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有人管 孩子不“饭难” 厦门校外“小饭桌”治理记
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的一家明黄色门脸的店内,张雪兰在哄睡最后一个孩子后,下楼点开手机,屏幕随即跳出一段监控视频回放。
视频中,几个孩子围坐在餐桌旁,吃着黄瓜炒牛肉,喝着青菜排骨汤,手边是酸奶和应季水果;左下角的备餐区,一位阿姨把碗筷放进消毒柜,生、熟食摆进不同冰箱,身旁的台面亮洁如新。
“现在家长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用餐的情况,方便又放心。”44岁的张雪兰是这家“优选托管中心”的负责人,每天都有三十多个小学生在这里吃午饭、睡午觉,家长和孩子们亲切地把这种托管模式称为“小饭桌”。
“小饭桌”考验基层治理智慧
“‘小饭桌’帮了大忙,让小孩省心、大人放心。”晚上8点,市民苏丽秋来到一家托管中心接孩子。虽然家离学校只有几公里,但她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丈夫在轮渡公司上班,两人经常加班,加上家中老人身体抱恙,于是校门口的“小饭桌”成了她的优先选择。
时间往前推五年,厦门的家长要想寻着一家“让人放心”的“小饭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行业门槛低、主体资质不明、监管存在盲区……”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卢嘉新对此感受颇深。
记者采访发现,直到2017年前,全国各地大都未对该类主体的规范化管理作出明确规定;而且由于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涉及教育、卫生、市场管理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校外“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如果严格按当时的规定,‘小饭桌’没有营业执照,都应该‘关门大吉’。”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饶满华说,“但老百姓对这类服务有着巨大需求,一刀切取缔不现实。同时校外‘小饭桌’点多面广,靠突击式的查处治理,常常顾此失彼,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持续调研,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意识到,管好“小饭桌”,不能光靠一己之力,更不能“一关了之”。
犯难之际,一个社区的管理探索激发了灵感:自2009年起,思明区的金鸡亭社区便制定了《社区托管班考核评比量化表》,对辖区内“小饭桌”进行师资配备、经营场地、厨房设备和卫生等方面的考核。
“每年年底我们都会召开一个表彰大会,宣布考评结果,授予优秀的‘小饭桌’奖牌。”金鸡亭社区书记姚丽雅说,“家长们很认这块‘牌子’,大大激发了经营者们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进行动态管理,后续发现有不合格行为的,采取摘牌处理。”
经验表明,抓好建章立制,落细落实责任,结合社会共治,校外“小饭桌”可以管好。
为改变校外托管机构野蛮生长、监管无章可循的状况,厦门市政府办公厅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首次提出构建由“政府、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五维共治”模式:即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通过“学校摸底、镇街备案、部门评级、社会公示”的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监管”的被动和乏力,尝试用市场机制倒逼“小饭桌”主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每到开学前,先由学校搜集在校学生报名的‘小饭桌’名录,报备给社区进行‘摸底’,教育部门再把信息反馈给市场监管局,接着市场监管局派专员到店内实地检查、评级,最后通过学校将评级结果公示。”饶满华说。
2017年8月,经过多方联动,第一批涉及1597家小饭桌的评级名单被贴到了各大中小学校的门口。
“冰箱和消毒柜卖断货啦?”
在评级公示后的第一周,工作人员就接到了好消息。
“同安区和翔安区的厨卫商家纷纷向我们反馈,他们的冰箱和消毒柜销量直线上升,库存一度被清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食药协调处处长刘伟程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发现自家孩子报的是C、D级“小饭桌”,纷纷表示要换成更高评级的愿望。
“被评了较低等级的‘小饭桌’坐不住了,自我整改十分积极,根据要求一条条去做。”
刘伟程拿出一张“食品安全动态等级评价表”,上面清晰地标有“硬件条件”“人员管理”和“过程控制”三个标准类目和11则具体评定项目。“从装潢设备到人员着装,我们都进行了细致要求。”
许燕妮是负责思明区长青段区的协管员,该段区内有17家小饭桌,她会经常与街道、社区网格员一起到“小饭桌”进行检查,并收集菜品留样。
“厦门的‘小饭桌’大多是个体户,在开办初期,食品安全意识较弱,比如食材混放、餐具不合格或加工不过关等。”许燕妮说,“但最近两三年,这些问题基本看不到了。”
“优选托管中心”负责人张雪兰指了指厨房的位置说,“最早协管员一来,就指出我厨卫不分离的问题,眼看着要扣到B级,我赶紧在一周内找来装修师傅改了格局,这才保住了A级。”
记者了解到,厦门每学期约为全市1600家“小饭桌”进行评级,服务覆盖超过6.4万名中小学生。A级占比已从2017年的17%提升至目前的78%。
通过社会共治,厦门借用市场“无形的手”推动“小饭桌”治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柔性化的监管模式也让经营“小饭桌”的个体工商户们收获良多。
曾燕娟是托管机构“九龙学苑”的创始人,她如今经营着6家“小饭桌”。她说:“最早属于无证经营,看见穿制服的就想躲起来。但我现在内心充满感谢之情,从帮助办理营业执照,到进行免费食品安全培训,再到疫情之后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复工复产,一路都有人在帮扶我们。”
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政府类十大社会共治优秀案例”,《厦门“五维共治”破解“小饭桌”治理难题》位列其中。
“小饭桌”治理一直在路上
在思明区万寿路文园的一栋公寓楼里,一家名为“新起点”的“小饭桌”正在营业,将近60名学生在中午放学后来到这里用餐。
负责人王云霞介绍,从2008年经营到现在,经营规模和用餐学生一直在扩大。在街道的组织下,她在店内安装了8个监控探头,现在相关监管人员可以在线上实时了解后厨的人员操作、环境卫生等情况。
“我们当前正通过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除了监管部门,学生、家长也能通过手机软件,在线上实时了解‘小饭桌’的动态。”饶满华说。
2022年8月,厦门市政府发布了新的关于“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其各项责任主体进行进一步明确,细化分工抓落实:如街(镇)需将“小饭桌”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相应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教育部门需组织中小学定期开展“小饭桌”巡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等。
周艺雄是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副校长,今年秋季开学前,他和街道、社区、市场监管等方面配合,走访排查了校园周边的16家“小饭桌”。“我们学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校外托管,对于‘小饭桌’,之前我们主要管食品安全,但其实它涉及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新通知发布后,我们学校也就更有‘底气’和不同的部门一起把‘小饭桌’管起来了。”
饶满华告诉记者,国家推行“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客观上对校外托管机构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部分学校整体供餐能力不够充分,目前校外托管机构仍有一定市场需求。
“对‘小饭桌’食品安全加强管理仍是必要的,也是我们的责任。”饶满华将两份相隔五年的《通知》摞在一起,语气中透露着坚定。
“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我们推动‘小饭桌’治理初步取得成效;但‘小饭桌’事关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一刻也不能马虎,‘小饭桌’治理也永远在路上。”饶满华说。(记者 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