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奖者 “人民教育家”于漪谈“教育之魂”

  昨天,于漪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获奖者,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对于这位年届九旬的人民教师,于漪所获的头衔和荣誉许许多多,而她最喜欢一个最简单的称呼:“老师”。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仅于漪所在的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就先后走出了6名特级教师,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耄耋之年,她还连续担任了三届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基地主持人,手把手带教了百余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将学科育德理念在语文学科中落地扎根。

  在于漪老师眼中,究竟什么才是教育?赴京接受国家荣誉称号之际,于漪与前来送行并致敬的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等教育工作者交流,其间她谈论最多的就是教育之魂。

  于漪一直认为,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技术工具,它更是为我们的“根”和“魂”服务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指向人的,涉及到思维、情感、性格、价值等,一定体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性格,体现了人的价值、气质、人格。语言文字是人独有的,一定是为人服务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之根。

  学科本身是有德有育,具备内在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科本身的德育特点激发出来,把它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

  基础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生识字算数,而是为民族素质铸魂筑基,是“铸魂”工程。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育人,它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我们的教课,是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把理想情怀撒播到孩子心中,在孩子心中点亮一盏明灯,指明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教育质量最最根本的关键。

  于漪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不是学生考了多少分,出了多少成绩。教育质量,是我们培养的人的质量。而人的质量,必须按照我们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有中国心、中国情,以及世界眼光,要学习建设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育人是第一位的,育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生命线。但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甚至不认这一点。眼中只有“分”没有“人”,只谈“育分”不谈“育人”。

  而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核心价值。于漪这么说:我一辈子奉行的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人是第一位的。做一名新中国的教师,应当德才兼备,一辈子锤炼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把这件事做好了,我们的孩子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