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发展,被远远低估了
“贾而好儒”是《庄子》中的典故,《庄子》中说:“士者,欲求其所欲使也,贾而好儒,往往不及。”这句话的意思是:士人成就自己的事业过程中,如果只是追逐财富而忽视学问是不会成功的。
而作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就是被称为贾而好儒的儒商。儒家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徽商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非常注重社会责任,这其实是开拓进取和兼济天下两种品质的结合。
这里的“徽”,指的就是安徽省。
安徽在文化上的地位称之为中华文化“柱石”都不为过。翻开历史课本你就会感受到安徽的厚重感:有朱熹、陶行知等知名大师,以至于有“天下文人半徽州的说法”。安徽还有距今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文明遗址,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李白留下“醉酒捉月、骑鲸升天”传说的采石矶也在安徽。
上周军武菌参与了一次安徽调研活动,发现安徽不仅文化厚重,安徽的经济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合肥:从4个“5”到万亿俱乐部
1952年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会,这时候的合肥充其量只能算个小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5万人口、5条街道、5家企业其中还有3家是铁匠铺。
然而到了2022年,合肥早已经跨入万亿俱乐部,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21,特别是这10年合肥的增长速度快的令人咋舌,要知道10年前合肥经济总量只有4000亿,10年内合肥以平均每年前进一位的速度,跑进了全国城市21强。
合肥的“逆天改命”秘诀很简单:紧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红利,快速布局高新科技产业。
比如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这座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智能工厂2016年10月开始动工,历时一个月就完成了建成、投产并且交付一万台车的行业奇迹。到去年7月份,这座工厂已经完成四款车超过22万多台的生产任务。
这些数据总不如亲自看看感受深。我刚踏进蔚来总装工厂,第一反应是:产量这么大超级工厂为什么工人这么少?能看到的是地面上来往的机器人运货车。虽然我对“先进制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这种扑面而来的高科技制造冲击力还是非常强,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在车间里把一个一个配件妥善安装到生产线的汽车上,颇有一种秩序和韵律的美感。
工作人员介绍,产线上的车其实没有一台是完全一样的。仔细一看确实如此,虽然是同一型号的车,但不同的配色、不同的内饰选装、不同的轮毂,还有一些特殊卡钳等定制服务,排列组合下来恐怕有几百种不同的车子,客户的选择度很高。
几百种客制化车型,一台车又有十几万个零件,还能做到有序高效率生产,绝不是一般功夫。这都要归功于这座整体自动化率达到97.5%、会自己思考的超级工厂。
蔚来合肥工厂其实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在合肥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蔚来、江淮、安凯、江淮大众、长安、奇瑞(巢湖)为代表的千亿级智能电动车产业集群,合肥已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柱城市之一。
合肥在高新产业上的布局远不止新能源这一项,还有显示面板产业。比如军武菌参观的合肥维信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oled显示面板生产的公司,目前维信诺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来到前四。他们的拳头产品是可以随意弯曲折叠的柔性显示屏。
在维信诺的概念产品设想中,未来柔性显示将无处不在
水杯、书本、花瓶都将会是其大展身手的“阵地”
同样,显示面板在合肥早就不只是单一企业,目前合肥已经拥有了包括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一大批上下游显示产业公司,形成一条上千亿的显示产业链集群。
通过这两家典型企业我们就能发现合肥腾飞的“道道”:大力投资高新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创造利润再去投资创新,形成非常良性的循环,最终打造一个创新科技之城,事实上合肥已经开始了打造智慧城市的尝试。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合肥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上布设了8万多套传感设备,实现对这些城市关键点的实时监测。比如在燃气爆炸之前,一定先会发生燃气泄露,燃气浓度超标聚集,这时传感器会立刻采集到数据变化,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迅速扑灭隐患。
这套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自运行以来,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了约60%。不管是产业还是城市管理,合肥已然发展为一座“科技创新之城”。而位于合肥东北的滁州,则是一次古色与现代化的双重洗礼。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滁州
大部分读者都学过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里的“滁”指的正是滁州,而醉翁亭记描绘的琅琊山正位于滁州市西郊。琅琊山被称作“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
滁州是一座文化非常厚重的历史名城。古时候滁州是吴头楚尾,自古就有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孕育了三国名将鲁肃、明朝开国元勋徐达、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等历史名人。
同时滁州还是历史课本上的常客,除了《醉翁亭记》,《滁州西涧》也是在韦应物在滁州期间所作,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奠定帝业根基的清流关之战的清流关也在滁州。
要说滁州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八个字已经刻在世代滁州人的DNA里。
1978年安徽滁州凤阳县小岗村18个村民的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现在这种敢为人先的基因依然刻在滁州发展的进程里。
2019年位于初创期的元气森林公司在全国考察工厂选址,滁州抓住机会,先后邀请元气森林到滁州考察10多次,最终促成了元气森林工厂落户滁州。军武菌敲这段文字时间大概用时1分钟,就在这1分钟内已经有3000瓶气泡水饮料已经完成生产从工厂发往全国各地。
紧挨着元气森林工厂的还有一个堪称标杆样板的奶酪博士滁州超级工厂。奶酪素有“奶黄金”之称,蛋白质、钙含量非常高,而且发酵分解过的蛋白和无乳糖的特点非常适合中国乳糖不耐受人群。
这座工厂从2022年1月开工建设,仅仅290天就完成了工厂建设投产,建成目前全国最大的集约式单体奶酪工厂,年产值近80亿元。这么短的时间建成如此规模的超级工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滁州打破常规才能完成如此高效的工程,正是滁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精神内核的体现。
滁州的方法论已经得到回报,经济账就是最好的体现。
2012年时候滁州GDP只有1212.5亿元,全国排名第185位。然而到2022年时,滁州GDP已经达到3610亿元,迈入全国城市排行第90位,成为全国百强城市之一,10年攀升95名,发展速度除了“坐火箭”再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形容词。
马鞍山:工业、文化与生态
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中国7大钢铁基地之一,是一座真正因钢而设,因钢而兴的钢铁工业城市,历史上马鞍山和钢铁牢牢绑在了一起。马鞍山铁矿区属于芜铁矿区,是中国7大铁矿区之一,早在南朝就已经开始开采。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安徽的铁矿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但当时中国炼铁能力非常有限,安徽的铁矿运到汉阳和上海才能炼钢,生产能力非常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正式成立,结束了马鞍山长期有矿无厂的局面,马鞍山钢铁生产迈向现代化和大规模化。
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钢产量为1018百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钢铁规模已经世界第一,做大的同时我们还在做强。马钢主要产品是优质钢、轮轴、长材、板带4大类,其中轮轴通俗点讲就是列车等重型车辆使用的大型车轮。目前马钢的轮轴产品已经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重载车轮、大功率机车轮、弹性车轮等高端产品制造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钢铁是马鞍山的生命,在重工业生产过程中难免造成环境破坏,位于马鞍山东南的南山铁矿曾经华东第一大露天铁矿。长达百年的开采,让原本海拔180米高的山峰变成了一个长达1100米,宽880米,深255米的巨型矿坑。
这座铁矿为城市带来巨大资源的同时,因为开采也产生了污染和生态破坏。2017年马鞍山开始着手生态修复,原来的巨型矿坑变成了人工湖,周围变成了占地6万平方公里的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园内有文化广场、矿山设备展示区等,集中展示马鞍山市工业文明发展历程。
典型体现马鞍山对环境保护的还有薛家洼生态园。曾经的长江马鞍山段东岸叫做“五毒俱全”,危旧民房、非法码头、废物堆积、家禽养殖都在这里,当地人说这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9年马鞍山对长江进行治理,拆掉非法的、整治乱排污的、清理垃圾堆放点,改造长江入河排污口...军武菌在薛家洼生态园如若不是有人讲,很难想象曾经这里的不堪,放眼望去绿水青山,空气非常清新,闻之心旷神怡。
在马鞍山我最大的感受是,重工业和美好环境并不矛盾,未来的先进制造业也不再是靠毁坏环境拼产能时候了,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经过了破坏环境到修复的过程,马鞍山在工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上给出了中国式理解。
从安徽三个城市的发展案例,我发现安徽发展的方法论是:保护好自己的赖以生存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本身特殊的文化和性格,下大本钱投资高新科技布局未来高端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
“徽文化”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而生态是保住基本盘的腿,高新科技是迈向未来的大步流星往前走的腿。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节奏下,安徽一定是重中之重,他们正在诠释着“历久弥新”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