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打开窗,春天还在……中学校长陈军、主播印海蓉荐书

  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共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活动将持续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今天,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陈军推荐《上海极简史》,SMG融媒体中心首席新闻主播印海蓉推荐诗集《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及其中的诗《春天的气息》。

  陈军推荐语:

  《上海极简史》是复旦大学葛剑雄先生写的关于上海发展的普及读物,不过六万字,讲述了上海滩、上海母亲河、上海的城墙、上海的租界和移民以及上海话等内容。尤使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历史细节,点示了上海的文化灵魂,可谓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以小见大。

  之所以推荐,更在于我在工作中学用《上海极简史》有一些具体收获。我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事实告诉我,少年儿童的人格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引导和促进学生爱人类、爱国家、爱乡土是人格教育的情感基础,而“爱乡土”又是这些“基础”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做校长,我都比较注重乡土教育。我们学校种了很多香樟和榉树,我和学生们还写了不少关于榉树的诗、词、赋,每位老师都有一本《上海极简史》作为乡土文化教育的常用读本。

  我认为,乡土教育的重点,就是关注乡土生活与文化的变迁,关注生命依托的这片乡土在关键时期重要时刻所涌动的生活激流。《上海极简史》所写的“开埠”“区划”“移民”和“创业”等历史事件,记录了不同时期“上海人”进取与创造的“现实瞬间”,是上海乡土文化中奋斗精神的写照,给我们以历史启迪。

  “上海人”当代形象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引导学生顺着"奋斗"主线来不断探寻今日上海的卓越图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我们市北中学面向学生、教工与家长发起征文,通过记叙身边的抗疫故事,来展现上海的坚强品质。2022年3月,疫情再度来袭,我们又一次发起征文,引导师生思考“在爱中认识爱”这一主题。在第一次征文基础上,更加聚焦思辨,探讨“爱”的真谛,再看上海风骨!一篇又一篇佳作,内容真切,感人至深,广大师生跟着校友葛剑雄写了《上海极简史》新的一页。

  我还体会到,在乡土教育过程中,我本人也增进了修养,丰富了思想。我来上海工作生活26年,悲喜于斯,已经不能分离了。我不会说上海话,但琢磨上海话的意韵,会油然而生喜爱之情,似乎感受到上海话所传递的“求变”与“创新”的文化性格。上海话中有很珍贵的异质的东西,能够使人产生无限联想。一般认为,上海人讲的话就是“上海话”,但上海人大多数是移民,谁讲的话算上海话呢?

  书中告诉我,开埠前,上海县城里的话是标准上海话,开埠后,租界里的方言也许被看成上海话,但已经不是县城里的上海话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上海话会比较多地受当地主要移民的影响。更有趣的是,作者还指出,对上海话影响比较大的是英文。比如上海人说货不好、人不地道叫“盎三”,实际就是on sale,本来卖东西on sale是低价,上海人觉得低价就是不好,这个人不地道,这个人on sale。对于有人强调要使用标准上海话,甚至提出要保卫沪语,作者认为,这一观点的出发点虽好但难免片面,比如,从前把垃圾叫“乐色”,现在则讲“拉西”,不讲“乐色”了——这样的演变,也许只有在上海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才能发生,这种“变”也正是魔都的文化特征。这对于我们追求乡土的现代性是不是也有启迪呢?

  印海蓉推荐语:

  这是一张安静坦然的面孔。

  人这一生有两种情形无能为力。一是,被爱情的金手指点过,头晕目眩,小鹿乱撞,就算低到尘埃,也要醉卧在甜蜜的气息中。二是,有音乐听、有美文读的生命不会因为你的眷恋而放慢流逝的脚步。爱情再甜蜜,生命再美好,时间面前它们一败涂地。

  你刚要皱眉,春天又来了。春天是被时间打开的窗,走过这扇,还有下一扇,再下一扇。枝头烂漫的新绿不是在为你的爱情欢舞,那是被埋葬了的春天滴落的眼泪。于是,你不会在一个又一个春天到来时像别人一样心花怒放,痛苦就痛苦,悲伤就悲伤,只要记得打开下一扇窗。

  我们近几年通过“侧耳SH”公众号给读者诵读了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我推荐的这首最果夕日《春天的气息》,也是之前给大家诵读过的作品,一首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的诗,出自她的诗集《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不要因为疫情错过的春天而悲伤,打开窗,春天就在。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