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留不住优秀师资,最终的出路只能是合班并校?

  乡村学校应当是美丽乡村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乡村学校的优秀师资外流,教育的配套设施得不到更新和发展,导致生源越来越少。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也很清晰,城里学校位置优越,设施齐全、平台多,教师成长自然就快。好的学校教师向往,学生择校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乡村学校何去何从?又如何留得住优秀资?难道最终的出路就是并校?

  

  乡村学校要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要留得住优秀师资,否则就会陷入“师资匮乏、生源减少、学校规模缩小”这样的恶性循环。要留住优秀师资并办好乡村学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改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和住宿条件,确保教师能够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乡村补贴,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师资。另外,随着城镇化扩大,有些地区把镇更改为街道办事处,乡村学校的性质也由乡村变成了城镇,因此取消了乡村待遇。但值得一提的是街道办事处与乡村学校是两回事,乡村学校并不会因为把镇更改为街道办事处其工作环境就发生了变化。

  

  3.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虽然每年都配有乡村教师专项培训,但人数和师资条件的限制还是把众多的乡村教师拒之于门外。

  4.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乡村学校师资培养的投入,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吸引更多有教育热情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投身乡村教育。

  6.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与当地社区建立紧密联系,争取社区的支持和参与,共同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提供资源和支持。

  7.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乡村学校能够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

  

  综上所述,留住优秀师资和办好乡村学校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改善工作条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