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31个游泳池免费开放!附具体名单→

  记者 葛利利 王奇峰 特约记者 李星 通讯员 陈毅 邓伟

  7月5日下午,咸安区15所中小学校操场上,天蓝色的支架式游泳池正式启用,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回到校园“刷”新技能,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校园上空回荡。

  炎炎夏日到来,不少孩子喜欢通过游泳戏水来降温避暑,儿童溺水事故随之进入易发期、高发期。对此,咸安各地各部门抓紧推动防溺水宣传进校、进村(社区)、进户,开展水库、河道、水渠等水域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加强家校联动,健全关爱措施,力求将溺水风险降到最低,为全区中小学生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校内“泳池”助力学生安全戏水

  “请大家穿上泳衣……”“同学们,不要着急,慢慢下水!”7月5日下午,咸宁市第十八小学校园内,在校长毛泉的叮嘱下,10多名孩子身穿泳装、头戴泳帽,排队进入橡皮拆装式泳池内戏水。

  在这个长20米、宽10米、水深0.8米的橡皮拆装式泳池旁,4名老师化身“安全员”,密切关注泳池内孩子们的举动,观察是否出现呛水、抽筋等紧急状况。家长们则围在泳池周围,耐心等待孩子戏水上来。

  “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这种方式非常好,既安全又有效。”家长徐翠兰看着正在泳池戏水的双胞胎儿子小升和小友,开心地说,如果让两个孩子去游泳馆玩水,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他们去野外又不放心。得知今年咸宁市第十八小学支架式游泳池继续开放的消息后,她早早就帮孩子们预约,让他们体验今年“第一场游泳”。

  和咸宁市第十八小学一样,在咸宁市浮山学校的“蓝色泳池”里,20余名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在清凉的水里畅玩。泳池旁,学校精心设置男女更衣室、休息室等场地设施,放置了“救生圈”“救生绳”等水上救护设备,并设立《咸宁市浮山学校泳池管理制度》告示牌。

  咸宁市浮山学校校长吴浩介绍,这是学校第二年投入使用橡皮拆装式泳池。去年8月期间,该泳池共服务学生2000余人次。今年学校继续去年的方式方法,7月5日-8月3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对男生开放,二、四对女生开放,方便中小学生戏水。

  据介绍,去年,咸安区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对照暑假期间学生儿童迫切想要游泳的心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按需上菜”,由区财政出资82.5万元、区教育局牵头规范管理,在城区三大街道以及向阳湖镇、双溪桥镇、桂花镇等15所学校,率先建成15个橡皮拆装式游泳池覆盖城乡,并于当年8月10日免费对外开放。

  今年,为了继续方便中小学生们安全游泳,7月5日,15个橡皮拆装式游泳池再次对全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今年泳池开放时间将持续到8月31日。”咸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橡皮拆装式泳池免费开放近两个月,时间为每天下午4-6时,开放期间泳池每天消毒,同时运用循环系统保障水质卫生。

  

  ■家校合一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暑期同学们在家干什么?”“有没有去游泳?”“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按时观看防溺水直播。”……近几日,虽已是暑假,但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家长群依旧热闹不已。有的班主任通过微信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的班主任叮嘱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防溺水直播;有的班主任宣传防溺水知识,再三叮嘱家长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7月5日晚7时40分,在咸安区教育局公布的安全教育公益直播课堂上,全区中小学生和家长们一起了解溺水自救和救人的正确方法,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直播课还提醒同学们牢记“防溺水七不两会”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在咸宁市浮山学校橡皮拆装式泳池开放时间,孩子们在泳池内戏水,3位“安全员”老师则一边指导孩子们游泳技能,一边向家长和孩子们普及预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现在老师每天叮嘱,班级群里各类防溺水信息发送,家长们都重视起来了。”家长舒春晖表示,孩子去年学过游泳,作为家长一直担心孩子偷偷出去戏水,如今学校有泳池供孩子们集中玩水,又有老师在一旁提醒,孩子的暑期安全也多了一重保障。

  咸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咸安区共有89所学校,为防止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咸安区教育系统提前部署,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筑牢全区防溺水安全“防护网”。不仅成立了防溺水工作专班,制定了《咸安区教育系统防溺水工作方案》、落实“1530”安全教育提醒机制,发放12万余份防溺水“一书一信”,还采取家校“合一”方式,要求老师面访、电访、线上访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全覆盖式家访,全面摸排留守、单亲、事实无人监管等重点学生群体,实行一生一策、重点关爱、重点跟踪,联合村(社区)、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共同监管监护,确保防溺水工作无缝对接。

  ■部门联动构建社会防控机制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大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7月4日,咸安区浮山街道青龙社区,“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小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志愿者们通过播放教育宣传片、情境模拟、动作演示等方式,告诫居民和小朋友们提高警惕、远离危险水域。

  在浮山街道余佐村,一支由村“两委”干部、驻村辅警、教育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防溺水安全巡查队也正式“上岗”。他们每天通过无人机动态巡查、张贴警示标志、应急演练等方式,劝阻青少年野泳、戏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及时施救,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最后一米”防线。

  7月5日下午,咸安区召开游泳场所防溺水暨主城区经营性游泳场馆暑期定时免费对外开放工作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从7月8日起至8月31日,每天上午9:00至11:00咸安区16个游泳场所免费对全区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学生开放。

  “暑期防溺水工作,不仅是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关心参与的工作,更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和参与的工作。”咸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咸安区结合辖区实际,不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游泳、戏水的安全场地,还组织区教育局、区应急局、区民政局、区文旅局等部门及各乡镇办场,发动各村(社区)周边群众对存在隐患的地段开展日常巡查,建立隐患水域台账,并对存在隐患的塘、堰、库、河等水域,在醒目位置树立警示标志,设立安全隔离带、围栏等防护设施。与此同时,各村(社区)牵头,迅速启动“四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即由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教育系统干部职工、一名民(辅)警、一名志愿者参与的暑期安全工作专班,加强辖区水域监管和巡查,做到强“加压”、大“减患”、再“乘势”、广“除盲”,切实全方位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