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丨汉调桄桄:走不一样的传承之路
陕西网讯 (见习记者 张茜雅)8月10日上午,“探源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领略“汉调桄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魅力。
演员正在表演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又名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清代,是活跃在陕西汉中城乡的一种由秦腔演变而来的新型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汉调桄桄伴奏团队
据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介绍,为使汉调桄桄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中心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汉调桄桄传习基地”在南郑区有5所、汉台区1所、略阳县1所。与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开设汉调桄桄选修课,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培养了大批汉调桄桄戏迷。
演员们正在训练
演奏汉调桄桄用到的乐器
同时,运用新媒体在网络上搭建戏曲新“舞台”,中心于2021年开通了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鼓励青年演员在网络平台表演、传播汉调桄桄,并为他们提供服装、场地、设备等支持。“汉调桄桄.青栀子”“汉中欣哥”在抖音上已经小有名气,利用“汉调桄桄”的戏曲文化特色,打造汉调桄桄与秦岭四宝融合IP形象。目前已制作出一批文创产品,不断提高汉调桄桄的知晓率。
汉调桄桄演出服饰
直播为网友讲解汉调桄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