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基础教育强在哪?浦东教师“取经”回来这样说
2012年6月,芬兰库奥皮奥市与浦东新区正式结对成为“姐妹城区”,多年来,双方在教育等领域开展了长期稳定且卓有成效的合作。当年,首批参与结对的学校共3所,分别是洋泾实验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和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就在前不久,新一轮合作备忘录签署,未来还将有3所浦东学校加入。
?
走出去,给一批批浦东的校长和老师们开拓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请进来,优秀的国际教育资源走向浦东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全球城市的核心区,为了适应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和总趋势,浦东教育日前发布了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最终助力适合本土的校本课程发展。
芬兰教育为何“获高分”
?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500多万,教育体系屡屡高居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吸引了众多教育同仁前往考察。美国杂志《经济学家》更在2007年发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
“芬兰的教育和我们到底有何不同?”带着这个问题,当时还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的陆瑞蓉老师走进了芬兰的卢赛奥中学,一待就是两个月。
?
“均衡”,是陆瑞蓉对于芬兰教育最初的印象。“芬兰小学到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费、午餐费、书本费以及交通费都是由政府买单。哪怕是最为偏远的乡村学校也有同样标准的校舍配备和学历水平同样的教师,政府教育资源的充分投入,成为芬兰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基本保障。”
?
高质量的教学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芬兰,选择并实现做教师的职业梦想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本科学生在修满学科专业的60个学分之后,首先要在教育基础课程上修满25个学分,然后进行教师职业的适应性测试。测试通过之后,在中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学习中修满35个学分,拿到本科文凭,再修满120个学分,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才能获得竞聘教师职位的可能。” 陆瑞蓉说,“从众多的报名竞聘者中,大概只有1--2%的硕士毕业生能够如愿以偿地成为教师。” 2012年11月,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又一次荣登冠军榜,当时芬兰媒体的评价是“教师队伍的高素质确保了芬兰教育的先进性”。
?
在教学方面,陆瑞蓉感受最深的是芬兰的教学理念:“我们现在很多学校还在遵循‘满堂灌’的方法,你听我讲。但是在芬兰,老师们更注重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说,芬兰学生的教材文本,更多的是跨学科的学习案例,这几乎贯穿了他们所有年级的学习。
农村孩子走上“国际舞台”
?
新钢中学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是一所偏远农村学校。学校里有37%学生为随迁子女,这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走出上海,去看看世界。
?
2015年,新港中学成为了浦东新第二批和芬兰结对的学校。像是给这所老校插上了“翅膀”,孩子们在和芬兰同龄人的交流中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变得愈加自信,同时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
每年,新港中学都会有学生和老师到芬兰住家,浸润到姐妹学校的课堂里面进行交流学习,虽然每年出去的人数不多,但是学校每次都会做到极致。孩子们回来后都会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和分享交流活动,他们开展的课题例如《中芬非物质文化的差异》、《中芬生涯辅导的不同》、《中芬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差异》等等,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思考,并通过这种思考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孩子。所以虽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国门,但通过分享交流可以让每个学生对芬兰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这种活动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学生自发地开设了英语角,在英语角等场所进行全英文的交流,现在新港中学的孩子们很多都能够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自信地与来校的外国友人交流。这些农村的孩子真正走上了国际舞台。
?
新港中学校长朱国花说,这些原本有些羞涩的农村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变得更加自信,愿意开口“大胆说”。“因为国际交流项目,老师也更自信了,而自信带来的是学校的成长和发展。”
国际教育展开“三年蓝图”
?
4月18日,是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纪念日。作为全球城市的核心区,为了适应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和总趋势,浦东的国际教育展开了新的“三年蓝图”。
?
为提高中外优质教育交流水平,浦东新区将持续优化与芬兰、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等国家以及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中外学校校际交流平等机制建设,注重学校“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平等交流,以有价值的主题和优秀的项目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浦东开展交流,建设一批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提升浦东学校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
?
据悉,浦东还将积极支持普通高中试点引进世界先进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开发中外融合的校本课程,丰富全区高中学校的现有课程体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借鉴国外特色的艺术、体育、科学创新素养课程,开发1至2门中外融合的区级特色校本课程,增强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