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演讲应有时代精神
我国传统教育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是“帝王之师”,因而倡导“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的教育,是以政治伦理价值取向为核心的,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偏重于旧的伦理道德,忽视人的自由选择和个性发展。
有鉴于此,北大校长严复提出教育必须从德、智、体三方面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全面育人。“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在严复的基础上,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的主张,“德育”放在了首位。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认为学校应该培养“人”,而不是“机器”,强调做学问与做人应该统一。90多年后,这些话都还不过时。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生在开学典礼听到的往往都是战斗号角。在1962年迎新会上,清华校长蒋南翔强调“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红色工程师、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求又红又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校长们对大学生的期望是成为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工人阶级的战士,这在当时的学生中获得了极大认可。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激昂的号角逐渐被平淡无奇的官样文章取代。这一时期,试图给大学校长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暂停。大学校长们打起了官腔,开学典礼也和机关会议别无二致。有人这样总结这一时期的校长致辞:开学典礼上是“欢迎加几点要求”,毕业礼则是“欢送加几点希望”。校长们的发言居高临下,面目模糊。
在最近十年中,市场竞争浪潮波及高校。校长们在迎新时有了新内容:“炫家底”。北大校长许智宏在2005级开学典礼上历数北大优秀学者,从老校长严复、蔡元培,哲学大师冯友兰、张岱年,到杨振宁和李政道。清华校长陈希则在2006年迎新时强调该校著名教授、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数量。这种演讲风格,至今还在不少大学校长的讲稿中流行。
近两年来,校长演讲的重点开始逐渐回归到学生本身。2012年,清华校长陈吉宁寄语新生“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珍惜青春”,北大校长王恩哥今年则要求学生“做更好的自己”。有教育专家认为,教育本就应该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其显著成果不是为国家培养了多少硕士博士生,而是学生这个“人”在校园里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潜能是否被发掘,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功利性的,而在于帮助受教育者了解自己,发掘自己,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理念,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已经连续三年在开学典礼上反复强调。
羊城晚报记者 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