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础教育热点难点 专家学者寻找“密钥”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 日前,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分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基础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热点难点问题相互碰撞,为中国教育成长建言献策。

  

  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分论坛现场

  如何发展高质量教育呢?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在致辞中表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还需要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多年来,新华网密切关注基础教育,姚予疆介绍,“我们与老师、家长、学生面对面,聆听教学一线的声音;我们关注欠发达地区、关注最基层的乡村学校,分享传播地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教育情怀;我们聚焦保学控辍、减负、‘课后三点半’、校外培训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探索破解办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实体经济的主阵地,引领着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创新发展。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袁立洪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迈向高端化、国际化,高精尖的产业、国际化的人才,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开发区还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引进一流资源、打造一流名校、培育一流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北京新的教育高地。

  怎样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怎样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认为最根本还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不是把考试升学当作唯一的努力方向。他说:“要让正确价值观扎根于学生心里,成为他们的言行准则,这不仅是简单背会一些空洞概念,而是要让学生从小懂得劳动的价值,而不是高中毕业之后依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了解真正的外部世界,而不是把他们封闭在笼子里,成为害怕风雨的巨婴。”

  江苏省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提出,处理好“五个转变”和“七个不变”之间的关系,是当今教育实践中必须要回答的。“五个转变”是: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注重弹性供给转变;发展要求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注重特色品牌转变;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注重师生成长转变;发展评价由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注重人民满意转变。“七个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导向;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追求;办学治校底线的要求;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势头;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

  围绕“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表示,“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最终靠需求来带动。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衍生需求和核心需求。”他强调,供给方式的调整要从各方利益诉求出发,找出“最大公约数”,在供给策略、内容、方式、节奏、管理、地域、空间等方面进行转变。“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寻找到动能,还要在人才培养方式、管理方式、保障机制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我们需要在横向上构建服务于孩子成长的统一战线,能够把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力量凝聚起来;在纵向上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形成连贯性,让孩子们在不同阶段得到的教育最终是殊途同归的。

  “高中是基础教育最后的守望,只有把好最后一道关,认认真真审视学生的欠缺与不足,将基础教育未完成的使命完成,才不负高中的使命。”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迅在题为《高中——基础教育最后的守望》的主题演讲中这样说。他呼吁学校给孩子青春,因为“孩子必定能还之于你歌”。演讲中,李迅对部分高中艺术教育被简化、体育教育被放养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艺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能识谱、能欣赏,这远远不够,此外,高尚的灵魂寓于强健的身体中,希望学校科学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做好健康监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次论坛设置特别环节——致敬70周年,弘扬与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朱涛曾担任香港与澳门回归仪式升旗手,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退役军人。作为一名升旗手,朱涛和国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他看来,国旗是一种信仰,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满满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正所谓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爱国主义教育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年轻人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朱涛说。

  伴随着《希望的摇篮》这首老校歌,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娓娓道来北京小学的教育情怀。北京小学是一所与新中国同龄的学校,李明新认为,在学生内心深处播撒下爱国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事关“培养什么人”的深刻命题。怎样增强针对性,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他表示,教师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绝不只是凸显知识博学、技术专长的特点,更应修养家国情怀、道义担当的品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应该在育人方式上做出哪些调整与改变?圆桌论坛环节,四位中学校长就此展开探讨。“我们要从育分向育人转变”,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认为,回归教育的本真,要为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实现私人定制的教育。教育改革动力的源泉、智慧的源泉在教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如果一个学校各项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搞得生机勃勃,但是课堂没变,老师还是按照过去传统的‘一言堂’,从头讲到尾,学生还是被动听,这是不行的。”他认为,好课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特征:激发、碰撞和留白。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校长陆云泉表示:“育人方式要看准未来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从供给侧改革方面,学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做调整。”切实改变教育的观念和一些教育手段,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能够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和担当。同时,通过真实问题的解决,通过项目式的学习,能够把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更好地发挥。谈起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杜毓贞表示:“高中教育在评价体系上应该是多元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关注自身的潜力、优势,实现全面发展。”杜毓贞认为,教师不能用20世纪的教学方式去培养21世纪的人才。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成长,这样的学校和教师队伍才是可持续的。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王教凯认为,教育一定要有利于立德树人,一定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还要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王教凯坦言,面对新高考,老师压力很大,他表示,老师一定要有魅力,要给学生一定的引领,做好领路人,引发孩子们的思辨力,最后达到“引人入胜”的最高境界。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一脉相承,创新型人才亦是如此,需要打破各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障碍。圆桌对话中,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余潇潇、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梁颖、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史亮、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据此展开互动。新高考无论怎样变革,“大学的招生选才、育人初心不会变。”余潇潇说:“新高考的实施使志愿填报方式从原来的大学导向变成了现在的专业导向。从这个角度来讲,一方面赋予了学生权利,另一方面也赋予了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相应的责任,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清华大学自2017年启动了大类招生,梁颖介绍,北师大也进行了大类宽口径培养,将51个专业合并成6个大类。梁颖说:“现在社会的需求,对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需求呼声越来越高,所以高校实行大类招生,目的就是给学生将来更多选择,让他们有更多出路。”谈及当前的新高考,史亮认为,改革是为了促进创新,创新是撬动教育进步和教育创新的杠杆,是改变教育灵魂的东西。从中学教育和大学校园的衔接上来讲,基础教育应该关注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关注大学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关注社会需求人才的结构变化。“这给基础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因为社会在变化,大学也在变化。特别是高中,也要随着改变。”孙先亮表示,新高考是一个机遇。所谓机遇是什么?今天我们搞育人方式的变革,同时配套的就是评价方式的改革。孙先亮表示,在中学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很有难度的话题,很多人认为搞创新人才培养会影响升学,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他坚信这对学生的升学、未来更高层次发展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巨大的。

  多年来,新华网始终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2010年,伴随着新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第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应运而生,今年新华网教育论坛迎来第十届,专家学者在两天的时间里聚焦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探讨,为教育事业向前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