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阅读应用投石问路

  

  阅读类APP(应用)一直是最受用户关注的类型之一。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开发APP以期挖掘数字出版的利润——

  尽管出版社开发APP的确让人们拭目以待,也有不少出版社对此跃跃欲试,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出版社的APP之路似乎并不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坎坷颇多。

  各显身手——

  出版社纷纷发布APP产品

  早在去年,出版社进军APP就初露端倪。2012年1月,中信出版社的“中信尚书房”上线。凤凰出版集团和广州出版集团也分别在2012年委托 了国内某知名公司制作阅读类APP。而去年11月2日,“磨铁书栈”iPhone版在苹果商店低调上线。尽管该举动悄无声息,但却显示了民营图书出版公司 在APP阅读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无论是磨铁、凤凰抑或是中信的阅读类APP的上线,均向业界释放出了一种信号——出版机构正在主动出击电子书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不同出版社通过挖掘和整合自己社内的特色及资源,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数字化生存之路。

  作为一家国内权威的教育出版机构,外研社开 发了主要包括儿童读物、单词游戏以及教程类应用APP。“外研社自2009年、2010年就开始开发APP,到目前已经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应用。”外研社数 字出版有关负责人郑嫒嫒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其开发的新概念英语相关的APP就广受受众欢迎。并且,外研社旗下双语阅读平台爱洋葱网的APP也即 将推出,“读者们可以通过这个APP阅读到各种中外文图书。”

  除了外研社,其他出版社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各显身手。旅游教育出版社就与新网互联共同开发了免费生活类应用“好吃好玩”APP,该产品体现了内 容方旅游教育出版社所具有的专业信息筛选能力,在海量信息时代,给用户提供了精准、有新意的生活资讯,消除了用户海底捞针般的信息搜寻烦恼。这类实用的旅 行资讯手机客户端也深受用户欢迎。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则将APP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渠道,除了有名的敦煌系列,还开发了华师少儿系列APP,纯 英文的中国风系列APP等,也得到读者认可。

  市场成熟——

  进军APP已成新趋势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进军数字出版已成必然。新的阅读载体相继问世,向传统出版提出了“快传播、慢阅读”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关于版权保护的法律越来越完善,市场教育也越来越充分,这也是传统出版社开发数字阅读的重要理由。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负责人蔡立表示:“数字化对于出版社来说迫在眉睫,目前做的好不好不重要,关键在于进入这个市场,为以后的数字化布局打下基础。”据他分析,目前各个应用平台上,苹果的iOS平台在版权保护、付费方式方面有一定优势,而安卓用户市场也在趋向成熟,读者的付费意愿也在逐渐提高。“这些新变化对出版社而言,都是利好的消息。”

  与此同时,出版社开发APP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出版社对于内容的把握更准确,与其他相关APP的个人制作者相比会更专业些。”郑嫒嫒这样说 道。但同时她也坦承,从目前来看,出版社开发APP的劣势更多,“我们没有成熟的技术,也不擅长商业化运作。因此传统出版社在推广营销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很多开发APP的出版社包括外研社都是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状态,而短时间内这种情况还难以转变。”她建议出版社在开发APP的时候,除了技术和内容,更要 注意市场营销。

  尽管存在不小的困难,但出版社依旧对进入APP市场表现踊跃,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据了解,时代华语同北京多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精品电 子书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中国企业的活法》一书曾获得收费榜第2名的成绩,日下载量超过100本。除此之外,海燕出版社和Rye香港公司达成合作开发少儿有声读物,在去年,其上架的20本互动少儿类有声读物在App Store上总下载量超过10万次,总收入超过4500美元。

  投钱赚吆喝——

  APP赢利路漫漫

  日前,“2012年度十佳儿童APP排名”揭晓,接力出版社开发的APP应用“瓢虫”位列第八,也是10位最佳开发者中唯一一家传统出版机构。该应用曾获得苹果商店分类榜排名第三的好成绩——尽管如此,出版社仍未从中获得真金白银。

  “叫好不叫座一直是困扰着出版社APP开发的问题。”蔡立告诉记者,传统出版社在数字阅读方面起步太晚,失了先机。“出版社图书数量大,资源过 于分散,假设每家出版社都有一个阅读客户端或其他生产电子书的途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喜欢看书的读者的手持终端上就需要装四五十个客户端。”他认 为,“目前谁也没有能力整合国内图书资源,这给APP开发造成了困难。并且读者对于认知出版社阅读客户端,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接力出版社方面也表示,目前推出APP产品并不单是为了赚钱,而意在产品宣传,积累数字化经验。

  投钱赚吆喝只是出版社探路APP所遇到困难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读者付费阅读的习惯并未被培养起来,更多的网友会选择去网上下载一些免 费的不具有版权的电子书,而不是去出版社APP付费阅读一些有版权的书籍。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个读者中,对于是否愿意付费使用出版社开发的APP问题, 仅有两人表示愿意,“目前我肯定是不愿意付费使用出版社的APP的,因为它现在做的并没有一些已经普及的阅读类客户端好,只要有免费的优质资源,我为什么 还要花钱呢?”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夏宇星表示。他同时还说道,“当然若未来出版社的APP内容很特别,价格又合理,我还是可以接受付费的。”

  除了赢利前景茫茫外,渠道也是出版社进军APP的另一大问题。众所周知,很多出版社开发的APP都是基于苹果系统而存在,其对苹果的依赖可想而知。曾经多看阅读被苹果下架,导致多看无法更新图书,用户无法使用这个阅读工具。这在国内数字出版领域中引起轩然大波。

  “目前大部分出版社APP在渠道上对苹果依赖太强,因此,不管该出版社是多么大的商业帝国,一旦苹果跺跺脚说‘NO’,出版社也无可奈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将是数字出版未来赢利道路上的一个“隐患”。

  尽管如此,还是有更多的人看好这条道路。“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出版社数字业务能力的逐渐提升,出版社开发APP在未来将呈发展态势,这也值得所有人去期待。”蔡立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