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最新解读倾力整理!暨南大学726中医学概论考研考情
原标题:考情分析|最新解读倾力整理!暨南大学726中医学概论考研考情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学院/专业介绍②专业情况介绍③23级拟录取名单④薪酬、就业介绍⑤历年年专业复试分数线⑥考试科目介绍⑦专业题型分值⑧全程复习全程规划⑩研究生专业经验分享?关于复试
#1
学院/专业介绍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前身是医学院中医学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现有教职员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专职科研人员9人。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4人。共有在校学生601人,其中本科生378人,硕士研究生204人,博士研究生19人。博士后在站人数8人。
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0 年成立“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2012 年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临床研究基地”,2015 年在附属江门五邑中医院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 年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形成了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的学科研究基地、国内卓有影响的研究队伍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硕士授权点分别下设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 2 个二级学科方向,形成了 5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如下:
1.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研究:本方向主要集中于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
2.证候本质和形成机理研究:本方向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瘀证形成关系研究、肝郁证和气虚证证候本质研究等。
3.病因生物学基础和中药免疫调控作用研究:本方向主要集中于湿邪致病的本质探讨及生物学基础研究、中药免疫调控作用研究等。
4.中西医结合防治肝肾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本方向主要集中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脂代谢疾病以及慢性肾病机制研究等。
5.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本方向主要集中于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前病变、卵巢癌以及大肠癌的机理研究等。
#2
专业情况介绍
院校名称:
中医学院
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报录数据:
学制:全日制三年
学费、奖学金情况
(一)学费
学硕:8000(元/生·学年)
(二)奖助学金
为了激励研究生安心学习、积极开拓创新,保障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我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学校补助为补充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基本做到多层次、宽渠道、高激励。目前,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最低可获得0.9万资助,累计最高超10万。(具体以学校实际发文为准)
#3
23级拟录取名单
#4
就业介绍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共授予博士研究生学位 23 人,硕士研究生学位 27 人,就业率保持为 100%。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签约单位为高等教育单位和医疗卫生单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签约单位为医疗卫生单位,其次为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
就业人数最多的单位为暨南大学,其次是深圳市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升学以暨南大学为最多。
本学位点有多名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或基层单位就业,如县(镇)级人民政府,县属医院,社区医院等。
#5
专业复试分数线
#6
考试科目介绍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6中医学概论
参考书目
1.《中医基础理论》(第 2 版,陈利国、纪立金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年)
2.《中医诊断学》(第 4 版,陈家旭 邹小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3.《中医内科学》(第 9 版,吴勉华、王新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
#7
专业考试大纲
中医学概论考试大纲(2023)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
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考试内容覆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的主要部分。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疾病与健康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中医基础理论
1.绪论
了解:中医学的发展简史。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 阴阳五行
了解:阴阳五行的沿革。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中医学中的应用。
3. 藏象
了解:藏象的形成因素。
掌握:藏象的概念,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点及与其他联系,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
点,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
4. 气血津液
掌握:气血津液的来源、功能与联系。
5. 病因与发病
了解:发病的几种类型。
掌握:常见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发病原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6. 病机
了解:病机的层次。
掌握:常见基本病机的内容。
7. 养生与防治
了解:养生的基本原则。
掌握:预防的内容,基本治则,治疗大法。
二、中医诊断学
要求掌握:
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2. 望诊部分:望神的内容与意义,望舌的内容与意义,望排出物的内容与意义,望小儿的
要点。
3. 闻诊部分:听声音的内容与意义;闻气味的内容与意义。
4. 问诊部分:十问歌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常见现在症的问诊要点与意义。
5. 切诊部分:脉诊的部位与诊脉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病理脉象。
6. 八纲部分:八纲的概念与诊断要点。
7. 病性辨证部分:病因、气血津液辨证的要点。
8. 脏腑辨证部分:五脏、六腑的常见证候辨证与鉴别要点,脏腑兼证的辨证与鉴别要点
9. 病案部分:中医病案的内容与书写注意事项,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的基本内容。
三、中医内科学
要求掌握
1.总论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以病机为核心的辨治思路;病证结合的辨治思路;中医
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概要: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脏腑病证辨
治概要;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2.各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肺痈、肺痿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
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二章 心系病证
心悸、胸痹、厥证、不寐、痴呆、癫狂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
诊断要点。
第三章 脾胃病证
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反胃、腹痛 、痢疾、泄泻、便秘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
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四章 肝胆病证
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眩晕、头痛、中风、瘿病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
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五章 肾系病证
水肿、淋证、癃闭、关格、阳痿、遗精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
诊断要点。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郁证、血证、痰饮、消渴、内伤发热、汗证、肥胖、虚劳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
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痹证、瘘证、颤证、痉证、腰痛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
点。
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 答题时间:180 分钟
三 满分 300 分
分值比例:
中医基础理论 约 35%
中医诊断学 约 30%
中医内科学 约 35%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2 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单项选择题 42 题,每题 2 分,共 84 分
填空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简答题 5 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论述题 6 题,每题 15 分,共 90 分
案例分析 1 题 ,共 10 分
五 参考书目
1.《中医基础理论》(第 2 版,陈利国、纪立金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年)
2.《中医诊断学》(第 4 版,陈家旭 邹小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3.《中医内科学》(第 9 版,吴勉华、王新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
#8
复习全程规划【仅供参考】
政治:
复习不用太早,8,9月份开始就可以了,和传统套路一样,紧跟肖爷爷走!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1000题至少要做2-3遍,最好每天都带着看一小会儿。1000题的作用是帮助理解和记忆零碎知识点,题目不新,考到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这也是夯实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后就是11月份,《肖八》、《时政》都要看和背,12月份所有考研机构都会出各种各样的模拟卷,基本上都可以买来分析和做题,到后期会发现每个老师的出题风格、侧重点相差很大,很可能再做肖四的时候49分,做蒋五的时候29分,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多的去关注不同风格卷子上的考点,把不知道的考点记下来,等上考场的时候虽然没碰到一模一样的题,但是很多考点都见过,因为做的多,我也不记得到底那个老师押的更准一点,多做肯定没错。
英语:
首先是单词。推荐大家一定要看朱伟的恋恋有词课,非常好;其次是长难句,长难句张剑那本真题解析也有分析每篇文章的中一些长难句,后期还可以买何凯文老师的书。老师的书配了视频,买了书,跟着视频学习就可以了。可以在听课之余自己充分琢磨,对阅读和翻译都很有好处(一定要自己试着翻译,非常有用);然后是阅读。阅读无非是多做反复做真题10年真题,一般做到第三遍几乎已经全部记得答案。另外新题型最好还是找一些老师的视频看看,学老师的解题方法。最后就是作文,作为推荐朱伟的新东方的作文视频,非常好!有初阶和高阶,听完再把里面的句子和文段背了,作文其实基本上就这样了。朱伟老师后来的考前作文押题,也只是他视频课件的升级版。而且千万不要等考前作文押题来背,因为像法学这种专业,本身专业课要背的内容就不少,再加上政治,还要背作文的话,真的也是有困难的。
专业课:
第一轮复习:
花的时间长也无所谓,这是一个基础。需要认真地看一遍书,把不懂的知识点记下来,还有看完后做真题
第二轮复习:
有了第一轮打底,第二轮其实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第二轮准备笔记本,把一些知识点归纳写好,这笔记本是非常的有用,特别是到后期的时候,科目交叉在一起学习的时候,不可能每本书都在身边或者即便在翻阅查询也都需要大量时间,有知识点的积累也有错题的积累,注意写笔记是用自己的话写,是自己知识的输出,而不是盲目地抄课本段落。二轮复习之余继续刷题,刷题的步伐不要停。
第三轮复习:
这个阶段基本复习结果已成定局,能做的就是不断巩固,不要到考场上出现那种这道题我看过的但就是记不起来的局面。此阶段开始疯狂按年份刷题,把刷题时间放在上午,连着3小时,培养考场状态,此时分数不具有参考性,因为题目大都心里有谱,可以相应差不都减去25-30分左右才会是最后得分。
#9
关于复试
2023(线下)复试基本情况:
出分时间:2023年2月21日
复试时间:2023年3月25日~3月31日
录取结果:2022年4月4日
复试形式:笔试+面试(各占100分)
复试时长:20分钟
流程:
①一天闭卷考试(两小时)
②一天面试(20分钟) 综合两次成绩核算;
准备内容:
1. 看复试参考书目,适当完成课后习题
2.整理历年真题中的考点,进行记忆背诵
3.至少过三遍笔试书目
备考经验:
1.自我介绍(简历)自已写,朋友给意见,修改完善.
内容推荐:含金量高的竞赛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专利证书,奖学金证书,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相当重要)
2.简单的英语问题收集及准备
3.收集需要看的文献
面试建议:
1. 自信,不怯场
2. 熟悉书本的知识点
3. 关注热点问题
复试注意事项:
1.尽早订车票机票酒店房间;
2.着装要朴素大方,女生可化淡妆;
3.准备复试期间,精神状态要掌控好,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放松;
4.面试的答题环节要仪态自然,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回答,可稍加思考之后再作答,平稳大方得体,合理把控问题回答时间。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
公众号:暨大考研院
论坛:http://www.kaoyanjnu.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