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再开讲,武汉少年同步做实验

  广袤无垠太空、神秘的宇宙、美丽的星球总能唤起学生们无限的向往。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堂。在武汉,中小学生跟着直播同步做实验,体验天地大不同。陆地实验观察火焰形状老师带领小学生“找不同”“火焰怎么会是圆的?不应该是我画中火苗的形状吗?”“陀螺不是旋转的吗?”……青山区红钢城小学全校师生4000余人集体观看了这节与众不同的太空科学课。上课前,307班的孩子们在班主任桂赟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天宫课堂”大猜想。开课以后,307班师生与“天宫课堂”同步进行了陆地实时实验,桂赟带着学生一起观察酒精灯上火焰的形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找不同”。青山区红钢城小学307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观察火焰形状,找寻“天地实验”的不同。通讯员熊思慧 摄“太空中的火焰太可爱了,像个小蘑菇,跟我们现在实验时看到的尖尖的小火苗完全不同。原来,这就是重力的作用!”看到天宫课堂的“球形火焰”实验,学生何姿颖、刘世东急切地向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航天员桂海潮用一个陀螺展示了精彩的转身,引起学生的一片惊呼。刘泓迪同学忍不住对着大屏幕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桂叔叔能和陀螺一起转动呢?”接着,桂海潮直观地向孩子们诠释了“角动量守恒”的定义。下课后,孩子们共同完成了“天宫课堂”记录单,将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用笔勾勒了出来。唐诗宜同学这样记录自己的收获:“‘天宫课堂’太有趣了,我也想近距离接触太空,感受太空的神奇与美妙。”红钢城小学校长陈亚敏介绍,观看“天宫课堂”、天地同步实验,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课程。这场独特的天地“对话”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航天知识、科学知识,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浩瀚星空的热情。青山区红钢城小学全体师生观看了这堂太空科学课。通讯员熊思慧 摄“天宫课堂”开讲期间,汉阳区墨水湖小学也在同上一节科学课。同学们对“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尤为感兴趣,不少同学表示也想去微重力环境中看一看、玩一玩,并对一些神奇的科学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乒乓球’接触到球拍会被弹开,那么两个水珠相撞在一起,是会弹开还是会融在一起呢?”六(2)班李梓俊同学期待下一次的天宫课堂能给出答案。“为什么水在零重力的环境下会浮在空中,而火柴上的火焰却不会脱离木棍飘浮在空中?”六(2)班肖俊熙同学表示要努力学习,考上北航,亲自去揭晓这个答案。墨水湖小学姚倩书记说:“精彩的‘天宫课堂’让航天梦住进小学生的心里,第四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希望通过这么宝贵的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航天梦想,努力学习,在将来为实现中国航天梦、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探索实验原理初中生立下大志“记录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实验”“图文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请写下你的思考”……武汉市楚才中学设计了一份《太空实验记录单》,全校1400多名学生观看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四课,并请所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实验认真做好记录。武汉市楚才中学八(2)班学生在“天宫课堂”上做同步实验。通讯员官华 摄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航天员演示一个个实验,专心致志地聆听着实验的奥秘,惊叹着实验的神奇,同时使用学校准备的烧杯、滴管等实验器材,与“太空”同步实验。八(4)班刘紫琴同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球形火焰实验”,她观察到在太空中火焰呈球形,而在地面的火焰呈水滴状,红色与蓝色的火焰不断闪烁。“太空中的火焰状态与地表的完全不同,太奇妙了。通过同步实验,加深了我对物理的兴趣与探索。”刘紫琴说,这个实验介绍了微重力环境下蜡烛燃烧产生的球形火焰现象,讲解重力对燃烧过程的重要影响以及微重力环境燃烧研究的重要意义。“我最感兴趣的是动量守恒实验。”八(1)班高佳英同学说,“在过去,物理学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完成此实验,却坚持不懈地研究。我们应向伟大的物理学家致敬,他们所发现的理论现象对如今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逢盛世,我们要勇于担责、自强,怀有求知求新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郭丽霞 通讯员许莹 官华 杨思源 丁嘉欣)【编辑:赵可】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