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打响教育振兴攻坚战 投资 20亿为基础教育“补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何正权 通讯员 余江 姜烽烜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操场
开篇的话:
息县,古属豫州,商代为息方国。周武王十三年,分封为息侯国。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息县。
有着近3000年建县历史的息县,号称“中华第一古县”。绵长的岁月,记载历史的厚重;“十九大”精神的号角,鞭策当代息县人扬鞭奋蹄。近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113万人民艰苦创业、锐意革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在脱贫攻坚、城市建设、教育兴县、交通旅游、人居环境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今日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走读第一县:息县发展新篇章》系列报道。
息县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过去的10年中,息县中招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数量,相比其他县区少了很多。每年中招,息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大多选择息县以外的高中就读。近几年来,息县教育补短板、补欠债,练内功、借外力,飞速提质,面貌焕然一新。两年的变化,让很多学生以及家长、老师不再迷信外地学校,而且,拔尖学生的数量正在逐年大幅增长。“现在,息县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入读好学校。”息县教体局局长范军说。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教学楼
阵痛:优秀师生资源大量外流
信阳市息县地处淮河滩区,总人口113万,是集“老区、农区、旱涝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属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前些年,由于历史原因,息县教育落后,高中教育质量与周边县区存在较大差距,与百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差距甚远,导致优秀师生资源大量外流。
“过去,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是短板。”息县教育系统一名干部告诉记者,最为极端时,息县当年能就读市重点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数量,居然远不及仅有三四十万人口的邻县。
振兴:人口大县转为人才大县
“我们要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痛下决心,大办教育。五年内,实现全县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达到全市中上游水平。”在2016年6月召开的息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息县县委书记金平做出了承诺。
“教育振兴”,成为息县“四大振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人才,人才的差距在教育。凡是重视教育的地方,发展的前景就会令人向往。”息县县委书记金平在息县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补课:动真格动真情留住人才
2019年7月12日下午,一场特殊的“教育振兴”恳谈会在息县思源实验学校报告厅召开。息县多位领导先后介绍了息县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振兴工程”推进、息县教育发展及2019年中招考试成绩。息高、一高、二高三所高中的教师代表就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向在场的同学及家长作了介绍。
恳谈会召开之前,息县组织参会的2019年全县中招考试前10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所在学校校长、班主任等共计300余人,参观了息州森林公园、息半夏药业有限公司、县第十一小学、龙湖公园、新一中、新一小、息高等地点。优美的环境、漂亮的校园、崭新的城乡面貌,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息县近几年的新变化、新发展。
恳谈会上,息县县长袁钢向学子们动情地说了三句话:一是要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二是百万息县人民同唱一首歌;三是息县的教育振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现在,全县人民倾尽全力,兴办教育,给你们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我们的三所高中都非常好,大家在息县就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袁钢说。
大手笔:数十亿元发展基础教育
2018年,为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期盼,息县县委、县政府在多方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一举开创了河南省县级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之先河,创办了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简称“息高”)。
“最近几年,息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达到20多亿元。振兴教育,息县的信念非常坚定。”曾担任县政府副县长、主管教育的现息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学超告诉记者,息高就是息县大手笔之一。
“学校硬件设施在全省都是一流的。而且,在吸引教育人才方面,我们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息县教体局一名干部介绍:“息高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育人才,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师范院校宣讲推介息高。通过大力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我们广泛吸引了各地高中名优教师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前往华中师大息县附中从教,助力息县教育事业大发展。”该校负责人说。最为直观的成果就是,2018年秋季,息高在录取分数线和优质生人数上,与周边县区省级示范性高中相比存在差距,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2018——2019学年度四次大型联考中,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进步幅度大。
息县县委书记金平告诉记者,打造教育强县,实现教育振兴,是息县县委、县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息县高中、第十一小学等高标准学校相继建立,全县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好态势、好气势、好趋势。“全县上下将继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办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金平书记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徐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