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研“后备军”十年惠及数千北京学生,北京“英才计划”关键指标全国领先
让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高校院所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做科研,从2013年起,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英才计划”。今年是“英才计划”实施十周年。10年间,共有2186名北京学生参与其中,北京地区“英才计划”的关键指标保持全国领先。现在,本市一支科研“后备军”逐渐形成,参与该计划的学员,绝大多数在后续的求学深造过程中走上了科研道路。
中学生有了高校导师
2021年至2022年,作为“英才计划”学员,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孙工博加入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铭的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的选定,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小伙子一开始很大胆,想做甲骨文的识别,但甲骨文即使是由专业研究人员来辨识,难度都很大,让计算机做处理就更难了。”张铭回忆,经过反复讨论,孙工博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修复残损碑帖。
讨论选题、定义科学问题、调试算法……这项课题,孙工博一做就是近2年,一行行代码中,藏着深度神经网络、对抗学习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面对风蚀、残缺的碑文图像,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上下文、笔画等相关信息将其补全。
“这个成果很厉害!”对孙工博的作品,张铭十分认可。今年5月,凭借这一成果,他夺得了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2023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机器人与智能机器”四等奖,相关论文也已被国际一流期刊接收。
“孩子们都朝气十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2015年至今,张铭已经先后指导过近20位“英才计划”学员,已有昔日的学员成为了张铭所在学院的直博生。她认为,让中学生有机会接触科技最前沿,能培养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精神,帮助他们确立更高、更远的人生追求。同时,让大学教师熟悉中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对日常的高校教学也会有积极影响,“这其实是培养整体科研生态的过程,是在为优化国家的人才培养环境作贡献。”
从兴趣到人生目标
常昊然自小就对生物学感兴趣。上初中时,他在与视障儿童交流科技知识时发现,很多视障人士是因基因缺陷失明。“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生命科学领域存在着很多无法解答的问题,但它们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一些人的生活,研究这些问题能切实地帮助他人。”
从初中到高中,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就读的6年间,常昊然先后参加了北京“拔尖计划”“英才计划”,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亲身体验科研过程。“初中时生物基础比较弱,只能记住实验操作,但不理解原理。”常昊然回忆,在“英才计划”期间,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他逐渐能独立设计课题,实验规划也更科学。
科研探索过程中,失败在所难免。一组四五个小时就能完成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常昊然曾足足做了一周。“每天都要做两三次,但每次产物都不理想,其实是个很沮丧、很挫败的过程。”收起情绪,他反复排查了实验的每个环节,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反应中使用的酶不恰当,换用另一种酶后,问题迎刃而解。
“从一开始的困顿,到慢慢理出眉目,最终得到了期待的产物,这次的实验过程对我触动非常大。”在体验到科研工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后,常昊然依然保持着对生物学的热爱,并在今年高考中填报了“强基计划”,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希望未来能继续投身生物学研究,探寻生命的规律和本质,同时收获科研的快乐。”
北京各项指标保持领先
“英才计划”实施10年,已在全国培养了7000多名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高等学府输送了一批科研后备力量,其中北京地区学员累计达2186名,在全国各省市中,北京也是“英才计划”工作开展规模最大的。
北京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在京高校以及33所本市中学继续开展“英才计划”,经过层层选拔,共有385名学生入选。北京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地区“英才计划”的高校数量、招生人数、导师数量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并保持全国领先。
为了进一步推广“英才计划”模式,扩大培养范围,建立北京特色的英才培养体系,市科协通过打造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北京科技教师之家等平台,搭建了“英才计划”高校导师与基地校科技教师、学会专家的多方合作平台。
此外,通过“微课题”,本市高校、科技馆、学会、中小学等各方资源被编织成“一张网”,“双减”课后服务资源研发实现了专家指导、教师研发、馆校联动。目前,市科协已经研发了超过200课时的“双减”课后服务课程,面向“英才计划”学生的基础学科科研预备课程达百余课时,并研发科学实验教具28项,期待通过这一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原标题:北京“英才计划”关键指标全国领先)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U022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