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非遗 | 我是锣鼓,但是我也可以很温柔
锣鼓艺术节奏激越鲜明,演出场面壮观,艺术风格以气势磅礴、威武热烈见长。事实上,这只是锣鼓艺术众多魅力其中之一,除了浓厚热烈,锣鼓还蕴含着江南地区的精巧柔美,“文”而不“武”,“雅”而不“闹”,这便是“泗泾十锦细锣鼓”。
泗泾十锦细锣鼓
《十锦细锣鼓》是流传于上海市松江民间的一个古老的器乐曲音乐种类,至今已传至第七代,有300多年的历史。
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在“锣鼓经”的基础上,吸收了南昆中软、糯的艺术特色,又融打击乐与丝竹乐为一体,节拍鲜明,抒情欢快。
泗泾十锦细锣鼓主要表现在以集锦的方式将各个不同的戏曲剧目中人物演唱的片段或句子或伴奏(过门)音乐,以及当时流行的民歌小调有选择的集中起来,形成具有一定意韵的曲式和旋律,即一定的音乐形式进行演奏,是古上海地区珍贵的民间音乐。
艺术特色
十锦细锣鼓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锣鼓。
在演奏时,一位演奏者兼带几件乐器,锣鼓点板后,拿起丝竹演奏,交替进行,一专多能。同一面锣鼓,由于敲法、轻重不同,点板着落处不同,从而能敲出不同的音色、音质。
锣梗、鼓梗的敲头,通常用木质较重的材料,这样发出的声响短促而沉闷,符合十锦细锣鼓节奏感鲜明的特点。特别与众不同的是,锣梗的敲头可以勒上脱下,演奏时用槌赶头敲奏,音质效果别具一格。
十锦细锣鼓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录制
对于十锦细锣鼓,历经一代代人的传承,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
如今,泗泾十锦细锣鼓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信未来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将会更加光彩夺目。
想知道更多十锦细锣鼓的魅力吗?赶紧来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打卡吧!
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展出了包括泗泾十锦细锣鼓在内的多项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这里,小编也向大家做一个预告:7月19日(星期三)下午1:30-2:30在场馆内将举行泗泾十锦细锣鼓的相关活动,欢迎前去参加哦!
展馆介绍
在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您可以体验顾绣艺术,欣赏皮影戏、江南丝竹,问诊余天成名医……更多活动信息请加入“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小程序,关注展馆动态。
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上海市 松江区 中山西路266号
电话:021-33520722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
参观时长:约30分钟
*团队参观请致电
*文字与图片来源于上海非遗、乐游上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