轮车的老汉会端一碗午饭走进影院,边看电影边吃;街上的行人会敲敲下水道边的小窗口,放映员就从地下探出头来,告诉行人正在放什么影片。在这里,电影艺术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彰显其公共性本质。
这是国美建校75周年校庆的一部分,“地之缘:当代艺术的迁徙与亚洲的地缘政治”学术活动走过曼谷、东京/京都、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又回到杭州,展示了亚洲各区域当代艺术的差异化实践,构造出非西方式亚洲文化共同体的自我表述机能。
“过去与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是未来的序曲。”启发着学生们对于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与行动。
3年毕业季、3场校庆活动,高世名和新生们漫谈其中的主题意义与背景故事,以此讲述国美的学术关怀,解答“国美,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如何开始?
墨竹图与《陌生天堂》
讲座解答了新生们不少疑问,但是新的困惑同时产生——作品可能撞车、创作会因找不到出口而停滞……在与现场新生交流的过程中,高世名发现许多困惑都指向一个问题:“青年艺术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通常不知道如何开始。”
艺术家创作的原动力在哪里?
墨竹图
原来高世名在一次对谈中说:“竹林上部是亮的,底部偏暗,而且暗得幽深,你的视野可以透到很远处。它的暗不是黑暗,而是幽暗、幽远,有幽玄之气。这种竹竿间光线、颜色的变化,我没有看过哪一个画家把它表达出来。”
这位老师看到后深以为然,于是把几年前的这批作品翻了出来,请高世名看看是否“依稀表达出一二”。确实优秀,高世名认为这“幽篁深处,可观风雨”。
这位老师之所以要画这批竹子,是因为他与古人“对战”,对标郭熙的雪竹《幽谷图》。为此他需要不断观察竹林、不断去云栖竹径看竹林,在“师古人、师造化、师吾心”中反复折腾。
“他不会不知从何开始。”
陌生天堂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杨福东,在百度百科的介绍里,杨福东“是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很多人知道他因为《陌生天堂》一举成名,却鲜有人知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
杨福东是油画系出身,对于影像一窍不通,但他有个电影梦。
没钱怎么办?挣。
他去上海的一个动画公司打工,帮人画原画,挣到第一笔钱。
拍电影不会怎么办?学。
他跑去北京的一个电影厂学,但是人家有行业规则,关键时刻把他支走买东西。
学不到东西怎么办?自学。
他用打工赚的钱租到一台电影机,买了过期的胶片,直接上手拍。那时候连场记都不会做,于是需要翻来覆去反复看;演员也都是请的同学。
拍完之后没钱冲洗怎么办?再去打工。
前后五年,终于完成。
到了现场,年轻的艺术家战战兢兢地问,还有个片子能不能看一下,没做声音?
那就看一下吧。
五分钟,评委们决定:“就是它了。”
此后,杨福东又创作出《竹林七贤》等系列经典作品。
“一个艺术家大于美术馆,一个艺术家大于所有的展览。”创作与展览、与其他无关,而是要成为自己。这是国美所期待的,也是高世名希望在座学生能够坚持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