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巧用“反弹琵琶”式批评教育,让孩子主动纠错
一、打骂中成长的孩子,更易养成自卑、消极、叛逆的心理
老一辈常说,愁生不愁养,但随着社会环境、科技和医疗水平、教育观念的提升及改变,养育上的愁已经远大于生育上的愁。
7月21日,家住成都新繁的12岁男孩因暑假学习不认真被父亲狠狠批评后,选择了离家出走。而早在此前,男孩就已经有过一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并且曾对家人表示自己是多余的。这次孩子离家10余天未归,平时严厉的父亲焦急又愧疚,一边顶着烈日四处发寻人启事,一边后悔道:“对不起孩子,以后绝对不会再打骂他,好好珍惜他。”
被批评,是成长路上的必然经历,而批评的艺术却并非每一位家长都能完美掌握。新闻资料显示,离家男孩的父亲杨某在教育孩子上,常用“我们都是农村的,进城读书不容易”“爸爸又在打工,你不好好学习就回乡坝头去”“要出去,就让他出去,喊他走,不要回这个家了”等词句,这类从父母角度和立场出发的批评用语,却成了孩子眼中的伤害性表达,不仅伤害了父子间的亲密关系,也造成了孩子自卑、消极、叛逆的性格,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看到这则新闻后,有网友感叹:这届孩子太难带了,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天天哄着宠着,做父母才是最难的,关键还不能半路罢工、离家出走。其实,养育之路虽说艰难,却并非无计可施,面对当下“打不得骂不得”的玻璃心孩子,巧用“反弹琵琶”式批评教育,可能更有助于孩子改正错误。
“反弹琵琶”原是出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舞者一反常态反弹琵琶,效果却远胜于正常的弹琵琶,后来,人们常用“反弹琵琶”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给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犯错者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的现象,称之为反弹琵琶效应。
二、“反弹琵琶”,是不伤害孩子的“内省”式教育
“反弹琵琶”告别了惯用的“犯错-打骂-改正”的思路,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不直接进行打骂,而是肯定错误之外的闪光点和长处,从而促使孩子自我反思和内省,认识到自身错误,并主动进行改正,是一种创造反差、强调感化作用的“内省”式批评教育方法。
心理治疗专家希高曾说:“家长和教育者对孩子的看法至关重要,对孩子肯定的、和善的目光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孩子面对错误行为,其实自身本就意识到已经犯错,并会因此产生恐惧、害怕的消极心理反应,随之有了“要被批评”的预见心理,而当家长或教育者做出批评行为后,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存在三种不佳心理状态。
第一种是批评加深了恐惧和消极情绪,便产生了“我不能再这样做,否则会被批评”的心理防御,这从表象上看也达到了纠错的目的,但纠错的初衷是因为“怕被打骂”,而非对错误行为的认知。
第二种是孩子提前预见错误行为会被批评,当批评行为立马实现的时候,孩子会产生“虽然我犯了错,可是我也被批评了”的心理补偿,这样的心理则有可能导致纠错行为无法实现或是效果不佳。
第三种是孩子面对错误行为,感受到“骂一下就好了,错就错吧”的逆反心理,这也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常说孩子“屡教不改”的原因之一。孩子对于父母惯用的批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覆盖了对错误行为的思考,因而无法正确纠错。
纵观上述三种心理状态,都呈现了一种“所想即所见”的顺势状态,由之产生的纠错行为也并非是认识到错误行为本身而进行主动改正,这是一种被动纠错,而被动纠错就很可能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反弹琵琶”式教育则反其道而行,通过逆势的心理引导,让孩子在消极氛围中及时获得积极的心理状态,告别自卑、恐惧、受挫的心理,让孩子明白即使在错误中,自己也能够被关注和爱护,从而激发内心的积极纠错的动机,并主动改正错误。
关于“反弹琵琶”,最著名的是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教育故事:一位男生用泥块砸同班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制止后,命令其放学到校长室等候。
到了校长室后,满心忐忑的男生却并未等来一顿批评。陶行知先后掏出了四颗糖果笑着递给男生:第一颗糖果是奖励男生按时到达校长室,第二颗是奖励男生在听到陶行知制止其打人的命令后及时停止的尊重行为,第三颗是奖励男生扔泥块的动机是为被欺负的女生出气的仗义行为,最后一颗糖则是在男生主动认错后奖励男生正确认识自身错误的纠错表现。
整个过程中,陶行知并未说一句伤害性批评话语,而是通过奖励的形式,让孩子主动意识到错误并纠正。
三、掌握三个技巧,做好“反弹琵琶”,帮助孩子主动纠错
“反弹琵琶”式批评教育中,我们强调用不同于心理预见的结果反差,由而引起犯错者心理失衡,最终实现主动改正,但这并非肯定孩子的错误行为,因此,家长应当掌握细心发现、耐心感化、积极引导这三个技巧,学会正确的“反弹琵琶”说话艺术,否则,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演变成为为孩子的错误找借口。
1.细心发现。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应当细心观察并全面了解事情缘由,做事动机,在细小的事情中找寻孩子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比如,一位小孩将妈妈才收拾好的家又弄得乱七八糟,而细心的妈妈通过观察孩子“捣乱”现场发现,孩子所接触的物品,恰好是此前自己收拾归纳过的物品,由此判定,孩子的顽皮很可能是在模仿自己收拾家务,于是妈妈主动肯定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勤劳行为,并指导孩子如何最有效进行家务整理。如此一来,孩子参与家务的自信心并未受挫,也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了正确归纳。
2.耐心感化。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错误小状况,加之孩子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同,父母更当积极调整方式,真诚、耐心地进行感化。尤其是针对幼儿期的孩子,这个阶段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正待养成,在错误行为发生后,家长不要急于批评或打骂,要耐心感化,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明是非、讲道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事例:一位校长看见一个女孩在摘校园的鲜花,在得知女孩的动机是为了让生病的奶奶看到鲜花后,专门赠送了两束花给女孩,并说:“请把一束花送给你的奶奶,祝她早日康复!一束送给你的父母,感谢他们为祖国培养出能关心长辈的孩子。”校长没有采用“损毁公物,批评女孩、家长谈话”等一贯的处理思路,而是通过肯定孩子的孝心让女孩一方面强化了关爱长辈的积极面,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自己采摘校园鲜花的错误。
3.积极引导。“反弹琵琶”式批评并非一味肯定孩子的积极面,面对孩子的错误,也当重视正确的引导。比如,孩子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当即意识到错误,于是急忙告诉父母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此时,懂得“反弹琵琶”的父母,不会开口就骂孩子,而是选择教育三步走:第一步,先肯定孩子知错认错的行为,肯定孩子有一颗明事理的心;第二步,肯定孩子在犯错后第一时间将事情原委告知父母,并一起寻求解决方式的心;第三步,询问孩子的补偿做法,并对补偿做法给予肯定和指导。
如此一来,孩子的心理状态则是:以为要被骂,可竟然没有被骂,由此消除了恐惧;父母在肯定知错认错的行为,以后我要继续做明事理的人,由此得到了纠错的信心;即使是犯错,父母也是疼爱我的,由此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我给了处理建议,父母赞同了,还给了我建议,由此明白对错误行为的妥善处理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犯错亦如孩子成长路上的挫折,在遭遇挫折时,父母的处理方式、语言态度都将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倘若采取惯用的严肃批评教育,很有可能伤害了孩子的内心,也磨灭了孩子在事件中的积极因子,让孩子深陷于消极的情绪中,与其让孩子因为“怕”而纠错,不如采用“反弹琵琶”,以真诚、实在、关爱的方式,让孩子由内而外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