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升小,家长怎么做?

  六岁以前孩子会经历两个重要的转折,一个是三岁,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另一个是六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孩子幼升小的问题。

  

  对很多孩子来讲,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好像有一个很高的台阶,爬上去有难度,很多父母在孩子这个阶段,帮他们报了幼小衔接班,这也是一种办法。只不过,很多幼小衔接机构,只是提前给孩子学习了小学的知识,这样的入学准备还远远不够。大部分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孩子幼升小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是来自知识储备,而更多的是来自学习的适应性和社会的适应性。

  首先,咱们来看一下,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第一,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以游戏学习为主,小学则是以正式的学习为主,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后要完成作业,同时,大人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我的儿子背着书包迈入小学的时候,我有种孩子一夜之间长大的感觉。但是如果真的让孩子毫无准备,突然间就上小学,在一开学的时候呀,家长和孩子会同时陷入焦虑中。

  

  小学的社交环境跟幼儿园也大大不同,在幼儿园里,孩子所有的活动都在老师的视线内,而且班级里有很多的玩具,孩子们总有事情做,上了小学以后,各科老师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才会到教室里来,只有班主任关注的多一些。教室里没有玩具,只有黑板和学习用品,课间的时候基本上是,孩子们在自由活动。这就是在孩子眼里小学和幼儿园最直观的区别,那我们怎么来帮这些孩子做入学准备呢?入学准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

  先来说一下,如何做好学习适应的准备。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知识,准备让孩子学拼音认汉字,做数学题,但是知识准备要适可而止,孤独的知识学习,不科学的学习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入学后的学习兴趣学习。

  

  父母可以做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有学习兴趣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差,父母为孩子提供多种的学习材料,对孩子所学的内容,表现出兴趣,不断地鼓励孩子,都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刚上小学的这段时间,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些习惯包括上课心听讲,认真阅读,不懂的问题问老师或者家长,把重要的事项记下来,做完作业以后要检查,等等。在培养学习习惯方面,父母要向孩子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孩子做到了以后,鼓励没做到的内容要继续,直到形成习惯。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其中包括,做好计划和时间管理。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个计划来安排,孩子每天放学后的这段时间,这个计划包括回家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睡前准备都安排好,父母要鼓励孩子,这个计划可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实行,通过计划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那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如何为孩子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的准备。

  第一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社会适应方面,要引导孩子主动去跟别的同学交往,对于内向的不善社交的孩子父母需要更多的关注,希望更多的鼓励。

  第二,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和纪律意识。学校非常重视纪律,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随便说话,回答问题要举手等等,用来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刚入学的孩子,规则和纪律意识不强,自控力差经常被批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和纪律意识,首先在家里,咱们得有规则,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比如,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不玩玩具,写作业时要专心,不能边玩边写,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在生活中告诉孩子,人多的时候要排队,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在图书馆、电影院和剧院等公共场所的时候,要提醒孩子小声说话,以免打扰到别人。

  第三,需要培养任务意识。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让孩子认识到,完成学校的学习和作业是自己的任务,另外,家务活也是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重要方式,可以在吃完饭以后,让孩子把碗收到厨房。每天晚上孩子要自己收拾书包、玩具。当孩子完成了任务,,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夸赞孩子说,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会自己做事情了,这些鼓励呢,能让孩子更喜欢完成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