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就业:精准织密帮扶“一张网”
日前,记者从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西宁市各项就业指标均高于去年同期,超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322人,完成全年目标进度的64.61%;占全省目标完成任务量的51.2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次,完成全年目标进度的78.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5%,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为94.71%。
我们将镜头对准西宁市城中区:为了搭好劳动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桥梁”,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目标,进一步发挥政府促进、市场调节的作用,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提供更多暖心服务,精准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
2023年5月20日,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组织开展的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人才夜市现场招聘会。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提供
在西宁市首个“零工驿站”内工作人员发布相关求职信息。宋翠茹 摄
“零工驿站”精准对接,灵活就业有保障
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6月2日,西宁市首个“零工驿站”家门口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为辖区企业、商户、居民提供全方位用工服务,发挥了稳就业、促民生的“大作用”。
8月24日,记者走进环境整洁舒适的“零工驿站”,电子大屏上正滚动发布着各类用工信息,用工单位地址、结算方式、工资等内容一目了然。几位求职者,或站在大屏前查看信息,或填写用工登记表……工具共享区,小到螺丝钉、扳手,大到冲击钻、脚手架,应有尽有。
“求职者到我们这里要实名填写用工登记表,其中包括掌握的技能、擅长的工种等情况。我们会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来匹配相关求职者,并以最快速度帮助求职者找到工作。”“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零工驿站”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一头连着零工群体,为劳资双方架起了“一站式”就业服务桥梁。
“现在我们不用自己到处找活了,只需要留意‘零工驿站’的直播间,还有线上的招聘信息,电话约定好工作时间、地点和工资,就可以去上班了,真是又方便、又放心啊!”西宁市民郭先生边说,边走到不断有内容更新的招聘信息大屏幕前,很快就找到了满意的下家。
“零工驿站”究竟怎样强化零工人员就业服务?
瞄准民生小切口,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为灵活就业群体搭建的“放心用工、安心就业、方便群众”的“一站式”零工服务驿站,实现了“零工市场由散乱转向集中、零工就业管理体系从无序转向规范、供需对接由盲选转向精准、就业服务功能由单一转向多元”的改变,有效化解零工招用和务工难题。
驿站创新服务模式,集就业信息推介、现场招聘、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打造家门口“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专职人社服务专员,为辖区内灵活就业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招工候工、信息推介、岗位匹配、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公共就业服务,为劳动者送温暖、送帮扶、送法律,真正实现了“临时用工找驿站,灵活就业进驿站”。
此外,零工驿站所搭建的数字平台,使海量信息由“散”到“聚”,“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真正实现“就业服务24小时不打烊”。
“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智能手段,多渠道归集更新零工岗位信息、统一发布至零工驿站招聘网站,定期开展“直播带岗+推岗”,让求职者屏幕前找工作。
“线下”通过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岗位信息,现场指导“一键找工作”,直观体验“找活”和“招工”自助匹配过程,让灵活就业人员家门口了解用工信息,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配置“双屏六区十岗”功能,设置“智慧就业自主求职机”“城中区零工市场智慧数据大屏”,便于求职者实时掌握岗位信息,划分信息发布区、求职登记区、政策宣传区、休息区、求职洽谈区、咨询维权区六个功能区,为求职者提供全方位人社服务,发布工种涵盖临时工、保洁、搬运、家政、社区便民服务等十个岗位。
截至目前,“零工驿站”网站注册企业77家,提供零工岗位113个,岗位需求334人。
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进企业进行政策宣讲。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提供
在西宁市香格里拉商业中心举办的人才夜市专场招聘会。宋翠茹 摄
“人才夜市”精准服务,就业岗位供需匹配
人力资源信息不匹配,是造成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创新招才引才方式,探索跳出传统招聘会模式,依托当下时兴的“夜市经济”,创新举办“人才夜市”招聘会,让企业“摆地摊”亮岗位,求职者“逛夜市”找工作,为求职者求职、用人单位求贤搭建全新平台,更好满足辖区内重点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让公共就业服务更接地气,为“夜市经济”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将招聘会办在夜市里,感觉挺好,我也是第一次参加,感觉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商圈,可以让更多市民了解我们,对企业招聘有非常大的帮助。”天合光能(青海)晶硅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告诉记者。
据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夜市”将当前流行的夜经济场景和人才交流场景相融合,避开日间繁忙时段,为各类人才量身打造了“边走边选”的招聘环境。“摊主”主动介绍岗位招聘条件、薪资待遇、福利补贴等情况,“顾客”仔细咨询企业发展和岗位需求,促进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畅通对接,提升了供需匹配效率。
不仅如此,“人才夜市”活动还设置了现场“直播带岗”环节,利用西宁招聘网官网、抖音等多个平台“线上”同步直播,通过设置企业简介、招聘岗位、投递简历等模块,为求职者提供便捷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共举办4场“人才夜市”活动,组织88家企业化身“摊主”,12家企业到直播间开展“直播带岗”,直播点击量最高达2.6万人次,活动共吸引1200余名求职者进场咨询。
同时,“人才夜市”专门设置“政策宣传服务区”,集人才引进培养、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政策于一体,为求职者提供招才引才政策、高校毕业生档案转接、就业失业登记、工伤预防等全流程、全方位人社服务,为应聘者面对面解读、点对点匹配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引才聚才环境。
在西宁市首个“零工驿站”内求职者登记个人信息。宋翠茹 摄
在西宁市首个“零工驿站”的共享工具。宋翠茹 摄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精准帮扶,稳用工促就业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会有1万元创业补贴奖励政策。此外,还能入驻创业孵化基地……”随手翻开“城中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团”工作人员的工作笔记,可以清楚地看到创业政策相关笔记。
今年,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以“红领行动·惠企暖民”党建品牌为抓手,深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职能,不断丰富就业创业工作载体,全局上下形成共识,要将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步推进,以14家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库,精准、靶向地支持这些企业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兴起一方产业,带动一方就业。
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立足青海省会城市“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用工需求,“一企一策”精准为辖区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目前,已提供跟进办理、用工调度等服务110余次,线上发布招聘简章35期、印制张贴招聘海报172份,累计为14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2205人。
此外,鼓励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康铭医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设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效益,培育“藏毯艺匠”“蓝师傅社区服务”为市级劳务品牌,带动就业1000余人。
同时,通过开展“三进”活动促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进企业”实行“企业办公日”延伸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为14家企业宣讲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及一次性奖励政策、就业见习基地申请流程及见习补贴等就业创业政策,实现政策讲解进厂区、补贴审核进企业、“直播带岗”进企业,为22家企业拨付培训补贴195万元,见习补贴8.5万元。
“进社区”开展上门“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暖心服务22次,扎实推进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人一档跟踪链条式精准化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效能;扎实推进社区创建工作,以季度为节点,开展社区创建工作“评估”指导,有效推进创业型、充分就业型社区创建,助推就业工作更好开展。
“进校园”开展活动2次,实行“全过程精准”服务,为辖区2300余名学生开展人社局长讲政策、就业创业导师开讲座等“四送”服务进校园活动,印发《城中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宣传彩页1000余份,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延伸提质增效,满足毕业生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服务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也说:抓住“关键事” 用心促就业
就业连着千家万户的饭碗,是老百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近年来,青海以实现更高质量和充分就业为总要求,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方位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政府相关部门更是把“稳就业”摆在了保障民生的突出位置。
把招聘会办在晚上、把招聘信息摆上“摊位”。前段时间,这一新颖的招聘活动在省城西宁市的地标商圈火热开展。巧用市井“烟火气”,为就业服务“聚人气”,让政策宣传“接地气”,更好助力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促进求职用工畅通对接,有效提升了供需匹配效率。
就业工作服务民生、连接民心,不但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更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幸福与否的重要指标。
西宁市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夜市经济”与“人才招聘”有机结合,为“求职顾客”“企业摊主”带来招聘求职新体验的同时,为企业引才、求职者择业搭建了全新平台。
照亮每一条奋斗的足迹,呵护好每一个幸福的梦想。对政府而言,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要带动群众就业,需要积极引导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对接,提供精准服务,多渠道搭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向平台。
一场场的“人才夜市”,实现了夜市经济与求职招聘的有机衔接,搭起了一座信息桥梁,创造了更多可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更多的企业把岗位“摆出来”、让求职者把工作“逛到手”,全力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我们看到,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仍需持续加力。对此,求职者要认清形势变化,调整好心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拓宽应聘渠道,多关注、多了解、多参与,适当放低要求先就业,给自己多一分信心,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机遇中实现目标。
放眼未来,我们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高度和更加突出的位置,多举办类似于“人才夜市”这样响当当、拿得出手的活动,丰富招聘场景、创新招聘形式,让公共就业服务更“聚人气”“接地气”,形成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构建人才服务新格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翠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