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行动》:动作戏癫狂,文戏略薄弱
作者:曾于里《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下文简称《莫斯科行动》)是邱礼涛导演今年继《扫毒3:人在天涯》《暗杀风暴》《绝地追击》之后的第四部电影了。拍片速度极快是邱礼涛的特色,也不可避免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鉴于此前三部作品的平均口碑不算太理想(虽然也不至于太拉垮),《莫斯科行动》难免让人隐隐担忧。又鉴于《莫斯科行动》是刘德华联合监制的作品,刘德华本人也是特别主演,而邱礼涛与刘德华合作的作品口碑都还不错(比如《拆弹专家》),《莫斯科行动》也大有可能是邱礼涛比较用心、发挥也比较好的作品。事实证明,确是如此。《莫斯科行动》海报《莫斯科行动》改编自真实犯罪案件。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经济曾短暂陷入失序状态,物资极度匮乏。这也就在国内催生了一批“倒爷”,将物资贩卖到俄罗斯,在国内很便宜的东西在俄罗斯一倒手,价格可能就翻了好几倍。从北京开往莫斯科、耗时6天6夜的K3次国际列车,既是“倒爷”通往财富之路,也是劫匪的犯罪天堂。1993年的5月26日至31日,K3次国际列车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列车大劫案,前后共有四个犯罪团伙利用车上治安空虚的时机,轮番疯狂洗劫前往莫斯科淘金的中国商人,犯下抢劫、强奸和杀人等滔天罪行。中国警方迅速组成专案组,前往俄罗斯进行跨国缉匪。在电影中,悍匪集团以苗青山(黄轩 饰)为首,成员包括苗青山的弟弟苗子文(谷嘉诚 饰),苗子文的女友真真(文咏珊饰)等人;中国派往俄罗斯缉匪的警察团队,由崔振海(张涵予 饰)带领。在警匪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华人通”瓦西里(刘德华饰)身份神秘、立场游移,他是黑是白?犯罪的外壳下,“动作”才是《莫斯科行动》最大的卖点。这也是邱礼涛动作电影的惯常操作——一旦找到一个与动作戏相匹配的故事,邱礼涛就会将“尽是过火、尽是癫狂”的动作戏发挥到极致。《莫斯科行动》的动作戏占据非常重要的篇幅,电影前后至少有四个大场面的动作戏。一上来的火车打劫,美女负责踩点,有人持斧砸门,之后有恃无恐地掠夺,分工明确、一气呵成。火车的空间逼仄狭窄,劫匪的斧头寒光闪闪,令人颤栗,乘客手无寸铁,惊恐无助……“开胃小菜”的动作戏,已经将悍匪的猖獗狠戾体现得淋漓尽致。抵达莫斯科后,莫斯科地下水宫的摩托车追捕戏,是少见的新颖又过瘾的动作戏。电影一比一复刻了莫斯科从沙皇时期就开始修建的下水道,它是一个开阔与封闭兼具的地下空间,三回九转又四通八达,这给动作设计带来了比较大的发挥余地。摩托车的引擎声、水声、枪声交织,摩托车疾驰的速度感、警匪追逐的速度感、地下水开闸倾泻的速度感共振,一切又都在发生在处处是障碍处处有生机的地下空间中,惊险刺激也进一步浓缩。接着就是火箭基地的大战。三方势力的枪战打头阵,汽车拦截战斗机的场面大开眼界,电影直接炸掉了一架1:1还原的cy-27战斗机。邱礼涛的动作戏尤爱爆炸戏,《莫斯科行动》果然没缺席,火箭基地大战中大炸特炸。只是爆炸场面对特效要求更高,《莫斯科行动》的特效称不上高配,有时越炸越露馅。本以为电影的动作戏到此为止,在押送劫匪回国的火车中,还有一场重磅的火车劫囚动作戏。由于俄罗斯与我国的火车轨道不同,所以在火车入境的关口必须进行两个小时的换轨。这个换轨的档口,苗子文等亡命之徒为救苗青山,先是炸火车劫火车,之后与警方展开肉搏与枪战,最后有命悬一线的人质劫持……虽然首尾两场动作戏均发生在火车上,但目的不同,设计也截然不同。除了这几场重点动作戏外,电影中发生于莫斯科的汽车追踪与反追踪,广场上的汽车追杀等动作戏,也有出色的设计与调度。= 《莫斯科行动》的动作戏颇为癫狂,让人印象深刻。与杜琪峰、陈木胜、林岭东、邱礼涛等导演合作多次的金像奖动作指导李忠志,为电影的动作戏加分不少。但坦诚地说,跟精彩的动作戏相比,电影的文戏还是比较薄弱。崔振海代表的正面角色,发挥空间比较有限。崔振海很有魅力,一方面来自张涵予自身的气场,另一方面来自主旋律作品中对于我国警方正面形象的烘托,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英勇无畏地与亡命之徒展开殊死搏斗。电影给崔振海设置了小洁癖和强迫症的性格,让这个角色多了一丝个性化的“人味”,并在破案中发挥了作用。只是仅凭这一点,不足以让人物丰满起来。事实上,由于我国警方在俄罗斯并没有执法权,也不能持枪,当时两个国家之间也没有引渡协议,中国警方如何在人生地不熟、尤其是当时处于失序状态下的莫斯科查询罪犯的踪迹,与罪犯斗智斗勇,还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都是文戏可以发挥的空间——虽然操作难度也很大。电影没有突破这一难关,比如关键证据的获取,主要还是来自嫌疑人的“内讧”,以及嫌疑人提供的口供。如果说崔振海是绝对的“白”,那么,苗青山就是绝对的“黑”,这是一个很纯粹很彻底的邪恶之人。在音乐会上被人提醒不要大声喧哗,苗青山人模狗样地道歉,但音乐会结束,马上跟踪此人到他家,对方开门后直接抓住他的头一下下砸向门框……这个小细节就将苗青山的反社会人格给立住了。电影给苗青山的一些设计,凸显这个邪恶之人的反差感,比如他在音乐上有很高的天赋,尤其热爱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比如他智商极高,在警方的布控之下,还是堂而皇之地从音乐厅逃离……电影请来带有强烈文青气质、并且几乎都是演好人的黄轩来出演苗青山,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反差感。瓦西里的人性颜色是“灰”,他游走于善恶之间,这让角色有比较大的表现空间。瓦西里原名刘玉虎,他很聪明也懂技术,只是在贪欲下走了弯路,通过走私赚了第一桶金,也因此入狱。苗青山曾是瓦西里团伙中的一员,是瓦西里的徒弟。当年为了能够见刚出生的女儿一面,瓦西里供出苗青山,苗青山入狱,从此他对瓦西里耿耿于怀,并变相让瓦西里的妻女成为他的“人质”,瓦西里由此不知道女儿的下落。如今的瓦西里在莫斯科混得风生水起,但妻女始终是他的软肋。苗青山以女儿的安全威胁瓦西里,要瓦西里跟他干一票大的。瓦西里良知未泯,也许也想做个好人,但他的选择空间有限。一边是苗青山的威胁,一边是崔振海的人心攻势,以及“回头是岸”的平淡人生的召唤,瓦西里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电影中瓦西里的人设来说,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有可能,只要谁能让他见到女儿,他可以选择白,也可以选择黑。电影还是没能给出一个足以一锤定音的理由——为什么最后关头在火车上的瓦西里,会毫不犹豫站在警方这一边?当然,瓦西里的结局处理也着实微妙。一直渴望见到女儿的瓦西里,如愿“见到”了女儿,却也“见不到”女儿。电影的几个主演角色都选得不错,适配度也很高,但他们也确实与那种经典化的人物形象有距离。因为电影的落脚点是主旋律,所以哪怕编剧很努力要去深挖苗青山与瓦西里的犯罪动机,也只能在很安全的领域里说一说。比如苗青山的父亲曾是小提琴手,苗青山有很幸福的童年,但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给酒鬼后,他的人生开始出错。苗青山的童年经历很不幸,这种“不幸”也很个人化,丝毫不敢去说点时代的不是。瓦西里亦然,他的出错仿佛也只是个人的一时贪婪而已。但其实,1990年代我国也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一些矛盾突出,国内也发生了很多轰动一时的重大案件。国际大案的发生与当时国内的氛围或许也有所关联。电影对此只字不提,倒是不避讳地揭了苏联解体后莫斯科一片混乱的老底。总的来说,《莫斯科行动》的文戏只是就事论事把事情给交待了,对时代几乎没什么有效的延伸性解读(依靠观众的过度阐释不算)。但如果观众是动作戏爱好者,那么《莫斯科行动》或带来又燃又爽的观影体验。(曾于里)来源:澎湃新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