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丨“智慧助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本周是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国家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平台最新上线了约8万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优质课程,助力全民终身学习。
上网了解国家大事、使用手机打车订餐、学习健康养老知识……本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为“智慧助老”开专场,帮助老年人掌握网上学习、智慧出行、手机购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该平台还同时上新了金融理财知识、外语学习、艺术鉴赏、宠物护理等多种门类的课程,为社会大众免费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部负责人 李薇:我们发现一些像健康类的课程,艺术文化类的课程 (还有)我们“院士课堂”当中非常多地关注于像国家安全类的课程、人工智能类的课程,这些都是非常受到社会大众欢迎的。国家开放大学是一个“互联网+”大学,希望能够发挥我们这样的优势,促进我们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这样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多家单位共同打造“院士专家讲座”
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经是第18届了。过去十年来,已有累计约3.1亿人次群众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例,自今年5月推出终身教育平台以来,已上线了以学校自建课程为主的62.6万门课程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还和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共同打造了品牌项目“院士专家讲座”,100余位院士,400余位专家参与在线授课,覆盖空天海洋、信息技术、科学文化等11个领域,总计300多门课程,目前已有30个系列的课程投放到了终身教育平台上。
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有45家分部,其中30家分部成立了省级老年开放大学或专门机构,在基层设立超过5.5万个老年教育学习点。日前国家开放大学还加挂了国家老年大学牌子,以多种路径助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不断完善和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臣:国家开放大学还会利用自身的办学体系的优势,来进一步开展全民终身阅读学习和朗诵学习等各项活动,使学习和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有力推进老年人或者说我们终身学习者学习的热情。
“智慧助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各地要结合实际,集中开展“智慧助老”系列服务活动,让老年人真正从智慧学习中受益,并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智慧助老”项目的推介展示工作。
国家开放大学在北京魏公村的智慧校区,2021年开设了示范性的智慧助老线下班,有近60门课程,104个班次,其中就包括智能手机班,主要教老年人用社交软件聊天、购物,学校还打造了云教室,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深受老年学员的欢迎。
这个“桑榆金辉”云课堂的微信小程序,是国家开放大学与相关单位共建的老年大学学习交流平台,进入小程序后,每个星期的课程表一目了然。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开设了2.3万场直播课程,累计服务学员485.8万人次。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负责人 刘彩梅:像我们自己做的一些课程,广泛地吸取了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让老年人也参与其中,所以我觉得更贴合他们的需求。
据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已从全国筛选出了近200个“智慧助老”优质项目和近400个“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计划将这些典型在全国30所老年开放大学或老年教育机构,5.5万个基层教学点中进一步推广,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从“智慧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
让“家门口的教室”触手可及
在浙江杭州西溪街道的社区学校,今年72岁的郭家兰正和伙伴们一起上舞蹈课。早在本学期开学前,她就在微信小程序“杭学通”里,通过用户所在位置推荐,选择并免费报名了这个离家最近的社区学校。
浙江杭州西溪街道社区居民 郭家兰:我一个礼拜来好几次,正好(是)不接孩子的时间。
浙江杭州西溪街道社区学校负责人 郑小雪:我们街道大概有6000个人注册了,基本是60岁到75岁的阶段,就是(在)家门口。
除了方便线下就近上课,这款小程序还对接了浙江省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设置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课程,学员们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
浙江开放大学副校长 张吉先:无论是线上的课程还是线下的课程,我们都是比较注重老年人学习的一些行为习惯,以及他时间上的一些分配,方便老百姓,把我们优质的资源输送到百姓的家门口。
“我是公民”系列活动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在湖北武汉,武昌区社区教育学院在全区46所社区学校中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编制印发了1万册《我是公民》读本,拍摄制作了19集《我是公民》视频书,开展“我赞公民”“我诵公民”等系列活动,增强公民道德意识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社区教育“能者为师” 满足全龄学习需求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本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激发各行各业的“能者达人”在社区教育中的活力和影响力。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自2021年以来,在全国社区教育中推动“能者为师”活动,既让有才能、有情怀的专业人才进入到社区教育机构担当老师,也打造了全民、全域、全龄的学习氛围。
在成都市温江区,园艺师陈宏宇正在教授如何制作小微川派盆景。剪枝、盘扎、造型,原本简单杂乱的植物摇身变成了漂亮的艺术品。
成都市温江区苗农 舒静:(课程)挺好,非常有意义。我家也是做苗木的,但是没有精通盆景。通过这个学习,把原来普普通通的苗木,做成盆景(更具)观赏(性)。
成都温江区苗圃资源丰富,2016年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陈宏宇,参加了“寻找社区好老师”比赛,不仅赢得了一等奖,还设立了工作室,目前他已培训了3000多名学生。
园艺师 陈宏宇:川派盆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边村民还有很多在生产盆景、制作盆景,(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打造自家的盆景园,增加盆景树木的附加值。
据了解,成都在2014年率先推出了“能者为师 寻找社区好老师”终身学习品牌项目,8年来,约有50万人参与其中,全市建有“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30个,社区教师人数突破400人。
成都市教育局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处处长 金瑞峰:这些教师涵盖了乡村振兴、低碳环保、法律服务、心理健康、文化传承等,近期我们出台了管理办法,对名师工作室孵化给予了专项资金支持。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部副部长 杜若:公示的首批(“能者为师”)特色课程大概是913个系列,在全国有将近36.4万个社区教学点,希望各地能够发掘一批好的社会上的这种老师,然后来建设课程,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内涵,把更多更好的内容奉献给百姓。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