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适合一年级的大语文桥梁书,我不允许你的孩子没读过

  我很喜欢看书,所以我家大宝还没出生时,我就决定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大宝6个月时正式上手看绘本,从一开始的乱翻到现在每晚睡前提前找好书一起读,我们走过了2个年头。

  从2岁多到现在6岁,睡前阅读是他每晚必做的事,哪怕是过年期间也从不间断。

  虽然现在他的阅读习惯养成的很好,但随着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读什么,怎么读,一直困扰着我。

  所以去年的时候参加了国图的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并顺利结业,这次学习经历让我对孩子的中文分级阅读规划逐渐明朗起来,有了把大语文学习和阅读交织的想法。

  

  在这次学习中,也让我认识了中宣部儿童分级阅读指导行标核心组专家王蕾老师,同时知道了王蕾老师的著作“小豆包”系列丛书,同时它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成果。

  这么牛,果断入手。到货后一看,牛,真的牛!

  “小豆包”系列丛书包含:《小豆包侦探记》、《小豆包养宠物》、《小豆包的好朋友》、《小豆包在学校》、《小豆包一路奇遇记》,丛书围绕“小豆包”这个形象展开。

  

  之所以说它是适合6-8岁小朋友阅读的“桥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完全符合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阅读能力,丝毫没有“拔苗助长”的意图。

  我在给大宝选择桥梁书时发现,很多书虽然打着桥梁书的旗号,但是它的阅读难度对于6岁左右的小朋友来说是超标的,一个故事一个小时读不完显然不符合他年龄特点。

  余华在谈对儿子的阅读习惯培养时曾说:“你要是先给他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此以后他就要对文学反感了。”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桥梁书”时,可以对比一下分级阅读专家给我们总结了“桥梁书”的5个特点:

  1、文字量适中

  大宝平时喜欢看《动物兄弟》,我前段时间就给他买了本《昆虫记》,但现在这书在我家吃灰,原因无它,每种昆虫介绍的内容太多了,看书加讨论加找图片资料,一个多小时都完成不了,其实这种类型的书更适合孩子能独自阅读后再看。

  

  而桥梁书作为亲子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过渡阶段,最好内容也适中比绘本文字多点比《列那狐的故事》少点。

  在读“小豆包”时我专门看了时间,故事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25分钟,从我家大宝的表现来说这个时间刚刚好。

  2、文字号较一般的文字书要大,行距稀松,常有诗歌体排版;

  中国的艺术美——“留白”占有一席之地,在桥梁书的选择上也同样如此,字号大一点,行距大一点,毕竟相比于一页密密麻麻的内容来说,一页只有7、8行字的书显然更讨孩子喜欢。

  要知道昨天孩子看的还是一页只有一两行字的绘本呢。另外朗朗上口的诗歌体排版在桥梁书中也很常见,像在《小豆包的好朋友》中:

  我们是勇敢的面团!

  我们敢爬树,

  我们敢用树枝敲头,

  我们敢跟大蛇说话,

  我们敢跟黄鼠狼说话,

  勇敢的面团就是我们!

  3、每一行文字大多不超过15个字;

  4、字词都是基础字和常用词;

  5、语言陈述方式使用基本的语法结构;

  这3点也是为了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让桥梁书的难度可以比绘本高但又不会比类似《列那狐的故事》这类的短篇小说难。同时在提升孩子阅读难度的路上加上一些他们熟悉的东西,减少畏难情绪。

  “小豆包”系列完全符合“桥梁书”的这些特点,买来差不多快半年的时间,从大宝的每晚必看的表现来说,“小豆包”是他现阶段的心头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等方面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大语文时代。

  在2022版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到第一学段也就是1-2年级,要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强调的是一个阅读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在阅读桥梁书时,我们就可以着重培养孩子的总结、交流能力。对于担心孩子成绩的妈妈来说,小豆包这点做得很得人心。

  1、故事地图

  把自己喜欢的书用有趣的语言完整表达出来,对于6岁左右的小朋友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之前我很少会让孩子帮我介绍他读过的绘本,偶尔介绍也干巴巴的,但自从看了“小豆包”后,我发现其实一份完整的故事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清晰的了解故事内容,对他们的记忆力以及专注力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小豆包”的故事地图类似思维导图,有人物、地点、起因,然后就是按事件发展展开的完整的故事内容。

  这种“故事地图”的思维形式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得更高效。

  

  2、阅读游戏

  给孩子读完一个故事,但孩子到底理不理解呢?有的父母会有这种疑问,如果孩子不理解又表达不出来的话,疑问的叠加可能会减缓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这时要怎么办呢?

  在“小豆包”我找到了答案,根据故事内容给孩子出几道题,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是否到位。

  

  每次读完故事,我都会和孩子一起走一遍故事地图,然后再做阅读游戏,这也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每次做对题目,都能感受到孩子获得成就感后发自内心的快乐。

  作为“桥梁书”“小豆包”系列真的非常出色,不仅适合6-8岁的孩子过渡阅读,添加的“故事地图”和“阅读游戏”两个环节不仅能加深孩子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另外故事情节强,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对宠物、朋友、冒险等事物的好奇。

  对于注重实用性的家长来说,“小豆包”里的【故事地图】和【阅读游戏】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现在正值暑假,喜欢的赶紧买起来,让孩子在“小豆包”的世界里培养阅读习惯,学习高效的学习方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