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教我认三遍汉字
日前,省直机关首届读书节征文和演讲比赛评选结果揭晓,共评出“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13篇,二等奖23篇,三等奖30篇;演讲比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6名。现摘登部分获奖征文,以飨读者。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饥饿是迎接我的第一份礼物。
叔叔当时在村上教小学。每天晚上,叔叔都要抽空让我识几个字。那年,叔叔作为公社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先进分子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奖品除了《毛泽东选集》外还有一本新崭崭的《新华字典》。按我奶奶的话说,“《新华字典》是我亮娃识字的大拐棍”。
1993年,我在济南某军校担任政治教员。当年秋天,学校给每个教研室配备一台电脑。年底,学校组织全体教员轮训。手捧《五笔字型学习手册》,特别是看着纸质键盘上密密麻麻的字根,头都大了。
于是,三十多岁的人开始从“一、二、三……十、百、千、万、亿”重新认识汉字。
2005年1月1日,我在福州长乐机场候机,照例逛起了机场内书店。
我的眼睛定格在《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上。轻轻打开,“射”进入我的眼帘。
于是,我从《细说》的“一、二、三……十、百、千、万、亿”解析中再次学习中国汉字。慢慢我领悟到,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充满风土人情的场景,一个汉字不知凝聚着多少代多少人的智慧,一个汉字不晓得蕴藏着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工作之余,我斗胆在一家报纸开了个专栏,把自己学到的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转化成白纸黑字。由于文笔轻松愉悦,受到读者好评。我应约在全省唯一一家指导编辑记者工作的《青年记者》开辟专栏。2009年,我省推荐3名同志进入全国校对专家库,本人忝列其中。
现在,我常想,我的人生还会再认一遍汉字,那就是书法中的汉字。因为练习汉字,可以弥补少年时未学的课程,书法还可以丰富退休后的生活,同时书法是汉字艺术最高的表现形式。但愿,我能说到做到。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吴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