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微课堂丨这是病?每到周一,小心脏就会像进考场前一样紧一下
你们看周一的那个“一”
像不像我的“心电图”?
周末没“爽”够又要开烤
讲真
持续高温对脆弱的心脑血管来说
无疑是“酷刑”
高温天气下
你要学会守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不然怎么完成这一周的KPI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于夏季?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症状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发病症状也不相同。
为啥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呢?原因是——
??高温下,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为了散热,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供血相对减少。
??高温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脏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
??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
??高温导致心情烦躁、紧张,睡眠质量下降,易导致神经兴奋,老年人情绪激动、生气,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绞痛、脑梗塞及心律失常等。
如何养护心脏?
01
不要猛用力
颈动脉狭窄、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到刺激脱落,堵在脑血管里就会引发中风。
生活中不要做?“猛回头”的动作,不要猛用力,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的人,以免意外发生。尽量减少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02
不要温差太大
室内空调温度低,室外太热,进出门时温差太大就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所以,室内外温差应控制在8℃~10℃。室温控制在26℃左右比较适宜,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60%。
03
不要太早锻炼
清晨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上升,此时运动会增加发病风险。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
04
不要喝水少
夏季出汗较多,且体内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易突发中风。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也应喝一杯水,若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05
不要重口味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但最好坚持清淡的饮食。吃得太油或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
血管不好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06
不要停药
夏天,人体血压、血糖相对要低一些,一些人便擅自停药或减药。有证据显示,对于长期使用药物的人,一旦停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会迅速恢复到原有高水平。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能擅自停药减药。
07
房颤不要拖
房颤全名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房颤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堵在血管狭窄处,造成中风。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
08
不要吃“心脏不友好”食物
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粗杂粮、瘦肉、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少吃加工肉类,烟熏、烧烤肉类也要尽量避免。
09
不要在中午外出
每天最炎热的时间段,一般为中午12点到下午3点,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这个时间段患上热相关疾病的风险更高。外出时不要一直曝晒,若需要在户外活动,应隔一段时间在阴凉处休息几分钟,补充水分,然后再回到太阳下。
10
不要低估中暑
中暑初始阶段,患者会大量出汗,然后逐渐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一旦核心温度超过40℃,便可出现嗜睡、惊厥、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呼吸浅快、脉搏加快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休克。
若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让患者尽快脱离高温、高湿、低风速环境,用20℃-30℃的温水擦拭全身,帮助散热;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及时补充常温的糖盐水;如果已晕倒,需要立刻送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英国医学杂志》
曾经刊登一项研究称
周一比其他工作日
发作致命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
还是要规律作息、健康生活啊
毕竟,我们都是脆弱的“打工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