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注度最高的36篇推文

  不喜欢仪式感的我,本来2020年最后一天想平淡度过的,但早上看到“ Vogue Business”发了一篇《Top Hits:2020 年读者最喜欢的 36 篇文章》,按月为单位,选出每个月阅读数最高的3篇推文进行回炉复盘,感觉挺有意思,因此如法炮制。(下文点击各篇文章标题链接都可跳转)

  1月

  刚过完元旦推送的,应该算是一篇复盘文。当时文中列出的10个项目,都还只是挑选出来的案例,由此可见常规情况下上海商业的丰富。今年当然是相对“安静”,以至于年底有外地同行问我来上海出差有什么项目可看时,还真一个手就能数得过来。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如果能自律安然度过这个冬天,明年开春后的商业内容会更值得期待。

  这篇推文推送时离疫情爆发大概也就差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世事无常,以及快速反应的重要性。这原本是基于七宝万科广场周年庆的一篇约稿,但由于我个人对周年庆话题不是很感冒,同时不久前又刚写过关于该项目令人关注的提档调整报告,因此在依旧以七宝万科广场为标的的情况下,试图挖掘出该项目有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有特殊性和借鉴意义,基于商场年底刚推出了微信支付无感积分服务,有了这篇内容。

  关于首店,我个人也会关注,学习、了解,但我不是很认同“首店经济”这个事以及以此滋生的为了首店而首店的怪相,所以出了这篇随笔。当然我的个人观点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认知变化而改变,但目前而言,关于“首店经济”,这篇推文依旧是我想讲的话。

  2月

  这篇推文实际上来晚了,当年横空出世时报道太多,我不喜欢蹭热点,所以并没有对该案例做过相关评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各方同行的交流,以期用拆解的手法有助于大家更简单直观地理解这个案例。

  这是一篇彰显初心的推文,因为和该项目的合作有一些问题,在早早确认了意向后,并没有推进下去,因此没有“完整探班报告”。但商场有亮点,项目有用心,这些我都能看到,也都想给到业内看,尤其是该项目其实非常难做,所以更需要的是“理解”,我还记得是在一个深夜写了这篇。

  很显然,这篇是走心的。在疫情期间,我没有刻意去发一些防疫举措的内容,不想以此为话题显得媒体属性太重。但出于一些不可抗的工作因素,我还是会出门,并把最直观的感受做了分享。

  3月

  TX淮海原本也是合作客户来的,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合作内容没有推进,但这个可能是今年被谈及最多的上海市场商业项目,值得以更全面的视角去解读,我出“冷知识”选题,只是希望大家在看的时候能够大致知道关于该项目的一些背景,不要因为某一次的观感而“盲人摸象”,当然这篇推文本身并没有去全方位的解读,之所以会排到3月阅读数的第一,更多可能还是得益于全国各地同行对于TX淮海的“好奇心”。

  这是一篇基于疫情举措的话题,对于“直播”,我至今依旧是持“支持理解但不推崇”的观点,但在当时看来,确实是不得不做的工作内容,反观到现在来看,至今依旧还在做的商业项目说明其实做得蛮彻底的,不是为了做而做。

  这篇推文的始作俑者,是由于苹果店刚开放营业后去香港广场修手机,走到该项目连廊而想到的话题。但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和同行聊起过上海商场连廊各种做法的汇总,只是借此机会成文了而已。这种带有认知汇总性质的内容,一般受众面都还是可以的。

  4月

  虽然不喜欢蹭热点,但不妨碍我借话题聊一些自己专业领域的技术流内容,这就是一篇典型的既有新闻话题看点,又有实操看点的内容,受众面相对更多元,因此转化率相对可观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那段时间我出了几篇基于疫情举措衍生的“关于”选题,社群与直播类似,都值得一聊。

  这是典型的kaga式选题,“一般不会差”系列无需赘述,事件则是小到不能再小,但还是喜欢以小见大,读者不会有压力,看了后觉得好则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5月

  又是一篇“关于”系列的随笔,选题始作俑者来源于一位同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我觉得有借鉴意义,因此展开讲了一下。当然这样做的坏处可能是我朋友圈的互动越来越少了。

  上海广场是今年新开业的改造项目之一,在开业前几个月受到业内较高的关注度,也是我比较少的在筹备期就写得比较全面的案例之一,因此获得了不错的转化率。

  非常小的一个选题,但有可能是因为商业逻辑最清晰的新鸿基,有可能得益于LV的围挡露出,让这篇推文有了更多的可看性。

  6月

  晚了一年的案例分享,该项目和我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这篇推文并不是合作稿,而是我“跪求”要写,因为太值得一说,并且阅读数也说明可看性和借鉴性俱佳。

  今年如果只写一个市场营销活动,我会保留这篇。某种程度上说,外滩枫径和安义夜巷是上海最高规格市集的两个代表,我也很荣幸能用不同的手法来分享这两个案例。

  这是我几年来最喜欢的商场branding性质的活动案例之一,今年的分享由于是基于了长期的观察,因此感受会更深一些。

  7月

  这个超级改造项目前后大概耗时3年多,我还记得这篇推文是某个周一,我还在做一周的计划,但就在港汇日常市调完后,颇有感受,坐在MANNER直接出了这篇随笔,原本几乎没有期望值,只是简单的感悟分享,不知道是由于标题比较有煽动性还是该项目确实在业内号召力够大,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数据反馈,我为自己只是写了一篇随笔而感到抱歉。

  又是一个“关于”系列,灵感来自于长宁来福士的一套视觉画面形象,我甚至特地跑了一趟商场,就为了看实景。这几乎已经成为和“一般不会差”一样转化率不大会差的选题,这个系列标题看似实在是太简单直白甚至没有技术含量,但我个人能保证的是,我敢写“关于”,一定是基于对于写作标的长期观察认知的产物,是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几乎每次新天地的推文都是体量较大的内容,这篇主要是基于商场石库门区域的调整而做,对该片区零售业态的增加做了逻辑性的梳理,也是为之后新天地时尚 I 的全新开业做预热。

  8月

  至今还有不少同行在后台给我留言“侧招”查询相关推文,关于我个人对于侧招的认知理解,这篇几乎已经涵盖了全部。

  这是基于筹备中的上海广场在前期宣传层面所做工作的一些案例分享,同样也是非合作但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推崇的话题。有时评判一项工作做得有没有借鉴意义,看业内有多少同行效仿就行了,文中提到的手法,之后看到不少同行都进行了致(chao)敬(xi)。

  该项目几乎是最值得长期关注的区域型商业项目之一,因此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2层调整报告,也获得了不错的反馈。

  9月

  这是我第一次写万象城的调整报告,正值三周年,虽然之后这几个月项目依旧持续进行着品牌更替,但当时的这篇推文已获得不错的反馈,足以彰显华润及万象城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受关注度。

  两个极具号召力的品牌联袂,受关注度自然高,更重要的是,快闪店形式在视觉层面也有看点,非常适合图文形式的报道,相反这篇推文在评述性上几乎为零。

  这又是一篇以小见大式的选题,感谢商场朋友在日常交流过程中给到我的提示和灵感,当然依旧体现出该项目的受关注度。

  10月

  这是一篇类似上文“连廊”选题的推文,是基于日常积累认知,然后得益于某个触发点而进行的汇总评述,因此会在某个话题上具有代表性,自然关注度也会较高。

  进入到10月后,计划明年开业的筹备项目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虹口区的两个项目瑞虹天地太阳宫和北外滩来福士先后都开了招商发布会,可能是由于后者已经开了2场,因此首次相对高调对外亮相的前者在数据反馈上更高一些。

  这篇推文其实9月底就大致写好了,之所以等到10月底左右才推送,只为亲自前往感受并拍摄围挡的实景。当然这则作品毫无疑问也入选了近期推送的《围挡设计特辑》之中。

  11月

  几乎零差评案例,今年上海市场最值得一看的项目之一,也是我今年唯一一篇新开商场的完整报告,感叹自己还老当益壮。事实证明,这样全局性的内容还是能够得到读者比较高的数据反馈的。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个比较特殊的印力上海的项目,被调侃说通篇就写了个logo。其实本身选题就只是logo,我还加了点内容进去呢。不过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还是希望看到项目更多内容的露出,看看明年是否能有更多选题和大家分享吧。

  这是我拖着商场朋友带我去看一定想要分享的案例,也是唯一入选本文的单一品牌分享,由此可见只要品牌确实言之有物,而且带有创新意识,是会得到比较高的关注度。这也是我每年对自己的期望——尽可能多做一些品牌分享,而不仅限于商场板块。

  12月

  经过艰难的一年,感谢年底整个商业市场还算稳定,让圣诞新年季能够按计划进行。12月参加了不少活动,也简单分享了一些案例,其中万象城在这一系列中领先,当然这个月相对具有特殊性,进入到下一年的1月后,更多内容选题会回归到调整报告及评述类目。

  理论上讲如果放在1月底做统计,那这篇推文应该会成为12月的No.1,毕竟是年度保留节目,而且今年也确实多了几个更高维的值得推荐的案例,也希望明年会有更多惊喜。

  没想到最近的一篇推送排进了前三,老牌百货商场还是有受关注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带来更多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之前有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大分享百货商场案例,本文给了答案,我不是不想分享,而是得有说服力和借鉴性的内容。

  Byebye 2020,Hello 2021 !

  关注我视频号,获取更多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