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开学第1天:孩子比家长淡定

  东方网记者孙晓菲、徐程9月1日报道:今天是3岁半的杨琪悦小朋友上幼儿园小班的第一天。早上6点半,她就兴奋地睡不着觉,自己换上花裙子、刷牙洗脸,等待妈妈送她上学。“上小班后,我就是小学生了。”对于上小班的意义,她这样理解。

  和小悦一样,今天对3岁左右的孩子都是特别的一天,他们要从家庭、托班走出来,融入一个叫做幼儿园的集体。而对他们的家长来说,今天也是新阶段的开始。早上8点多,东方网记者在浦东东方幼儿园的小班教室里,见证了这里的开学第一天。

  30多个小床整齐地排成队列,右边几个堆着玩具的小桌子构成“上课区”,这就是小一班孩子们的教室。早上8点多,当其他年级教室里家长逐渐散去,老师正带领孩子们排成队列时,这里依然很“热闹”。

  不放心的家长比比皆是。“老师,洗手间的门上课时会关上吗?”“老师,第一次点心什么时候吃?”“老师,什么时候可以来接孩子?”在班主任朱老师周围,簇拥着问这问那的家长。还有的家长明明已经和孩子道别,却仍守在教室门口久久舍不得离去。小牧野正在桌子旁安静地玩着玩具,但他的妈妈和外公仍在教室里“徘徊”,不去打扰孩子,只是站在远处观望。“这孩子没上过托班。”牧野妈妈的语气里流露出担忧。相比之下,更多的孩子都显得比家长淡定,快速地 “进入角色”,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

  也有从容的家长。“这个柜子是你的,给你贴个小贴纸。”小悦的妈妈王女士一进教室,就在女儿的柜子、小床上贴好贴纸,帮孩子铺好床,稍稍叮嘱几句就离开了,前前后后只逗留了五分钟左右。妈妈走时,小悦连看都没看一眼,一个人在教室里到处走走,观察周围的新朋友,或是干脆在小床上躺下来。“几天前就吵着要上幼儿园了。”王女士告诉东方网记者,小悦之前上过一年半的托班,除了刚开始的几天有过哭闹,一直很适应。“她觉得幼儿园比家里好,可以和很多人玩。”

  在这个班级里,佳佳是哭得最厉害的孩子,始终有眼泪挂在脸上,重复地问“奶奶不会走的,对吗?”佳佳妈妈说,家里都是奶奶带,一个暑假没怎么上托班,在家和奶奶寸步不离,孩子对她的依赖性就特别强。东方网记者注意到,虽然教室里开着空调,正在一边铺床的佳佳奶奶后背的衣服还是都被汗水打湿了。折腾了快半个小时,佳佳妈妈和奶奶还没有离开。

  小一班班主任朱老师告诉东方网记者,一个班上32个孩子,上过托班的只有3、4个。因此,今天起的一个星期被安排为“欢乐周”,没有集体教学,全部的活动都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环境。“会带他们去参观哥哥姐姐游泳,和大一点的孩子联谊,送礼物交朋友,也会在教室里放一些卡通片让他们一起看。”

  “从2岁开始,就要让幼儿开始适应集体环境。”东方幼儿园副园长徐慧认为,与小伙伴在一起有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学习,有的孩子甚至连如何表达喜欢都不会,“可能会冲过来重重地抱你,或是咬你一口。你以为他在攻击你,其实这是他的表达方式。”懂得和其他人融洽相处了,孩子到了幼儿园能很快适应环境。不容易生病,心理上不会缺乏安全感,没有分离焦虑。对于家长来说,也要懂得“放手”,“你真的狠心走了,孩子也就自然会适应了。”

  据悉,上海的这波生育高峰可能将持续至2017年。由于公办幼儿园不允许办托班,很多孩子可能在3岁前不得不待在家里。徐慧提醒,这时如果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也能起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