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上海交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

  孩子考上上海交大,妈妈发朋友圈

  底下亲朋好友的评论酸了

  小高的目标是上海交大,在成绩发布以后,他赶紧填写了志愿。

  当录取通知书拿回来的那天,他才相信原来一切都是真的,他真的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了,小高的母亲听完这个消息后,情不自禁地发了朋友圈庆祝。

  寒窗苦读数十载,她陪着孩子一起,熬过无数黑夜,终于走到了今天。

  虽然平常她不怎么发朋友圈,但现在孩子考上理想大学,这件让全家人都高兴的喜事,怎么说也得发圈庆祝一下。

  然而,等发出去之后,亲戚朋友的回复,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小高母亲的头上。

  本以为亲戚朋友会恭喜小高考上大学,没想到恭喜没等来,却等到了让自己心寒的话语。

  有人不以为然:

  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考上交大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考上交大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孩子还没上学,有人就操心孩子毕业:

  985大学里也不都是优等的学生,里面天才一大堆,能不能顺利毕业还是个未知。

  985大学里也不都是优等的学生,里面天才一大堆,能不能顺利毕业还是个未知。

  有的朋友替孩子工作操心:

  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要看毕业之后能不能找到工作,不然这书就白读了。

  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要看毕业之后能不能找到工作,不然这书就白读了。

  庆祝没等来,等到了一众酸味的评论。

  小高妈妈瞬间心情跌到了谷底。

  为什么有人愿意说酸话?

  考上大学难道不该在朋友圈庆祝吗?

  小高的舅舅,在这条朋友圈下方评论说:

  孩子就是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还值得你发个朋友圈,你生怕别人家孩子不知道,自家孩子没你家孩子那么出息!

  孩子就是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还值得你发个朋友圈,你生怕别人家孩子不知道,自家孩子没你家孩子那么出息!

  看完这条评论,小高的母亲心里更难过了:只是发个朋友圈,怎么就得罪了这么多人?难道自己的朋友圈发错了?

  鲁迅先生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而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小高的母亲只是高兴发个朋友圈,不为别的,就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孩子终于梦想成真了。

  但看的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也为人父母,但自己的孩子高考成绩并不理想。

  所以看到身边的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心中就充满了嫉妒。

  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射效应”:

  指人常常出现一种错觉,习惯以自己内心的所想、所见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并以为对方也是这样。

  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难以搬动。

  在朋友圈发自拍一定就是自恋吗?晒自己出去游玩的照片一定就是装吗?

  有时你想发朋友圈发泄一下心中的苦闷,却被人说是“太矫情了”,“谁生活容易啊”。

  最难过的,是没人愿意真正了解你经历了什么。

  我们的喜悦和悲伤都需要一个出口,发朋友圈的初衷本就是记录生活和分享心情。

  那张闪闪发光的录取通知书,是小高寒窗苦读十二年的结果;

  那些漂亮好看的的出游照,是自己辛苦加班熬过无数个通宵的奖励。

  这些结果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对自己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不用理会他人

  真实做自己就好

  我平时也爱发朋友圈,小到今天天气如何,大到孩子上学很辛苦,但无论发什么内容,朋友们都愿意给予理解,偶尔开个玩笑也无伤大雅,这些善意和包容我很感恩,也常常点赞他们的动态。

  而对于恶意攻击我的人,刚开始我还跟他争辩,结果输了心情浪费了时间,后来我选择不理,不让自己的生活被他人打扰,懂我的人自然懂我,不懂我的人何须费那些口舌之争。

  听过一个很精妙的比喻:

  “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最好选精煤,水洗煤不好。

  如果那个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最好选精煤,水洗煤不好。

  如果那个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我们要明白,他人的恶语,别放在心上;自己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不随意评价他人,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愿你我都能互相尊重,不戴有色眼镜看人。

  也愿你我敢于撕下别人轻易贴上的标签,勇敢做自己。

  来源:教育必读,网络,侵删。

  - THE END-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