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十年,“作业界天花板”的变与不变

  《中国科学报》2022年11月8日 第4版

  部分特等奖笔记。天津大学供图

  近日,天津大学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第十届最强作业笔记的评选结果。对此,有人评论:“这就是作业界的天花板吧。”也有人感慨:“让我想起校史馆里陈列的那些老校友们的优秀作业和笔记。”

  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开展“最美笔记”“学霸笔记”等评选活动,让学风建设从“笔头”做起。

  始于学风建设

  早在2012年,天津大学就组织了第一届优秀作业笔记评选。天津大学党委学工部党建与研究生工作科科长张天莹是第一届评选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之一。当时,评选活动只是“学风建设活动月”中一个小小的环节。

  筹备学风建设活动时,张天莹等人讨论了一个问题——大学生的学风建设都包括哪些内涵。她回忆,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将目光聚焦到了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上。

  一个点子很快出现了:“不如把学得好的同学的作业和笔记拿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让其他同学看看‘学霸’是怎么对待每一堂课的笔记和每一次作业的。”

  第一届评选活动的火爆程度超出了张天莹的预期。他们从各学院收到了300多份作业和笔记,最终进入终评环节的有100多份。之后,该活动就成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固定活动。他们的评选活动也引起了国内一些高校的关注。很快,学生笔记、作业、实验报告等评选活动就在全国火热开展起来。

  近几年优秀作业笔记活动的组织者、天津大学党委学工部本科生工作科科长陶森告诉《中国科学报》,今年学校从各学院收到并进入终审的作品有272份。

  不过陶森发现,10年来,参评的作业笔记形式和评选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在作业笔记形式方面,现在的同学们使用电子设备辅助学习的情况越来越多。用电子设备做作业笔记有其优势,比如可以直接把网上搜索到的内容截图放在旁边,提升了学习效率。在评选方式上,以前的同学们都是交纸质作业笔记,导致办公室里总要放好几大摞作业笔记。以往在评选过程中,同学们会着急要回笔记去复习。但如今我们不需要同学们提交原件了,评选工作也变成了更高效的在线评选。”陶森说。

  “优秀的笔记总是相似的”

  十年里,“变化”中有一些“不变”之处,评选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在开展第一届评选活动时,评选标准曾是张天莹等人遇到的一个难题。他们起初认为笔记字迹工整、美观的就是优秀的,但随后发现,交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是一张纸,有的是一厚本,有的字多,有的图多”。

  不仅如此,评选过程中,评委老师之间也出现了分歧。有的老师说:“这份笔记的字虽然没有那么漂亮,但能看到学生反复去学习的过程。它看起来不是那么漂亮,但实际上更有价值。”

  反复磨合后,标准逐渐明晰。“笔记要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概括准确、标记清晰,还要能体现出作者的独立思考。”陶森说。

  今年的评选中,评选活动的评委、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郝卫国最喜欢一份来自微电子学院的笔记。笔记里记的是“光的干涉”,作者用不同颜色对笔记做了批注。

  “可以看出,这名学生不单单是在机械记忆,还对知识做了梳理、凝练和联想,有一定的深度。”郝卫国说。

  这份笔记最终被评为优秀笔记特等奖获奖作品,获得的评语是“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概括准确、标记清晰,有个人独立思考和总结。图例清晰、逻辑清楚,对于后续复习有很好的帮助,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多次参加指导与评选工作的郝卫国从近千份作业和笔记中发现,“优秀的笔记总是相似的”。

  “虽然不同专业的作业笔记具有不同特点,但不管来自哪个领域,优秀的作业笔记总会核心要点准确、思路条理清晰、内容主次分明、归纳总结到位,同时也都具有一定的联想性。”郝卫国说。

  跨越时空的对话

  “变化”中的“不变”似乎成了打开旧时光的钥匙。“虽然说现在学生做笔记的形式在发生变化,但是最原始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都没有变化,这好像已经成了学校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张天莹说。

  天津大学会将每年评选出的优秀作业笔记收入学校档案馆。迎接新生时,学校还会把这些优秀作业笔记拿出来,和校史馆里老校友的作业笔记放在一起,做成临时展览,名叫“跨越时空的对话”。

  陶森告诉《中国科学报》,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中陈列着很多老笔记,其中最“年长”笔记的作者已逾百岁。发黄的稿纸、娟秀的笔迹、工整的公式图样,和笔记旁边同样细致认真的作业点评,都是对“严谨治学”最直观的体现。

  陶森最喜欢的一份手稿是天津大学校友张度的作业。作业是用英文写的,不仅具备优秀作业笔记的共同特质,作业上还有时任天津大学校长茅以升的细致修改。

  提到老校友的笔记、手稿,郝卫国最先想到的是曾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的书画家王学仲。

  “我入学时听过王学仲先生的课。后来,在整理先生的笔记时,我发现他的笔记量特别大,里面有文字、有插图、有创作草稿,他在书法、绘画、文学、哲学方面的造诣都在笔记里得到了体现。”郝卫国说。

  后来,在自己的导师、天津大学教授董雅的影响下,郝卫国不仅自己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还会议每一位走进他课堂的学生,每学期都准备一个不薄于1厘米、A4大小的大笔记本,和一个可以装进口袋、走到哪儿能揣到哪儿的小笔记本。大笔记本用来记课堂知识和学习体会,小笔记本用来记随时可能涌现出的灵感。

  “笔记既可以帮助学习者记录和总结知识,也可以促进个人对知识的更深入思考。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郝卫国说。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十年,“作业界天花板”的变与不变 (sciencenet.cn)

  (编辑 赵晖 张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