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师”证是智商税吗?看执法人员怎么说!
说明:投稿、交流、推广、参与公众号管理、加入学习交流群请加微信zfwsjdzf
服 务 指 南
健康梦很甜 我带你逐梦
近年来,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保健被大众广泛认可,学习中医、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的人越来越多。最近网上推荐的名为“小中医师”证,又把中医考证的热度推向了新高潮。
“小中医师”证不是资格证
只能证明从事过某类培训
近年来,医学证书类培训热度一直不减,从前两年火爆的“健康管理师”,到如今的“小中医师”,都宣称“官方认可、含金量高、可从事相关医疗工作”等。但是所谓的“小中医师”证,实际上全称是“中医预防保健调理技术推广应用培训证书”,虽说是正规组织发证,在“中国卫生人才网”官网可以查询,但其本身并不属于资格证,而只是能证明持有人从事过某类培训的“培训证书”。
但官方明确指出“此《培训证书》仅证明持证人参加并完成了项目相应培训课程的培训学时,掌握了所培训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的效力”。换句话说,这个培训证并不是能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许可证”,而一些培训机构自媒体在宣传推广中所称的“官方认可、含金量高……”等内容只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执法部门怎么看
不能作为个人合法行医的依据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类似培训证书的看法是,不能作为个人合法行医的依据,但是普通人学习后用于自己或者家人健康保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另外《医师法》规定,“西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在执业活动中可以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作为临床医师,学习相关中医药技术,将中医治疗方法用于临床,也是造福患者的选择。但如果本身不是医师,经过培训拿到这个证后,还是不能从事中医诊疗工作,特别是针灸、开中药方剂等行为,可能触犯法律,而且这样的培训证明也不能作为开办个人中医诊所和进行医疗宣传的“资格证”。
从前两年异常火爆又迅速降温的“健康管理师”到现在的“小中医师”,多数只是一些培训机构包装出来的“有很大价值的”证书。
传统中医的技术上限和下限都非常大,一些用于解决日常病痛的“土方子、小窍门”,经常被大众广泛接受和应用,国家行政机关并不干涉,只是对中医技术运用中风险较高的行为加以限制,比如可能造成重大损害的针灸、针刀、开方剂等。
中医保健服务的界限
不得从事医疗活动
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的重要作用,早在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1号),鼓励中医保健行业发展,一般保健机构和普通人员就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中医技术,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其他养生保健方法及产品等,提供保健服务,但文件也对从事中医保健类服务划定了明确界限。
一是: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得以涉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健康咨询等为名或假借中医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不得宣传治疗作用。
二是: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禁止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监督君有话说】
医学类培训市场持续火爆,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从业人员的行业焦虑,让一些有不良动机的培训机构抓住了这类从业人员的心理,采用擦边宣传等方式收“智商税”,但实际上国家监管部门并没有一刀切地把中医技术和中医项目都纳入医疗行为管理,没有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也能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比如采取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砭术、食疗养生、中医传统运动、熏洗等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对于想从事中医类服务的理疗师、按摩师等人员,平时也要多学习相关政策,想要参加培训考取证书时,一定要擦亮眼,以免被骗。
主编丨宋波 统筹|张玉良 责编丨赵丽
审校丨林霞 高启航 美编丨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