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美大学生”事迹扫描
清华大学2015级本科生于纪平:投身超算研究献力国家发展
2018年,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参加全部3场超算国际赛事(ASC、ISC、SC),并包揽全部冠军,使清华超算团队实现了继2015年后的又一次“大满贯”,成为目前大学生超算竞赛唯一实现“大满贯”的队伍,队长于纪平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达拉斯举办的SC18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要国际赛事,要求参赛队伍需要在3000瓦功率内搭建计算机集群系统,并在集群系统上进行6个应用程序的性能比拼。
11月12日晚上7点,比赛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比赛中的神秘应用也被公布——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这个超算领域的经典问题。
按照赛前的安排,队长于纪平和另外一位队员一起负责解决神秘应用。在总时间已经过半时,题目的第二个数据点的编译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比赛最后一天凌晨4点,队员们被紧张的气氛笼罩着。直到最后一天凌晨6点,第二个数据点成功运转起来,于纪平也长舒了一口气。等到其他队员从酒店返回赛场接替监控机器的工作时,他终于可以在赛场的桌子下稍作休息了。
终于,经过三天两夜的“鏖战”,清华超算团队赢得了SC18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的总冠军。在国际超算比赛的赛场上团队作战,除了过硬的个人能力,更加体现出了于纪平作为队长的沟通和统筹协调的本领。
以兴趣始,以深爱终。“搭建更快的计算集群,尽可能发挥出硬件的计算能力,是一件有趣而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我将继续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于纪平说道。
电子科技大学2013级博士研究生马天琛:建立高校学生交流互动平台
“面聊”,这是马天琛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就有的念想。“在国内,我特别想了解国外的学校和师生,在国外,我又很想跟国内的学生互动交流,当时,这些没有一个专属平台可以做到。”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2013年马天琛考取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在这个以电子信息学科著称、创业气氛浓厚的校园里,他的创业劲儿更加浓烈。“高校的学生群体如此的庞大,为何不建立一个专门针对高校的学生之间交流的互动平台?”
同年9月,教育部宣布启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电子科技大学成为全国7所试点高校之一。马天琛带领着“面聊”团队紧紧抓住了这次机遇,开始了探索将“面聊”打造成一款校园移动交互平台之路,服务范围覆盖到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育部网络文化试点产品之一,并在首届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活动中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奖。
在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大力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及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背景下,马天琛带领团队最新自主研发的以“皆知”为核心的数字文化建设和思政党建教育云平台发布上市。
“皆知”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及党建思政移动学习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思政党建、高校文化、公图建设、电子商务、教育扶贫等不同领域,为全国数字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独特性、全面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服务方案。
向上方能向心,向心才能向善。马天琛发自内心地说:“父母赋予我生命,新时代的中国梦赋予我青春的使命!”
北京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绍鑫:化废渣废气为新型建筑材料
他刻苦钻研,变废为宝,致力于实现新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已获授权7项国家发明专利;他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积极投身基层党组织建设,曾担任党支书并带领所在支部获得“北京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他乐于奉献,服务他人,曾担任多门课程助教,积极传播创新理念。他就是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绍鑫。
师从王习东教授,王绍鑫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他却说,自己的专业不仅与“高大上”毫无关系,反而是充满“土气”的。
在实验过程中与他打交道的几乎全部是来自工厂的废渣与废气。废渣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废气的排放直接造成大气污染。在王绍鑫眼里,这些废渣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它们可以变成新型绿色板材、新型陶瓷材料、新型建筑复合墙体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导师的指导下,王绍鑫和同学一起在实验室的工作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易拼装并且保温效能好的节能房屋。该房屋所包含的科技成果入围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并在展览期间以“循环低碳家庭体验馆”的形式进行了实物展示。该房屋的一大亮点就是,其建筑材料全部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
作为工学院2014级博士生一班党支部书记,他将创新的理念应用在工作的点点滴滴。王绍鑫带领支部党员对中国工业低碳发展进行讨论,探讨如何降低中国工业碳排放等问题,为工业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吕松:让尖端科技不再“高冷”
“让尖端科技不再‘高冷’,真正改变人类生活,才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初衷。”吕松认为学术研究不仅应该解决科研问题,更应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014年,吕松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新能源方向的研究。在研究常温热电材料时,正值国内掀起共享单车热潮,大量的单车投入使用,安全问题随之而来。他在聊天中偶然得知导师朋友的孩子在夜晚骑行时发生意外,因没戴头盔受到严重伤害,由此萌生了运用热发电技术开发一款自发电智能头盔的想法。
为了解决热电材料效率低下的问题,他不辞辛苦,主动联系了全国18家研究热电材料的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帝国理工等国际知名高校在此领域的学术泰斗,与他们交流探讨。终于在中低温范围内热电材料中取得突破,成功开发出利用人体骑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发出电力,并给予智能警示的自发电安全头盔。这款头盔克服了骑行过程中发热出汗造成的热舒适性问题及无主动警示问题,大大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同时,利用人体产生的热量发电,更加符合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有创意、有激情,吕松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研究,让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身“精灵、魔法师、剑客”,把一组组枯燥的数据、模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科技产品,将尖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向市场。
南京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刘敏:用自己的“双腿”站立起来
“你有不可征服的灵魂,任何艰难困苦都不会让你低头,你已经用自己的‘双腿’站立起来了,面向光明的未来,永远不会倒下。”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这样评价刘敏。
刘敏是四川北川人,在2008年那场灾难性的地震中,16岁的她曾被埋在废墟下长达30个小时。
“再晚两个小时,你就没命了。”这是被救之后医生对她说的第一句话。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和抢救生命的迫切,刘敏不得不在帐篷中目睹医生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截掉自己的右腿。
从地震伤害中恢复过来后,刘敏继续回到学校学习。返校最初,她的月考名次是班级倒数第三名,然而到了高二期末全市统考的时候,她的成绩已经奇迹般地上升到了年级第四名。刘敏最终如愿考上四川大学,四年后以优异成绩顺利保送到南京大学继续深造。
在大学期间,刘敏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修得了经济学/法学双学士学位,荣获了多项奖学金;她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多项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她热心服务集体和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多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先后获评40余项校级以上荣誉。
与此同时,刘敏也更多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别人、鼓励别人,为这个社会播洒阳光。2017年,刘敏受邀到多所中小学给青少年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传播社会正能量,以自信阳光的姿态成为残疾人的形象典范。
十年来,刘敏的身上已获得了数不清的赞美和荣誉,但在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说不尽的拼搏和奋斗、泪水和汗水。她虽然失去了右腿,却长出了一双格外有力的翅膀,她经历了命运的地震,却由此更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社会,用不平凡的力量影响着平凡的世界。
东北师范大学2015级本科生刘强:让我们大学生自己讲思政课
从学好思政到讲好思政,从讲好思政到用好思政,四年来,思政课见证着刘强的成长。
刘强从小在农村长大,懂事的他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上小学起就帮父亲收废品贴补家用。看着他的刻苦努力,很多老师都给他提供书本,帮他学习。心怀感恩的他在收到东北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名好老师。
2017年10月,他在吉林省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12月,他以《追逐共产主义的光芒》自讲课程包揽了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大赛的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和最具理论深度奖等多个奖项,很多一线思政教师至今对他印象深刻。
“能不能让大学生自己去讲思政课?”带着这样的问题,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尝试创建了大学生宣讲思政课的平台——学“习”社。
满怀热情的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很多“社员”甚至自身都觉得自己讲的思政课没意思,现场听众寥寥无几更是对自信心的重大打击。作为社长的刘强并没有沮丧,多方探讨和虚心请教后,他调整了宣讲的方式,以讲带学,边学边讲。渐渐地不断有人加入队伍,来听课的学生由原来的零星几人到现在的几十人几百人,他用他的真诚和执着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学习社”也已经发展为拥有900多名固定听众的实体性课堂。
2018年年末,他签约了全国知名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思政课教师,也开启了他新一轮的梦想挑战。
四川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刘燚:热爱生活,更热爱科研
正如颜宁讨厌别人叫她“女科学家”一样,刘燚也不喜欢别人叫她女博士,“女博士听起来有些偏见,女博士难道就应该每天灰头土脸做实验吗?”
刘燚的主要研究基于导师主持的国家“973计划”课题“地震荷载作用下工程岩体动力特性与破坏机理”,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岩石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地震活动强烈、全寿命周期安全面临地震严重威胁的特点,研究“复杂地震地质环境下工程岩体地震动力响应与灾变机理”。
如何将随机地震波简化为可用于室内试验加载的循环荷载?如何制备出几何构型特殊且材料配比独特的岩石试样?如何建立能为重大岩石工程地震动力响应与灾变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的本构模型?这些都是她非常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她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和学习当中。为了获得与工程岩体力学特性一致的相似材料配比,曾连续两个月在实验室埋头钻研;为了从细观角度揭示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材料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更是数千次对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和标定。一路走来,她从未放弃,正是这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科研态度,最终让她迎来了井喷式的科研成果。
对于学习和爱好之间的关系,刘燚表示:“对我而言,效率很重要,个人爱好可以放松自我,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而让我回到工作室又能元气满满效率百倍地工作。”
虽是科研新星,但刘燚的生活绝不是只有科研。学习之外,刘燚喜欢摄影、旅行、吉他、阅读,是个十足的文艺女青年。她的朋友圈的内容精致,偶尔也会分享一些自己拍摄的风景人文。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个90后姑娘对生活的热爱。
西安财经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二阳: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小事
李二阳,个子不高、瘦瘦的,此时此刻的他,正准备着硕士毕业论文的修改和答辩,和普通毕业生没有什么区别。
4年前,他不顾一切跳入黄河激流,救起落水儿童。之后,他参加水上义务救援队,搜救溺水者、宣讲水上安全知识。他是一位平凡、却又了不起的水上英雄。
2015年3月28日正是初春时节,春寒料峭。郑州市黄河二桥附近的河岸上有很多踏青游玩的市民,刚被西安财经大学录取为金融学硕士的李二阳和同学也在附近,突然人群中一阵骚动,紧接着传来一阵呼救声“快救人呀!”李二阳循声望去,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被湍急的河水冲向下游,情况万分危急,孩子的父亲虽然紧跟其后,但是并没有抓到孩子。
李二阳当即一跃跳入黄河,瞬时被汹涌的水流冲出好远,衣服也被冰冷的河水浸湿,“在入水的一瞬间脑海中闪过有可能回不到岸上的念头,但浮上水面就顾不得这些了”,浮出水面后,李二阳奋力追上孩子,他从孩子身后卡住他的身体,单手对抗水流阻力,奋力向岸边划水,快到河岸的时候,人群中伸出一根长杆,他抓住长杆成功上岸。
2016年考取西安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后,李二阳加入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是一支由游泳爱好者于2005年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经常开展水上义务救援。“二阳入队的时候,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他很有正义感,能吃苦,救援时总是冲在第一线。”队长牛振西说。
曾有人问过李二阳,难道他不害怕吗?他说:“当时只顾着救人,也想不了那么多。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该做、想做和能做的小事。”
南开大学2015级本科生阿斯哈尔·努尔太:到部队中去,到前线上去
他的祖先,被称为马背上的英雄;他的父亲,是人们传诵的英雄。每当阿斯哈尔·努尔太与发黄的老照片里那张英俊坚毅的脸庞对视时,他总能感到不竭的力量源泉、炽热的情感冲动,感悟到一种忠于使命、不怕牺牲的勇敢和坚强。
阿斯哈尔名字里面的“努尔太”就是他父亲的名字。父亲努尔太在他两岁时,在一次追捕暴恐分子中不幸牺牲,被追授公安系统二级战斗英模。而他自己对父亲的印象,只能从家人的讲述中得到模糊的轮廓,在想象中勾勒出和父亲有关的记忆。
长大的他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到部队中去、到战场上去、到前线上去。2017年,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他决定提交入伍申请表,给青春做个重要的纪念。在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他与其他7名同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自己立志从军报国、忠于党和国家人民,希望像青年时代的习近平那样,扎根基层、心系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的理想。
2017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回信,肯定他和其他7名同学“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消息,他内心无比激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让他和战友备受鼓舞。入伍后,他督促自己要做到训练好,政治好,体能好。在部队组织的体能比赛中,他总能拔得头筹,五公里越野、一万米跑、行军拉练等项目也不在话下,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经受住了新兵连和“魔鬼周”的艰苦训练,主动申请加入特战中队,完成了从普通地方大学生到一名真正的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和蜕变,完成了从普通一兵到特战队员的两次“蜕变”。
武汉理工大学2015级本科生黄莺: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
两岁那年的一次高烧,让黄莺成为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她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始终坚信:“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
2015年6月,她作为宁夏首个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录取。
进入大学后,黄莺又面临了新的挑战。生活上,她第一次进入不熟悉的大学校园,面对更复杂的校园环境,甚至有时要往返于15公里以外的校区参加活动。学习上,她也面临了巨大挑战,高数等个别课程没有盲文教材、无法观看老师的板书、考试时必须通过听的方式记住一道题目再进行作答……
这些困难并没有使她退却,相反,她立刻就喜欢上了节奏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活。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黄莺顺利学会了使用盲杖在校园行走,并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能跟进上课节奏,她摸索出“口述—盲文记录—盲文学习—盲文解题—口述”的学习模式,仅高数一门课程就额外进行了40多次补习,累计抄写的盲文笔记近300页。
黄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创办了公众号“盲着看看”,分享自己在普通高校的学习生活经验,为盲人学生提供盲文辅导与求学的建议,她还为中途失明的学生提供疏导及一定的资源链接。在她的影响下,湖北、辽宁等地的一些视障学生走上了普通高考的道路,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以“心光”为世界明灯,用不屈为人生铺路。面对人生的残缺,她勇敢坚毅,用加倍的勤奋还击命运的不公。在勤学之路上,她始终记得自己的“心光”——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宽盲人群体的就业之路。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2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