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用“繡花功夫”打造“最干淨城市”

  近年來,淮北市全面深化環衛改革創新,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治理,全力打造“最干淨城市”。在最新一次的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淮北市環境衛生質量的群眾滿意度為86%。

  垃圾分類: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10月7日,記者走進相山區惠苑小區,隻見小區內的紅外自動感應垃圾分類投放箱旁,居民自覺地將生活垃圾分類打包、分類投放,垃圾分類督導員也會從旁督導、協助。

  作為一個老舊小區,惠苑小區起初並無物業入駐管理,小區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個難題。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從淮北市通過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桶邊值守“兩點一守”的分類督導模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以來,像惠苑小區之類的老舊小區迎來蛻變。

  無獨有偶,新建小區同樣將生活垃圾分類“進行到底”,在碧桂園小區內,多座智能垃圾分類站均勻分布。

  垃圾分類重在全民參與。“包括廚余垃圾在內的生活垃圾‘吃干榨盡’,既讓垃圾處理從‘終端’實現無害化、資源化利用,也倒逼‘前端’垃圾分類有去處、居民更自覺。”該負責人稱,目前,主動分類垃圾已成為市民綠色生活新風尚。

  截至目前,聚焦分類、投放、運輸、處理等重點環節,市城管局通過開展“城管進社區”,加快構建垃圾分類“全鏈條”“閉合圈”,其中城區11個街道350個小區已建成376處分類投放收集點,組織各群團組織、志願者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累計宣傳38.23萬戶,成為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和擦亮城市名片的重要舉措。

  落實“門責制”:不斷刷新城市“顏值”

  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著城市的形象。

  今年以來,市城管局大力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以相山區為試點,有效推進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沿街商鋪落實“門責制”,通過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充分調動商戶和居民參與城市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宜商、宜業、宜居環境。

  在孟山路,記者看到沿街商鋪門前都張貼了“門責制”公示牌,商鋪周邊環境干淨,車輛停放有序。為創新城市治理方式,有效提升市容環境品質,市城管局在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秩序、包設施)的基礎上,從責任人、責任范圍、責任要求等方面完善市容環境衛生門前責任區管理要求。

  古城路沿街一商鋪店長張強說,“我們每天會組織人員對門責制范圍內的工作進行管理,地面衛生以及電動車的停放都有專人負責。”

  “門責制”的有效落實,讓商戶與市民的參與意識和履責意識逐步增強,城區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均有明顯改觀,形成全民參與市容管理的良好氛圍,為加快建設“五宜”幸福城市貢獻更多城管力量。

  環衛作業:讓“席地而坐”成為生活常態

  良好的環境衛生是城市品質提升工作中最基礎的任務,更是城市“管理答卷”的“卷面分”。

  如今,每位從火(汽)車站、高速口進入淮北的人,常常第一眼就被這裡滿眼的綠色、干淨整潔的街區、穿梭在主次干道的各種環衛車輛所吸引。

  2022年5月,淮北市主動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購買服務模式,構建“全方位覆蓋、無縫隙對接、市場化運作、一體化管理”新格局。

  在新模式下,城區道路垃圾的“掃、收、轉、運”全由一家公司負責。此外,公司還負責綠化帶垃圾清理、公廁保潔、中轉站運營,引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等作業項目,打破區塊限制,提升了環衛質量和效率,徹底解決此前存在多年的多頭管理、真空地帶等難題,真正實現環衛“一把掃帚淨全城”。

  為進一步提升環衛工作效率,市城管局投入逾250萬元建設“智慧環衛指揮中心”。在該中心的電子大屏上,清晰標注城區商業街、公廁、中轉站、廣場等環境保潔重點、難點點位,通過點擊“附近工人”,即可隨時掌握片區主管、保潔員姓名、出勤和作業狀態等相關資料,確保突發情況及時反應處理,實現城市道路保潔一屏可見、作業考核一網統管……

  市容市貌規范有序,道路環境整潔美麗,淮北市精細化城市管理正不斷“繡”出城市“新顏值”。(徐志勤 周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