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廖元和:建设国际大通道、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构筑内陆对外开放

  10月24日,在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活动现场,重庆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廖元和以《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大通道建设,构筑内陆对外开放高地》为题作主题演讲,他从建设国际大通道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角度给出建议。

  

  廖元和表示,要抓住中老铁路通车机遇,及时谋划和开渝昆新”和“蓉昆新”国际高铁大通道。

  据了解,2021年12月3日,已开通从昆明到万象的中老铁路,联结成都和昆明的高铁已于2022年12月开通运营,重庆和昆明的渝昆高铁预计2024年底通车;2022年,果园港港口建设工程全面完工,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多式联运枢纽港;2022年4月7日,陆海新通道长江-中南半岛国家都市联运班列在重庆果园港首发,建成了长江内河港口抵达印度洋的国际新通道;2026年,中泰铁路一期工程计划峻工通车。

  “在中新(新加坡)合作框架下,建立从重庆经昆明到新加坡的新的国际大通道,谋划‘渝昆新’‘蓉昆新’国际高铁大通道,可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陆上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高地。” 廖元和说到。

  在通道建设方面,廖元和还建议分步推进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上新台阶。他介绍,新亚欧大陆桥将渝昆新、渝新欧和长江航运联结成一个整体,通过中国的高铁技术将欧洲、俄罗斯、中国、东南亚和南亚联结,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推上新的阶段。

  “同时,还需将国际大通道建设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密切结合起来。” 廖元和建议,可在成渝地区建设总部设在成渝双中心城市的跨国物流公司、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院等。

  廖元和表示,和东部沿海三大增长极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内陆,缺乏海上国际大通道,因此,国际大通道建设是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四增长极引领带动作用的关键战略措施。

  此外,廖元和还介绍了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对于成渝地区经济圈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疏散双城的非核心功能,如公共服务和一般制造业等;成渝地区可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产品标准、环境保护、外资引进方面制定共同的标准。”廖元和说到。

  (摄影 汪彦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