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育工作者热议二十大报告:高质量教育指明方向

  未来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张冰清)“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反响。

  “这几天我都十分激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到的近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引起了强烈共鸣。”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教育事业在这十年发展进程中,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素质教育发展、高考改革、升学机制、大班额、高质量均衡发展、教育评价等历史性难题破解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伟大的变革中,系统性重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从基本均衡教育到优质均衡教育,使教育发展涌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生态、新成就,推动了教育事业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康庄大道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刘希娅向记者坦言。

  

  图源:人民网 数读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老师赵鸿涛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观看了二十大开幕式,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提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将牢记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恪守教育初心,扎根教育沃土,踏踏实实工作,更加自觉地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新技能,实践教育新方法,积极应对新挑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

  坚守儿童立场,开启素质教育的学校实践

  “在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教育使命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党为国育才,以高质量教育、素质教育发展、新课程新课标落地、深化评价改革为契机,以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育人质量为突破,让教育强国、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和‘双减’精神在谢家湾学校高质量深化落地。”刘希娅表示,在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对素质教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改革路径。

  兰州市城关区大方经典学校副校长赵宝红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儿童的差异,为每一个儿童生动活泼成长提供竭尽所能的支持,就是最大的教育特色。”刘希娅坦言。

  “孩子们在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不可逆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发展需求,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最大化地接近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刘希娅坚定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倡导教育的“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发展性”。

  据刘希娅介绍,2005年,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经过一年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文化表达。自此,谢家湾小学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启了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深化实践。

  

  受访者供图

  通过改革,现在的谢家湾学校的孩子们用同类学校的70%时间就能完成文化学科学习,30%时间用于兴趣特长。画沙画、做航模、跳拉丁舞……学校有生活实践类、思维拓展类等200多个社团活动供学生们选择,还有辩论赛、演讲赛、新闻评论、超市购物等500多个学科专题活动可以参加。在参与体验中,孩子们的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国家课程的落地成效如何,关键还得看每一节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谢家湾学校把国家课程的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中,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接起来,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根据不同孩子之间的水平差异,拟订不同水平段的课程目标,预设不同教学方法并运用。

  据赵宝红介绍,兰州市城关区大方经典学校以弘扬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为响应教育部“国学进课堂”的号召,学校为学生开设了经典诵读、书法、古琴、太极拳、射礼等课程,更创作了学校的校本教材的《小学生五言诗》、《经典诵读》、《大方经典书画集》等,被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授予“城关区书法特色学校”。

  “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大会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目标任务上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五育并举蓄力以阵;发力工作,以爱育爱,尊重呵护孩子的天性。加强素质教育,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教育强国助力。”赵宝红坦言。

  在红色教育方面,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蓉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做好三个“继续”:继续坚持红色教育,就像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红喇叭小讲解员一样,涵养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继续深入研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数字教育、数智驱动,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部育人环节、覆盖学科全领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我将和教育一线的同伴们再读、细读、深读报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力争探索出一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教育发展之路。

  全国最美教师、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乡村音乐教师韩龙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兵教师”,援藏结束回到家乡。韩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把音乐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用音乐陪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乡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奉献青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歌唱祖国,讴歌时代,服务人民。

  转变学习方式,破解素质教育的实施“堵点”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面对“学校减负了,成绩怎么办”的疑虑,刘希娅的回答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旧有格局的打破。”刘希娅认为,只有坚持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育人质量,才是对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社会在飞速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却转变迟缓,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被动接受、机械刷题的状况,存在‘重智轻德’‘强应试,弱实践’‘知行脱节’等现象。这与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精神并不符合。”刘希娅说,为此,她与很多教育工作者一道尝试“蹲下来”,从孩子的立场理性剖析原因。

  刘希娅发现,究其根本,主要还是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体验、学习胜任感和意义感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和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孩子们相关联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关注和转变。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落地实施堵在了学习方式这一关键环节。”

  孩子们抗拒的往往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热爱学习,得先让孩子们热爱学习生活。基于“六年影响一生”的教育价值取向,我带领老师们以“学习方式系统变革,减负提质助力成长”为突破口,研究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感受和需求,采取一系列举措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潜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综合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孩子立场和教育本质,刘希娅向记者坦言。

  首先是为学生创造自主、适宜的校园生活。探索在教室里取消讲台,师生间的目光变成平视;因长短课设置不同,全校全天候取消上下课铃声;教室里的单人课桌改为便于交流活动的小组合作式弧形可升降课桌……刘希娅认为,和谐、融洽的校园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其次是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刘希娅坦言,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育分,学生的成长不仅是看学习成绩,自信阳光的心态、团结合作的品质、实践创新能力等也是重要内容。因此,谢家湾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成长;我们将教学实践融入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再次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采用“对话课堂”的实践研究,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相处模式,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

  最后是从“评”到“诊”,让学生从厌学到乐学。课程改革以来,刘希娅致力于改变单一依赖分数、等级的标签式评价,构建重视过程激励的“对话评价”。将孩子们的视力、肥胖率、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方法、运动情况、健康状况等内容纳入评价内容,占据班级、学科、教师评价权重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