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预习:《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详解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朝代)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shě)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重点词语释义:
期:约定。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乃:才。
至:到。
不:同“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惭:感到惭愧。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碰头。(那朋友)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说:“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陈元方: 有理有据 , 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父亲的友人: 无信:日中不至,则是不信;
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二)词类活用:
1.友人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三)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4.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注意,照管。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
省略句: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省略介词“于”,应为“(于)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尊君(别人父亲)——家君(自己父亲)
1. 敬辞类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惠顾、惠存、惠赠
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赐教、赐福
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
贤:贤弟、贤侄
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贵姓、大驾
2. 谦辞类
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舍弟、舍妹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愚兄、愚见
拙:拙作、拙著、拙见
敝:敝人、敝姓、敝校
其他:寒舍、见谅
一、体现陈元方的“方正”的地方有:
1.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可以看出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和“信”“礼”的重要性。
2.陈元方“入门不顾”强化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合乎道义。
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①元方“失礼”。理由: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②元方“不失礼”。理由: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新初一语文预习资料:《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全文详解
漫画解读: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 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年级上册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精讲笔记全记录
中考语文阅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考查题型及其答题要点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考题型赏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