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個片區年內有望“蝶變新生”

  

  記者近日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作為成都市“八街九坊十景”項目之一的耿家巷崇德裡街區,有望在年內完成更新。那麼,這個擁有成都中心城區保護至今最為完整的祠堂建筑區域,將會實現怎樣的“蝶變新生”呢?本報專訪了中建西南院城市設計研究中心總建筑師鄒鶯,她向記者介紹了《耿家巷崇德裡歷史文化風貌片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分類保護

  街區內所有歷史建筑進行編號

  據鄒鶯介紹,耿家巷崇德裡歷史文化風貌片區結構為“一帶串兩片,兩街十二院”,“一帶”即耿家巷,匯聚成都清代、民國、近代與當代特色建筑的特色商業帶。

  “兩片”指邱家祠片區和崇德裡片區。其中邱家祠片區保留並延續片區縱向展開的四合院格局,崇德裡片區以四合院形式組織片區空間形態。

  “兩街”指龍王廟正街和镋鈀街。其中龍王廟正街展現成都清末民初時期街巷特色的歷史型街道,镋鈀街是展現成都當代繁華市井生活的特色型街道。

  “十二院”指邱家祠片區和崇德裡片區保留的10處院落和建議規劃新增的2處院落。

  據介紹,街區中的邱家祠堂,是“湖廣填四川”時從廣"移民至成都的邱氏家族祠堂,是成都中心城區保護至今最為完整的祠堂建筑。新中國成立后,邱家祠堂全部轉為直管公房,並作為住宅使用,保護規劃開展之初還留有居民38戶,其中僅有兩戶屬於當年的邱氏家族。

  在建筑風格方面,邱家祠堂屬於川西民居風格的四合院,主體為磚木結構,現存三進。“邱家祠的大門如今已是難得一見的大宅門,門頭脊高格紅漆的大門配上雕花門墩,牛腿上還有祥瑞飾物。”鄒鶯向記者介紹。

  龍王廟正街北側,街區結構為四合院與梳子狀街區融合形式,三進院落的四合院是清末時期成都最標准的四合院結構,布局合理、緊湊,也是耿家巷片區主要採用的院落形式。

  根據《保護規劃》,在實施更新時,將對歷史保護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所有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進行編號並分類保護。以邱家祠堂為例,《保護規劃》為其“量身制定”了更新措施,細到屋頂、牆、門窗、基座等每一處如何進行修復和處理。

  關鍵詞:文博裡巷

  重點展示清末成都民居特色風貌

  鄒鶯表示,根據《保護規劃》,耿家巷崇德裡歷史文化風貌片區的街區風貌定位為“蜀都韻味”,重點展示清末時期成都民居特色風貌,以“百年祠堂,文博裡巷”為主題,以邱家祠堂為核心、川西院落群為特色、創意文博為主導功能。

  “延續歷史格局,保留10處歷史院落,新增兩處開放院落﹔打通步行廊道,展示歷史建筑——拆除核心保護范圍內嚴重影響歷史風貌的違建,打通巷道並展示歷史建筑。具體通過對龍王廟正街46號建筑(非歷史建筑)底層架空形式,打通連接東升街與龍王廟正街的內部巷道。”鄒鶯向記者介紹,與此同時,定型為保護歷史型街道的龍王廟正街,將延續原有尺度、格局與風貌,在業態、建筑風貌、景觀上進行統一規劃,延續極具特色的歷史型街道﹔特色型街道耿家巷,延續傳統風貌,提升傳統風貌建筑,沿街多層居住建筑進行重點整治改造﹔提升沿街業態品質,塑造特色步行空間。

  《保護規劃》提出,片區內的街道分三類整治——

  歷史型街道嚴格保護街道尺度。沿街保護建筑比例較高,為保護或恢復歷史文化記憶,街道改造應包含道路斷面、沿街立面、街道家具、標識標牌等多方面內容,最大程度還原歷史街道特色。

  特色型街道應與歷史型街道風貌相協調,並塑造尺度宜人、彰顯特色的街道步行空間。該類型街道改造以道路斷面與沿街風貌為主。

  景觀型街道以優化街道步行體驗與綠化空間為主要目的,該類型街道改造以道路斷面改造與街道景觀設施為主。

  《保護規劃》還提出街道分類整治規劃兩大原則——保護原有“梳狀街”格局,延續歷史街道的空間感受與傳統風貌。

  關鍵詞:“五不變”

  10處院落及若干小天井整體保留

  此外,《保護規劃》提出院落格局保護規劃的兩大原則——嚴格保護原有院落格局﹔如有新建,新建建筑肌理必須延續歷史格局。

  “具體措施包括原有院落數量不改變,街區內現存10處院落及若干小天井整體保留﹔原有院落尺度不改變,原有院落佔地面積不改變,不加蓋屋頂,四合院建筑高度不改變﹔‘前街后院’布局模式不改變,包括院落的進入方式不改變,院落臨街入口不擴大、臨街商鋪格局完整保留等措施。此外,如有新建,新建建筑延續院落形式,新建院落不突破原有院落基本尺度。”鄒鶯表示。

  在景觀打造方面,《保護規劃》提出利用景觀元素講述歷史故事。龍王廟正街西側入口通過廣場景觀設計,借用地面鋪裝設計與互動裝置講述消失的金河故事﹔邱家祠入口通過廣場的地面鋪裝、燈柱、燈光互動設計等景觀元素設計,將客家文化與歷史故事融入其中。

  在功能定位方面,遵循活化街區、注重公益、促進保護、服務公眾的原則。規劃的三類主導業態為文博展覽、時尚消費、精品民宿。

  在業態布局方面,與歷史建筑“前街后院”特征相適應。臨街面布局時尚消費類業態,內部庭院布局文博展覽與精品民宿。

  此外,《保護規劃》還提出通過街道步行空間改造,增設專門的外擺攤位,圍繞古樹名木增設小型公共空間,延續龍王廟正街極具市井氣息的街道氛圍。(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袁弘 圖據中建西南院 制圖 江蕊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