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一小学十几年没见新图书 山里娃渴望课外书

      坐落在大山脚下的平邑县武台镇万山完小,虽历经40余年风雨,依然风姿绰约。全校共有350余名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9个自然村。本报记者走基层时,发现该校350余名学生除了课本,几乎没有一本像样的读物,学校图书室自从1993年后,就再没新增过图书。看着课程表上的“阅读课”三个字,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渴望能有很多课外书可读,期待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教室图书角“徒有其名”

  19日下午2时许,万山完小校园里异常热闹,有的学生在空旷的泥土地面的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学生正在上语文课。“我要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朗朗的读书声透过玻璃,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万山完小有350余名学生,在各个班的教室内,长长的讲台一侧都摆放着一个柜子,上面有的贴着“图书角”,有的因时间久远遗失了,只是零散地摆放着几本图书。“这些柜子是用来摆放课外读物的,但由于课外读物太少,为数不多的书籍分散在孩子手里,柜子基本就闲置了。”丁志银老师说。

  校长赵永介绍,孩子们除了课本,学校还帮忙统一征订了几本杂志,如《小菊花》、《小学生作文》、《小学生读写》、《小学生拼音报》等。“这些都是每学期学生出10-12元钱,集体订阅的,达不到人手一本,个别班级2人一本。”

  赵永告诉记者,农村家长也没有给孩子买课外读物的意识,孩子的课外知识远远跟不上。

  “我家里还有课外书,有妈妈给我买的《成语词典》。”3年级的朱付艳同学炫耀道。旁边的武文倩抢过话头,称自己有姐姐留下来的《中学生获奖作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