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导师愿收“家底厚”的学生读博,说出实情后,现实打败了理想

  “学历论”一直备受关注,毕竟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一纸文凭”的价值还是很重的。毕业生想要找到更好的岗位,就需要与之匹配的高学历。

  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教育问题。学生自己也都很好学,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便“无法自拔”。

  

  考上了大学想继续读研,考上了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还想继续获得博士学位,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宽”。

  我国最高的学历是研究生,研究生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博士研究生比硕士研究生还要更高一级,知识的储备和学术上的研究,也是更高深的。

  

  学生们也意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近几年,本科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直线上升。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的难度大家也有目共睹,考生要付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能顺利上岸,这些努力也是值得的。毕竟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想要在萃萃学子中成为亮点,提升学历,成为一名研究生还是可行的。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后,也能获得相应的学位。

  

  但是,很多学生也仅仅是止步于硕士研究生,不愿意在继续深造,考取博士学位。毕竟,博士毕业后,学生们的年纪都快30出头了,也算是“大龄”毕业生了。

  而且,在申请和考取博士时,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导师在挑选学生时,也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大多数的导师,更加愿意收“家底厚”的学生读博。

  

  听起来有些“断章取义”,但这确实是存在的。说出实情后,现实也打败了理想。主要还是因为读博的难度太高,考博可能比较容易,但是博士生想要顺利毕业,就是难上加难了。

  据统计,博士生从读博开始,到毕业的平均时间是7年。很多学生因为不能完成课题和学术上的研究,创造出新颖的理论和过关的论文,而最终被学校告知延期毕业。

  

  而在读博的这些年里,同龄的毕业生都已经步入社会赚钱了,而还是上学的学生收入也成了问题,仍然需要家长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如果还是普通家庭,还真很难能供得起。

  对此,观念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家长认为,博士自然可贵,但是也要付出很多辛酸和汗水。博士生宽进严出,确实是不好毕业,但是若是读了下来,前程还是无限大的。

  

  也有的家长认为,博士生在读期间有经济上的津贴,这些补助就已经够生活费了。学生们再兼职挣些钱,帮助导师完成一些项目,还是能靠自己养活自己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读博的难度太大,一名家长还说儿子的同学,就因为读博不能毕业而抑郁了,一方面要面对学术上的研究,另一当面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两座“大山”把学生挤在了中间,喘不过气来。

  

  都说博士不养穷人,确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读博也是要讲究变通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还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能学成“书呆子”。

  博士,不仅仅是一个学历,也是一种身份。想要成为一名博士,首先就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博士阶段的学术研究,比起研究生阶段要更为精准,如果没有过高的知识基础做储备,也会非常吃力。

  

  其次,学生本身要善于做科研、搞研究,对专业有崇高的兴趣。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仅仅只想取得学历,目的性不明确,最终毕业都成了问题。

  学生在选择读博之前,也要“三思而后行”。先问问自己,是否适合读博,真的想做科学研究吗?有信心坚持下来吗?会勇往直前地完成学业吗?

  

  笔者寄语: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超越自己,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大展宏图,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前进的路。

  【话题】你对此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谈论。#我在百度学技能#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