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真的是科研事业的分水岭?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谈中国职场的"35岁现象",聚焦当代人的中年危机,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之下,一种日益突出的“35岁现象”引发各行各业的网友热议。
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35岁是一个多少有点敏感的年纪,在这个年纪,有些人也许已经幸运地谋取了一份教职,得以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有些人硕博毕业没几年,还在职称评审道路上奋进,积极肝科研申项目寻求突破;也有的人早已向生活低头,放弃科研转行在某个车间或是格子间挥洒汗水...35岁,真的是科研年龄的分水岭?
01
博士进高校,35岁可能是第一道坎
早在2010年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指出,中国博士平均攻读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时间为3.54年,平均毕业年龄为33.17岁。之后的3年,全国博士获得者的平均学习年限和时间范围均达到4.3年。而且这个范围还在随时间增长不断扩大。35岁,不过是博士毕业几年内,甚至可能才刚刚毕业。
然而在他们做下一步选择时,就开始遭遇年龄门槛。近年来,我国博士后申请有了新的规定,年龄必须在35岁以下,部分院校甚至要求在32岁以下,然而很多博士为了进心仪的高校,他们需要有一段做博后的时间进行科研,产出高水平的论文数量和科研成果。
另一些省略博士后阶段直接应聘高校教职的博士,同样也面临着35岁的年龄限制,目前本科二本以上高校讲师普遍只招35岁以下的博士、博后,甚至有些学校引进副教授,都要求不超过35岁。
这也难怪在知乎上“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毁了?”的提问下,有网友留言“35岁,失业了”,而比这更扎心的回答是,“35岁,还没毕业。”
02
35岁成了科研资助的“分水岭”
“35岁焦虑”成为不少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难题的另一个原因是,35岁是申请一些科研资助项目和人才计划的关键节点,包括知名度较高的青年科学基金、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对于毕业就已30出头的博士们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太多失败的机会。特别是作为高校“青椒”科研“第一桶金”的青年科学基金,不只能让年轻人的科研生涯顺利“开张”,而且还与其他项目申请、职称评定密切相关,影响重大。
过了35就不能申请青基...
过了38就不能申请优青...
过了45就不能申请杰青...
这一道道年龄坎在这里,让不少接近这一年龄的科研人员“压力山大”。一些拿了项目的科研人员则会在后续项目的评审中不断积累优势,而那些没有及早拿到项目的人,不仅当期的科研活动受到影响,还有可能“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导致同龄人之间科研资金分配差距不断拉大——35岁有时确实成了科研资助的“分水岭”。
03
超越你的不止同龄人,还有后辈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创新的主力从来都是年轻人,科研创新也是吃青春饭的。
《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年龄与科学创造力关系》曾做过统计,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都是在35岁之前做出的,爱因斯坦在26岁时就提出相对论了,居里夫人在28岁时发表了关于放射性研究的论文,只是获奖往往等到了几十年后。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90后”不断涌现,一些年轻人才竞相被破格提拔教授,三十出头,甚至二十几岁就被提拔为教授/博导的比比皆是,中国高校队伍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
科研需要厚积薄发,但拼的也是体力和冲劲。往下看,一群年轻人跃跃欲试,往上看,已被同龄人超越不少,部分科研er在35岁的阶段确实面临更多的竞争。
但是,35岁依然也可能是成功的开始,从时间维度看,科研生涯还未过半,剩下的几十年完全可以是一个自我深造+发挥作为+被认可成功的过程。年龄在某些节点可能是短板、是“硬杠杠”,但绝不是科研生涯的主要阻碍因素。
你或你身边的人也经历过“35岁焦虑”吗?欢迎添加“青塔人才小编”进群和硕博一起分享讨论。加小编微信时,请备注“学校-专业-学历”,如:“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