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业余”统改“非脱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该如何“保值”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据新华社17日报道,《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要求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主办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等,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教学。
“函授”“业余”改名“非脱产”背后,有何缘由?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又将如何“保值”?天目新闻记者连线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非脱产”:呈现出更规范化教育倾向
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今年7月21日发布的《2022职场人群学习发展调研》显示,当代职场人展现出了对学习和深造的极大热情,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已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具体来看,89.3%的职场人都有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进行个人学习或接受教育。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学历”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亦可以发现很多倾向于自我学历提升的用户。
“这与继续教育的愿景不谋而合。”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陶宏开教授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很多人在年轻时对学习不够重视,或者由于家庭原因缺少学习的机会,成年后想要弥补,就会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含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教育报》,目前全国共有1725所普通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其中部属高校53所(仍有在籍生的)、高职院校753所。2021年招生501万人,在籍生1209.3万人,按人数算,基本占到整个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四分之一。
对继续教育的重视源自国家不断提高公民素质的需要,由于地域间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继续教育非常重要。陶宏开教授告诉记者,人的素质主要在0~12岁形成,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最大,继续教育更多是一种补充,帮助已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健全自我的概念,实现终身学习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函授”和“业余”更名“非脱产”,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非脱产”三个字强调的是个体进入社会后的学历提升,希望学习者从课堂中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持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从词语本意上来讲,“函授”指代一种远距离的、非面对面式学习,以线上学习为主,“业余”指代的则是利用在职人员工余时间进行的培训,现在二者统一以“非脱产”来概括,呈现出一种规范化教育的倾向,鼓励学习者尽可能参与到线下课程中,把学习落到实处,长此以往,成人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也能有所提升。
未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保值”
对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意义不容忽视。
一位正接受函授教育的学生向天目新闻记者表示,在研究生考试时,她心仪的学校有很多专业不接受专科生,函授的本科学历能够使她像很多全日制本科考生一样,考公、考研、考编和考教资等。对于一些没条件接受教育或者曾忽视学习重要性的人来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也能够让他们拥有自我提升和融入城市生活的机会,在持续实践和学习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而实际上,对于“函授”和“成人教育”,当下仍旧可以听到一些别样的声音,主要关注点包括函授教育的质量、函授教育的个人获得感以及函授学历认可度等。
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曾撰文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历提升,获取知识的迫切需要。但也要看到,发展的背后出现了无序扩张、定位不清、教学空心化和办学不规范等种种问题。
“业余”和“函授”改名“非脱产”是否有助于这一现象的改变?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能否保障非脱产课程的教学的质量。从实际来看,目前部分非脱产教育存在招生门槛低、培养标准低,要求不严等问题。如果严格把控教育质量,长此以往社会对非脱产学习所得学历的看法将会有很大改观。同时,既然‘非脱产’强调的是在职人员通过学习来进行岗位职能的提升,学校就必须进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满足在职人员的现实需求。”
熊丙奇认为,破题的关键在于保证对全日制、非全日制脱产和非脱产教育的同等对待,保证选择不同教学形式的求学者能够获得一样的学分、文凭和学历。同时,他也提醒求学者在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时仍要保持理性,求学的初衷应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非为一纸文凭。只有这样,求学者才会真正关注课程质量、师资建设以及培养质量,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陶宏开教授则指出,与全日制教育相比,非脱产教育面对的是参与工作的成年人,有其独特的价值,不能因为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就对其全面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得做好监督工作,不要让商业逻辑主导教育。从选拔、授课、考试等各个环节入手,把好质量关,让非脱产教育教出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肯定,获得自己想要的未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