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长大——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三位优秀学生书写成长感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公布录取名单,河北省有13名初中生金榜题名,其中2人来自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他们将跳过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试,通过9年连读直接获得硕士学位,而7年来四十中学已有7名同学考取西安交大少年班。
今年,年仅15岁的初三学生王思元出版了她的第二部小说《位移》,4月到5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省市多家媒体进行相关报道14次,这部小说的音频也以连载形式在河北生活广播频道进行了播出。
我们在羡慕的同时是不是更想了解一下优秀的孩子是怎么成长的?那就一同来聆听这三个孩子的成长感言吧。
大家好,我们是四十中学初三年级的王梓涵、王择端和王思元,很幸运,我们有的入选了西安交大少年班,有的出版了两本小说。在这里真诚地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培养。
有人问,你们的初中是怎么度过的?我们感觉初中生活是在“快乐”中度过的。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的班级生活。有一句话在我们的班级广为流传,那就是“班级是我家,张总(仇总)是我妈”。张总、仇总指的是我们1703班、1706班班主任张小昀老师和仇素敏老师,她们两位永远都是那么快乐、幽默、从容、民主,三年来,班级事务大到学校活动、班干部竞选,小到卫生、跑操,她们都是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考虑同学们的方案。渐渐地,我们养成了遇事多思考,听取大家的意见的习惯。
再来说说我们的学习。常听人说中学上课单调,学习就是刷题,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好玩”。无论是张老师的数学课、仇老师的语文课,还是马老师的物理课,都是那么有趣。老师们特别善于从生活现象出发,把实际问题转变成我们要思考和探讨的知识。商场搞活动,到底如何购买才能最省钱?家里的自来水管为什么都是圆柱体,而不是棱柱?你家的“宝岛”为什么追不上他家的“宝莱”?今天运动会刚结束,语文作业就是为校运会写一则新闻;要开展某项活动了,每个组提交一份活动方案……无穷无尽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每一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就这样在思考中、活动中被我们揭秘和掌握。
同样好玩的还有学校各种社团和活动。喜欢乒乓球的,每个课间都可以打两板;喜欢木工的,综合实践课可以动手体验;喜欢足球的,每学期都可以参加班级联赛,女生也要上场;还有击剑、棒垒球、旱地冰球,这么多社团总有一款适合你。有的人比较文艺范,没关系,书法、戏曲是必修课;相声、播音主持也有社团。不论你喜欢什么,你永远不缺乏志同道合的朋友。
学校有必修的阅览课,语文教学中还安排了阅读课,图书馆全天候开放,楼道有图书角,教室有藏书600余册的图书架和报刊借阅架……阅读实在太方便。“有书可看,有活动要实践,有问题要钻研,干啥非要让学生去刷题呢?”这几乎是我们老师们的共识,这样的共识,我们喜欢。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生活永远都这么轻松,那你就错了。
各种习惯养成教育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多了不少规矩。懂事明理是学校对我们每个学生的要求。为了安全,过马路不能闯红灯更不能逆行;为了维护交通秩序,乘车要在百米外停车;为了文明,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为了健康,上课坐姿要端正以免脊柱侧弯,裤子、袜子不能露脚踝以免着凉落下病根……学习可以放松些吗?当然不行!课堂笔记要认真,因为老师检查太细;假期作业也要认真,因为老师是秒批秒回;还有锻炼,也丝毫不能放松。不过,挥汗如雨、奔跑如风的体育课,让我们不知道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
快乐奔跑,不正是青春最美的风景吗?
成长路上,我们会继续,快乐,奔跑!
说了这么多学校生活,有些人也想了解我们的家长是怎么培养我们的,我们也来谈一谈。
我们三个都是“小王”,但我们来自三个不同的“老王”家。我们的父母各有各的职业和性格,但交流起来才知道,他们的教子之道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我们的家庭,给人共同的感受就是温馨。父母均是情绪稳定之人。都说大人的世界里除了容易胖之外,就没有其他容易事儿了,但是,我们的父母好像很少有愁眉苦脸的时候。我们觉得不是他们一帆风顺没有烦恼,而是因为他们会调整自己,父母绝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在家里大家都是和和气气地说话,这样的家庭氛围让我们感觉非常安心。这样我们才能尽情地快乐成长。
当然,温馨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生活不是一潭死水,必然会有浪花与漩涡。尤其是我们进入初中后,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分歧似乎增多了不少。但是,每当我们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他们从来都不会用大人的权威来强迫我们服从,而是会和我们讨论,允许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我们的意见。比如是不是要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需不需要上课外班等,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显身手。
我们都是热爱读书的孩子,这也得益于家长从小有意培养。父母先是和颜悦色地陪着我们听书,然后是积极主动地买书给我们做礼物,继而兴高采烈地把带我们去书店当成奖励,不知不觉我们都觉得读书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都喜欢上了在书的海洋畅游。如今发现,读书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家长特别会以“实践出真知”的名义对我们进行劳动教育。烙饼、炒菜、包饺子……在父母的夸奖声中,我们学会了很多技能。后来发现,学校也在寒暑假进行“我当一天家”活动,这下我们可以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了。有时候父母还以“磨练意志”的名义,让我们经受各种锻炼,日常体育锻炼是小菜,有时还有远足的大餐,从东二环步行走到西二环,只给准备一瓶水!
在很多事上我们的父母都不谋而合,但是,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他们好像观点又不是很一致。有的要求细致、认真、一字不错,有的似乎就没有这么高的要求。这也难怪,我们三个人明显不一样,有的是对理科“执迷不悟”,有的是“一入文学深似海”,爱好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自然不同。或许这又是他们异中有同的一点: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孩子。我们的父母从来不要求我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只是帮助我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孩子。
有人说当孩子还是天上的天使时,他们会选定地上的一对夫妻做父母,我们无疑是中了大奖的天使。何其幸运,我们选择了这样的父母:他们积极、进取,管理自己的生活,规划我们的未来;他们睿智、远见,不断学习,不随波逐流;他们了解我们、理解我们,他们是我们迷茫时的引导者、烦恼时的倾听者、奋斗时的同行者!(王梓涵、王择端、王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