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岸上治理收获河畅水清

  河水潺潺、清澈见底,偶尔还有白鹭嬉戏河面……漫步南通崇川,一条条水清岸绿的生态河道点缀着市民的幸福生活。截至去年年底,崇川城市建成区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或优于V类标准。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崇川区大力度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目前,崇川已建成16个达标区,今年计划建设2个,正在有序推进中。

  污水源头收集

  推进四种业态雨污分流

  “原先这里污水管和雨水管混接,生活污水混入雨水管,再流到附近的河流,影响河道环境,现在经过改造,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9月12日,狼山镇街道办事处内,看着已经完成雨污分流整治的水泥路面,街道城建办相关负责人顾红霞说。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关键在于污水源头收集,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市政科魏秋童介绍,崇川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雨污水管网错混接、有些地方没有污水管网。聚焦这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崇川决定在纳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的区域,全面开展雨污分流整治,同时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

  为了提高治理效能,崇川积极探索“片区化、分业态”治理。“在城市建成区,根据街道、道路、河道等,分成43个达标建设片区,每个片区聚焦小散乱户、公建单位庭院、工业企业、住宅小区等四种不同业态,进行排查、检测、整治。”魏秋童介绍,整治前先摸排、检测,这项工作统一由区城建中心实施,但是整治环节,政府单位由城建中心负责,其他社会单位,对于有问题的,交办给所属街道,由街道督促相关单位自行整改。在雨污分流整改到位后,再由街道统一帮助申领排水许可证。

  目前,已经完成达标区建设的16个片区,四种业态全部完成雨污分流整治,今年的2个,已完成70%。此外,10个污水管网覆盖空白区已全部消除,实现了全区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

  污染源头管控

  小散乱户增加预处理措施

  “这就是我们新装的隔油池。”位于狼山镇街道临江家园小区附近的兰州拉面馆最近新开业,老板指着装在洗碗池子下面的一个长方形物品介绍,洗碗工在上面池子里洗碗,洗碗含有废油的污水经过隔油池,通过四级过滤,就可以把废油和污水分离开,废油沉淀在隔油池,污水则通过旁边的管子接入污水管网,这样就不会发生废油堵塞污水管网造成的环境问题了。

  餐饮店属于小散乱户之一。给这样的小散乱户安装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也是达标区建设中“片区化、分业态”治理的重点之一。

  魏秋童介绍,四种不同业态中,小散乱户品类繁多,也最容易产生各类引发排水污染的物质,如:餐饮店的油烟,理发店、小旅馆的毛发,建筑工地的建筑废材等。如果不进行前期的分离处理,即便管网已经做了雨污分流,一旦这些物质堵塞污水管网、造成污水外溢,或者进入雨水管网,都会影响河道水环境。为此,除了统一的雨污分流整治,对于小散乱户,达标区建设有着明文规定:必须安装预处理设施。如餐饮店的隔油池,理发店、小旅馆的毛发收集器,建筑工地的沉淀池等。

  在滨江双玺工地,1、2、3三级沉淀池正在净化施工中挖出来的地下水。“在挖地基时,不断会有地下水出来,如果不处理就排放到雨水管网,水里的各种杂质也会顺势排到管网,影响流入的河道水环境。”南通中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季世明说,这个三级沉淀池经过三次净化,可以实现杂质沉淀,与地下水分离。

  记者了解到,崇川主要有农贸市场、餐饮业、洗车业、建筑工地、洗浴业、洗涤业、小旅馆业等八类小散乱户。达标区建设中,凡是摸排到没有安装预处理设施的,都必须安装到位,安装完成后,属地街道会安排专人前去检查验收,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强化长效管理

  “人工+智能”确保即知即改

  “长泰路与运河北岸路交叉口,向北30米,长泰路侧立式雨水边井盖损坏。”8月9日,崇川区城建中心排水管理科业主代表沙峥峥在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收到养护单位人员发送的问题信息,立即形成工单派发至施工单位。新建混凝土侧石、拆除雨水口、新建雨水口……十天后,该处问题整修完毕。

  源头控污,不仅要加快补齐雨污水管网设施短板,更离不开管网的长效管理。

  魏秋童介绍,该区在城建中心专门建立了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市政道路管网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智能预报预警,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全区所有排水管网都纳入了系统管理,并交由养护单位分成5个标段每天巡查,一旦在巡查中发现问题,通过手机App以图文形式上报到系统,城建中心值班人员通过预警发现后,经过审核发现确有维修必要的,及时将工单派到相关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修完后再反馈到系统,形成管网问题处理的闭环。”

  除了市政道路的管网,公建单位、住宅小区、小散乱户等的管网,在所有完成建设的达标区,由属地街道督促指导辖区内相关单位各自定期养护,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不定期对养护情况进行抽巡查,一旦发现没有定期养护,将予以警告,严重的、影响到河道环境的,与区城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并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给予相关处罚,以长效管理巩固治理成效。

  “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雨污管网是城市地下经脉,经脉出问题,污染就发生。把好脉、掐住点、系统化治理是污水治理的关键。”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局长曹建军介绍,截至去年底,崇川已建成16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面积40.27平方公里,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达标区建设,目标到2025年底,全区城市建成区60%以上面积建成达标区,让主城居民畅享“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生活。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王熙)

  【来源:南通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