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热点教育话题,我们的基础教育将走向何方?

再过两天,全国两会将在北京拉开大幕。而再之前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往往被视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经过媒体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教育议题依旧是地方两会热议的重点之一。学前教育资源紧缺、中小学生减负等地方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教育词汇,抑或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教育热词。

近期,教育部召开2019年第四场教育新春发布会,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比上年增加32所,其中本科1245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422.16万人,普通专科368.83万人。全国共招收研究生85.8万人,比上年增长6.43%,其中博士生9.55万人,硕士生76.25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总体而言,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同时,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基础教育在“欧美化”还是“拉美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教育正在快速的“欧美化”,这是西方敌对势力和精英阶层联合发动针对中国普通阶层的一场“阴谋”。用“快乐教育”和“减负”摧毁中国公办教育竞争力,用“民办精英教育”巩固精英优势,拉大阶层鸿沟。所以,该观点认为:应该反对教育部门力推“减负”;反对“摇号招生”,反对分配生制度,应该实行大一统、一刀切、免费的应试教育模式。

看上去,精英为民办优质优价的精英教育买单,普通人上职业学校或廉价低质的公立学校,不正是欧美走过的老路吗?中国教育似乎正是在朝这个老路迈进。

但问题是:欧美顶点的私立中小学固然不少是私立,但人家顶尖的大学也大多是私立的高收费大学,比较差的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则是收费相对低廉的公立学校。这样,欧美精英阶层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一路私立,一路掏钱买单;普通中下阶层的孩子则在公立学校一路免费,一路轻松混到大学毕业。大家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似乎也顺理成章并无不妥。

而中国则十分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分化有些类似欧美,但大学阶段却与欧美正好相反:顶尖的大学都是公立大学,优质且廉价(如清北复交),最烂的大学多是高收费的民办独立学院。

结果是:中国的精英阶层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竞争优势后,最终收割的是公立拨款的廉价优质高等教育;而普通阶层在廉价公立中学成绩越来越烂,最终高考时,考取的恰恰是高收费的烂民办大学!这波无缝链接的操作,似乎不能叫“欧美化”,只能称之为“拉美化”。

北京大学财政所王蓉教授指出了教育的“拉美化”倾向:社会优势群体在私立中小学接受优质教育,最终收获优质低价的高等教育及其背后的公共财政补贴;而弱势群体接受质量每况愈下的公立教育,表面上看似乎“免费”了也“轻松”了,但最终在面对高等教育出口时,所有的“轻松”“免费”却都会加倍偿还。如此,教育内部的不均衡转化为社会阶层的不公正。此之谓教育的“拉美化”。

当今时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而世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教育所要应对的挑战和矛盾层出不穷。身处洪流之中的基础教育,如何在新时代正本清源恪守教育本真,又如何超前谋划培养面向未来的人,这是必须从战略上加以厘清的核心议题。

在新时代,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投入是第一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而基础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这是我国办好基础教育的基本定位。坚持这一基本定位的前提下深入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向,是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思想基础。面向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是依靠国民整体素质与人力资源水平,基础教育变革取向问题就显得越为重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事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休戚相关。一个孩子,无论他们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接受18年教育的过程不仅是长大成人的过程,更是心灵成长、体验成功的过程。他们不仅受惠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全面普及和特色多样发展,也承载着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高素质劳动力的责任,承载着千万家庭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使命。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优质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依然突出,而这些矛盾和问题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复杂交织。因而,在大国治理背景下,基础教育变革必须置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社区发展之中,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强耦合性的治理结构来实现良好治理绩效,形成基础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格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需要城市和乡村建设规划的保证、有益于学生发展的社会教育资源的介入。每一个中国人为中国的下一代而教、为下一代负责。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固然有赖于学校供给服务水平提高,但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协同治理。

创新教与学的新方式,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学习需求、过程与结果的诊断、追踪与评价,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学习方式变革,并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和指导。以信息技术驱动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其优势在于动态的伴随式数据收集、数据可视化与精准化、数据之间的自动适配与关联分析,从而有助于重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新机制。

变革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切入口和落脚点在于基础教育决策的科学化、管理与服务的精准化。进入新时代,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消除“信息孤岛”,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支持基础教育决策科学化的过程。为此,做好基础教育数据与决策支持平台的顶层设计,并充分应用基础教育大数据与决策支持平台,是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另外,围绕师生和家长的需求,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招生、学生安全、课程选择与在线学习、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评价等,是提高基础教育管理与服务精准化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的基础教育现代化,将依托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段之间、校际、学校与社会之间构建形成新的关系形态。凝聚智慧,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标准体系制订与推行、标准实施监督与问责,提高基础教育标准体系的先进性、公众感知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