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日常生活为条件推理基础教育的课程的逻辑
作者:程锐
阿格妮丝·赫勒论述的《日常生活》及日常生活社会学中的所解释的日常生活,虽然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做了一定规律性的归纳,但是其并没有将归纳的发现和结论,用来直接解释和指导人们的各种日常生活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没有直接的为改造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杜威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教育不仅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儿童的生活也有脱节。因此,针对美国教育的这两大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发起了实用主义教育运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核心是: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要融入儿童的生活、与社会生活。
陶行知生活在20世纪的中国, 彼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当时,他前往美国留学,师从杜威,归来后,陶行知批判吸收了杜威的思想,并基于当时中国国情,在中国发起了乡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对改造生活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然而陶行知并没有将人的生活进一步具体细化到人的日常生活水平,来表明人的各种日常生活与基础教育的课程的因果关系及其对指导人的各种日常生活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日常生活的概念和对日常生活两种形式的归纳,以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和经济生活为案例,来表明人的日常生活与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因果逻辑。
1.日常生活及两种形式
日常生活是个体学中的一个简单而十分重要的概念。日常生活的概念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常识的理解是统一的,指的就是人们日复一日频繁重复的生存活动。频率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而人的日常生活是以日为单位的频率活动,例如饮食活动就是一日多次、三次、两次或一日一次,或者特殊情况下的两日、三日、多日一次等。而饮食活动频繁重复的总时长为每个人的生命全程。
日常生活根据频繁重复的总时长,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一般性日常,例如饮食活动就是以日为频率的基本单位,持续的总时长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全程,也就是在每个人在生命全程中都要每天从事饮食的活动。
每个人从出生之后就要与其他人进行被动或主动的互动与交往,如母亲、父亲、亲戚、朋友同学、认识的人、熟悉的人、陌生人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与其他人的交往活动也是每个人几乎都要持续到生命全程的一种日常活动形式,即使一个人常年累月的宅在家里也要每天与订餐送饭的人进行沟通联络。
一般性日常生活也是每一个人彼此一致而一般的规律性的表现,个体的规律就是在自身生命全程中都要持续反应的效力表现,而一般性日常生活恰恰是每一个人日复一日频繁重复而持续生命全程的,因此因此人的一般性日常生活恰恰是反映个体规律的最主要领域。个体的规律就简单而常识的体现在自身的一般性日常生活之中。
第二种为年龄段日常,就是只有个体成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时,才会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生命结束的日常活动。
例如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般是快到小学阶段的时候,才会有手机、电脑和钱币等支出花销的活动,并逐渐形成稳定的日常活动表现。移动端的手机和台式机电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所必备的一种日常生活必需品,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下班消费、消遣,手机和电脑甚至比与他人的基本交往活动还要重要。很多的人可以宅在屋子里持久的不与其他人频繁的交往,但是却离不开电脑和手机。
成年人在有了子女后,就要与子女开始漫长而频繁日常的互动交往过程,即使子女长大,常年在外工作生活,也会时常通过打电话和视频来进行互动。
现阶段,当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时父母家人就开始给零花钱做日常使用了,随着年龄增长由花父母家人的钱,到花自己赚的钱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典型的表现。由此所直接相关的货币产生的背景、功能作用、商品产品、人的劳动、能力与收入高低、劳动附加值的高低与否、储蓄、投资、借贷、消费等几者的因果关系,就成了人们日常经济生活所必须涉及的核心要素。对其盲目的被动反应,还是能动的系统把握,会使自己的日常经济生活的效率与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分。
一般情况下,年龄日常生活十分接近一般性日常生活,例如:日常经济活动、电脑手机等的日常电子应用活动。
其它的日常生活形式,例如职业型日常和阶段型日常等各种日常的形式,也可根据相应的条件进一步的详细划分与归纳,但是这里不做更深入的描述。本篇只以一般性日常和年龄段日常为条件讨论。
2.人们在各种日常生活中频繁互动的对象是相对稳定可概括的对象
以人的饮食生活为例。虽然每个人的饮食活动都存在各种不同与差异,但是饮食活动是每个人都要从事的一种重要而常识的日常活动。在饮食活动中,每一个人所对应的食物的类别也是统一的,例如蔬菜、水果、肉类、谷类、蛋类、禽类等食物类别,虽然每个人在各个类别的饮食偏好与偏重不同。但是这些都从属于人的食物食材类别。在生理上,营养学指出,人体需要七大营养要素,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这些营养要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需和统一的,只是在摄取和的量化上存在差异和不同。
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人与货币的获得、消费交换、储蓄、借贷、投资及人情等的关系,也是相对非常稳定的,表明了货币也是稳定的一种对象。
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一个人与之交往的各种类别的人,也是非常明显而可统一概括的对象。
3.日常生活与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因果逻辑
由于饮食活动是每一个人在生命全程中都要日复一日持续重复的必然活动。
又由于日常饮食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也是相对简单而容易理解掌握的。
因此即使基础教育不设置食品营养与卫生等相关的饮食课程,那么由于人们饮食生活的必然,人们也要通过日常的饮食实践活动,去直接实践的学习和积累相应的饮食知识与技能。饮食生活相关的课程,可具体包括《食品营养与卫生》和《食品烹饪与烘焙》两个理论与技能的课程。
又由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饮食知识与技能通常都是生活经验化而非科学系统化的。
因此,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很难直接积累形成科学系统的饮食的认识和技能,也就很难达到科学所能系统保障的高质量的饮食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每个人都不亲身做饭做菜,也依然要有甄别食物质量优劣及饮食、品食的科学的认识与技能。
又由于一个人通过日常生活所积累起的饮食知识与技能多以零散为主而非进行过系统梳理的。
因此,这决定了一个人很难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实践积累的所有相关的认识、知识与技能,全部而系统的共享给其他的人或者传给下一代,那么其他人或者是其下一代又必然要有重复积累相同的知识技能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实践积累的知识技能中相当一部分被粗放损耗了。
由于一般及年龄段日常生活的课程简单而容易理解,其也是各种素质化、道德化、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知识理论的基础和铺垫部分。
由于基础教育及其学校主要是将科研体系获得的科学化的理论与知识,根据基础教育各个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与部分,将相应的理论和知识以基础教育课程的形式,以解释、描述等的教学方法,以循序渐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的教育规范,赋予学生综合认识与习得课程及应用技能的教育体系。
因此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必须首先要以人的相应日常生活为条件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体系。
通过日常生活为条件推理出的基础教育应该设置而没有设置的课程,那么学生在这些课程上的分数,就是由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零散、低效的积累来决定,而不是由基础教育的学校所能综合赋予的课程的最高分数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