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申博,海外硕士成功申请上国内顶尖985

  

  笔者背景:本硕海外文凭,硕士为世界前50高校;无顶级文章;本科GPA3.4、硕士GPA3.9; 2019年年初开始博士申请的相关事宜;2020年硕士毕业;2021年年初上岸,整个备考期两年整。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本硕都在海外读,博士却要回国读?确实,了解过海外博士教育体系的人可能都大概知道,其实海外博士的待遇以及含金量整体比国内的好。笔者身边决定读博深造的同学,基本都留在国外继续就读,基本没见到要回国读博的。但每个人的情况、计划、及对未来的设想都不一样,这也是笔者综合考虑的结果。同时,笔者相信随着国内的各方面条件逐步提升,选择回国读博的留学生肯定会慢慢增加。因此,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有意愿回国读博的同学一些建议。当然,相信笔者的博士申请经历,也能为国内有意愿申请或者正在申请博士的同学提供到一些建议。

  2018年顺利考上硕士后,计划毕业后回国走上考公务员的队伍,但由于心仪岗位的要求与自己自身的条件不符(某岗位要求英语6级,笔者没在国内读本科,所以没有6级成绩,但英文水平本科时已是雅思7分),而自己也对其他岗位不感兴趣。几经思想挣扎,最终决定回国读博。于是,笔者在2019年年初时便开始了博士准备的艰辛之路。

  2019年年初 – 2019年6月

  由于海外的专业知识体系学习和培养计划与国内的完全不同,导致我硕士期间所学的知识对于备考国内博士来说完全用不上。所以,我开始了解国内本专业考博的考试内容、范围、以及复习建议。确定了相关事宜后,我开始边完成硕士课程与任务,边复习博士考试。由于对相关教材还较于陌生,这半年时间主要花在基础知识学习身上,涉及的教材也是国内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所要求学习的常规专业教材。这半年内,每天坚持4个小时以上的专门复习时间,共完成了3本教材3次反复阅读与笔记整理。为我后面的博士复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019年7月 – 2020年5月

  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时间也差不多来到了准备报考的时间。那时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高校A,并以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段时间的我充满了斗志,立志一定要考上这个学校,因为这也算是自己从小的梦想,既然在博士这个阶段有机会让我再去争取,那我就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这段时间,每天除了完成课堂任务和考试,剩下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包括网上推荐的各种考试相关书籍,我通通都买来看,买来学。每天都被那种拿到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喜悦给激励到。后来,我也开始了第一次联系导师。我通过邮件联系上了我的一个心仪导师,对我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附上了一篇非常不成熟的个人陈述(现在回看会觉得非常不成熟)。出乎意料的是,导师竟然给了比较积极的回复,并表示欢迎报考,感觉是因为这个导师的人品和性格都太好了。那时候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更加努力复习,更加努力看书了(殊不知,申请考核的博士招生制度下,单纯地埋头苦干看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然而那时候并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留学证明——意向报考国内博士的海外硕士需注意!

  然而,我的考博路上的第一个阻碍不期而遇了。在详细阅读了2020年高校A的博士招生简章后,猛然发现应届留学生必须要提供留学证明,才能报考。该院校的报名时间为2月份,而我毕业时间为5月份,留学证明必须要在毕业之后才能拿到。这就意味着我在2020年5月份毕业之后,会错过2020年的博士招生,只能报考2021年的博士。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因为这将意味着在2020年5月份硕士毕业之后,我要间隔整整一年时间,再继续读博。这无疑完全打乱了我的计划。在与我的心仪导师沟通后发现,他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并表示对这个政策也不是很了解。甚至在后来我发邮件联系了该院校负责招生的副院长,也表示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对于海外留学生,只能等多一年再报考。就这样,我错过了2020年的博士申请。接下来,我又继续开始了漫长的博士备考。

  博士申请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核,研究计划很重要!

  这段时间感觉天空都是阴沉的,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顺意。就这样边说服自己,边继续复习备考。期间,在通过多方面途径了解到,研究计划是能否通过初审非常关键的一步。而我当时连基本的头绪都没有,便开始着急起来了。那时候也才真正把自己的备考方向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到初审材料的准备当中,真正地开始专研研究计划。记得那时候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除了午休半小时、吃饭洗澡等,基本都是无间断阅读文献、寻找方向、尝试撰写出自己的研究计划。那段时间精神高度紧绷,一方面因为自己毫无头绪,根本不不知道写什么;另一方面,自己根本没接触过研究计划的写法,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了三个月的大量文献阅读、方向选择、网上学习等途径,把我的研究计划初稿弄出来了。在发给学校导师阅读后,也得到了比较积极的回应,这时才稍松了口气。

  2020年5月 – 2020年9月

  5月份,我已顺利硕士毕业,并开始全力备考博士。考试时间为9月份。回国后,我十分仔细地整理好了所有申请材料,并提交了过去给学校。期间也联系了新的一个心仪导师,并也得到了他的积极回复。同时,也把我的研究计划发过去给心仪导师,让他帮忙修改。可能我联系的导师都比较好,对我的研究计划进行了十分详细地阅读和回复。当我收到了导师的一大段评论,我心里像是吃了定心丸,并觉得自己很有希望。

  8月份,初审过审名单出来了,一共12个人过审,我是其中一个。一年多抑制着的心情终于得到了短暂性爆发,那天打电话给我父母报喜,全家都洋溢着喜悦的心情。当然,由于初审通知出来后不到一周时间就得复试,我立马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而由于疫情影响,这次的笔试环节取消,并把笔试考察内容合并到面试当中。所以那时候我早早就飞到了学校所在城市,进行踩点熟悉和紧张备考。

  面试当天,5个面试官。面试期间,一个较老的老师期间打瞌睡打出了鼻鼾响声,略微尴尬,我边讲他边打鼻鼾,后来是隔壁一位老师把他推醒了。其中三位导师很认真在听我的回答,其中一位包括我的心仪导师。最后一位导师对我的研究计划和写过的文章手稿不是很满意,感觉有点针锋相对,很不耐烦地问我“你知道什么是***(一个专业名词)吗,你了解它吗就这样写”(然而我的心仪导师事先都已经帮我看过我的研究计划了,评价都很积极很正面,并且还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跟这位面试官的态度截然不同)。面试过后,我感觉自己有点凉了,毕竟自己发挥得一般,加上有个导师对我的研究计划不是很满意,加之还有个导师因为某些原因(太累了?对我不感兴趣?)直接没听我的面试,睡过去了。后来, 不出所料,成绩排到倒数。准备了两年的博士,凉了。之前没日没夜的复习,曾幻想自己考上这个学校的美梦也破灭了。

  2020年9月 – 2021年1月

  这段时间是最迷茫的,身边的同学毕业后,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留在国外的,找到了好公司,拿到了绿卡;回国的,找到了顶级咨询公司、考上了公务员、开起了创业公司。这些都是他们硕士期间就在准备的,毕业后便顺理成章地开启了人生新篇章。而我,毕业快半年了,孤注一掷,背水一战,以为自己一定能考上。这时是最无助的。脑海里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我能做什么呢,埋头苦干专做这一件事两年了,突然之间放弃,并想着从事其他行业的时候才发现,我什么行业都不了解,我只懂看书考试。有过明年继续考高校A的想法,但为了一个学校考3年,值得吗?有过选择其他学校的想法,但,我甘心吗?这时,我遇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段时间很痛苦。然而没办法,总得往前走。

  后来,我决定申请多几家985学校,分别是B.C.D。不像以前那样,只盯住一家学校,非这家学校不可。因为意识到了,除非自己是绝顶的大牛,国内博士考试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并不是说,有多努力就有多大回报。

  当自己想清楚这个问题后,心里好受很多了,这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妥协过程。后来,我陆陆续续收到三个学校过初审的通知,并选择去最早通知我去笔试面试的那家学校。后来,我以面试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了。被录取后,我也决定不去考剩下两家学校了,有点累。

  总结这两年的考博历程,我觉得只要自己肯努力,肯下功夫,肯坚持,同时肯妥协,肯认怂,结果一定会好,你也一定能考得上。加油!

  (经验贴为新祥旭考研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