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俄罗斯资产,侵吞犹太人1700亿美元,小国瑞士到底有多贪钱?

  瑞士这个国家有两个特点,一是有钱,二是贪钱,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瑞士这个国家是怎么贪得那么有钱的。

  2021年瑞士GDP达8128.67亿美元,排名世界前20,人均GDP达86600美元,排名世界第7,世界500强企业,瑞士占了14个,堪称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国民生活那叫一个滋润。

  那为啥瑞士这么有钱呢?瑞士又不像中东那些暴发户地下一大堆石油,可以躺着赚钱,也不像英法美那样子靠着殖民掠夺获得原始积累,整个瑞士总共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00万,关键是这么个屁大点地方,要平原没平原,要资源没资源,整个阿尔卑斯山脉贯穿全国,国内几乎都是高原和山地,而且地处内陆,平常连大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还夹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大国之间,能生存下来就谢天谢地了,现在GDP赶超英法德,简直没天理啊。

  

  但,瑞士人虽然要啥没啥,却很肯干,既然老天爷不赏饭吃,那就自己去要饭。在瑞士,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语言区,一个是北部和东部的德语区,因为德国就在瑞士的北边,在公元3世纪,日耳曼人就一直在瑞士北部生活,形成了一个德语区。而在瑞士的西部,则是一个法语区,不用多说,法国就在瑞士的西边了,在历史上,瑞士一直被法国追着打,在公元8世纪,甚至整个领土都被法国吞并了,所以,德语和法语在瑞士影响深远,现在瑞士讲德语的人大概占了62%,讲法语的占了23%,成为了两个重要的官方语言。

  到了公元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成立,成为欧洲一哥,瑞士和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一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不过这个罗马帝国到后面也蔫了,据说是因为近亲结婚太严重,到了12世纪连一个继承人都找不到,于是大家伙儿一个个趁机自立门户了。当时的瑞士还不是一个国家,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州而已,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国家的雏形。到了14世纪,罗马帝国又有了新的领导者——哈布斯堡家族,眼瞅着大家都开始放飞自我了,压根没人听他的话,哈布斯堡都懵了,以后还怎么领导大家,是时候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了。哈布斯堡把目光望向了阿尔卑斯山脉的那一群山里人,别人不听话就算了,你们这些山里人居然也这么不安分,简直不能忍啊。

  于是在公元1315年,哈布斯堡组织了20000人前往阿尔卑斯山脉,首当其冲的就是现在瑞士中部的施维茨、乌里和下瓦尔登这三个州,为了阻挡进攻,这三个州开始组成联盟,大家都是山里人,一起抱团取暖。事实证明,山里人虽然穷,但是天天在山上跑,这身体素质杠杠的,一个打两个没问题,再加上整个地形居高临下,在半路上埋个弓箭手啥的,一射一个准。而且他们手上还有武器,那就是长矛,一根一两米长,几十人上百人围成一个方阵,别人骑着马跑过来,隔一两米就被矛掀翻了。

  在这样的优势下,施维茨、乌里和下瓦尔登这三个州轻松就赢下了这场战争,事后统计了一下,发现哈布斯堡那边死了3500人,而自己这边才阵亡了15个,这个死亡比例差得不是一丁半点啊。

  隔壁的德语区和法语区的人一看,牛啊,哥们,来,我们都是山里人,让我们一起团结起来干死城里人。于是,像苏黎世、伯尔尼等地方纷纷加入联盟,最开始的瑞士联邦雏形就这样子形成了。结成联盟的山里人刚开始可谓是牛得不行,在1476年和1499年的勃艮第战争和施瓦本战争两场战争中打败了强大对手,而自己几乎没有太大损伤,简直是亮瞎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眼,于是在1499年,罗马帝国签下了巴塞尔合约,承认了瑞士联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些山里人终于靠着自己不怕死的作战能力赢得了存在感。

  以后看谁还敢看不起我们山里人!

  不过,瑞士刚建国之后就有点膨胀了,毕竟自开打以后就没输过,简直是独孤求败啊,放眼望去,周边的一些国家没一个能打的,大家别误会,我不是说个别人啊,我是说在场的各位,都是垃圾,试问还有谁能打败我,还有谁~

  

  于是,膨胀的瑞士开始想要学着罗马帝国一样横跨亚欧非,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迎娶城里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在16世纪初瑞士开始盯上了南部的欧洲时尚都市米兰,那时候米兰还是在法国的控制下,瑞士二话不说就是冲上去打,在1513年把法国人打跑了,控制了米兰,但没想到屁股还没坐热,法国卷土重来,这次还带上了大炮,决定轰死这群山里人。事实证明,瑞士的长矛终究还是抵不过大炮,在1515年马里尼亚诺一战中死亡11000人,损失惨重,败在了法国人手里,自此,瑞士就再也没有征服外国的野心了。

  怕了怕了,城里套路深,还是回农村好,以后再也不跟城里人玩耍了。这次战争也为瑞士后来成为中立国埋下了伏笔。

  对外扩张不成功的瑞士依旧一贫如洗,毕竟是到处都是山地,就只能搞搞农业啥的,本来还想去米兰感受一下国际都市的繁华,没想到不到两年就被打回老家种地瓜,这日子落差也太大了。种地是不可能再种地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为了赚钱,摆脱贫穷,瑞士的德语区和法语区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赚钱道路。

  先说下德语区,由于山里人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作战经验,瑞士人开始被外国人雇佣去打仗,成为了雇佣兵,而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德语区的人。当雇佣兵赚钱的确比下地种田赚得多,基本工资就是种田的两倍,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来源,雇佣兵最主要的赚钱来源于战争之后的掠夺,那时候就是见到啥贵重的就拿啥,没得管得了他们,穷疯了,所以瑞士雇佣兵的战斗力虽然让人称赞,但是口碑却很差,大家纷纷指责这群人,简直是不讲武德啊。

  由于高收益高回报,所以雇佣兵这种高风险的行当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都有很多年轻人去干,可以说在那时候,当雇佣兵,就是瑞士德语区年轻人的唯一出路。恰好16世纪起欧洲进入宗教改革时期,那时候欧洲各国天天打仗,瑞士雇佣兵简直供不应求,德语区的各州甚至还将雇佣兵制度写进了法律里面,跟其它国家签订协议,对外输出雇佣兵赚钱,法国、奥地利、荷兰、米兰、威尼斯、匈牙利等都是老客户了。于是场面就变成了法国也花钱叫雇佣兵,荷兰也花钱叫雇佣兵,当法国和荷兰打仗的情况下,瑞士雇佣兵咋办呢,对面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

  得加钱!

  

  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德语区一口气向法国输出大量雇佣兵,在1594年到1605年这11年间,雇佣兵总共赚到了1.36亿克朗的外汇,可以说,欧洲越混乱,瑞士越赚钱,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瑞士一共向外国输出一两百万雇佣兵,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了欧洲混乱时代中难得的一个受益国。

  现在我们把镜头转向法语区。在法语区的瑞士人和德语区不同,是另一番风景,这些人不喜欢当雇佣兵,成天打打杀杀的,成何体统,一点都没有优秀干部三好学生的样子。那时候法国的王室都喜欢穿戴奢侈品,出门倍有面儿,法语区的瑞士人为了赚点外快,瞅准了这个行当,再加上这个东西本身也不需要多大的资源,就是把别人的金器银器拿来自己加工打磨,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做起了首饰,去满足法国人的喜好。

  刚好还做得挺好的,法语区内的日内瓦在14世纪时还成为了欧洲少有的重大集市之一,小说家大仲马就曾经说过,当时日内瓦的3000名工匠,供应了整个欧洲的首饰,可见当时有多牛。

  不过好景不长啊,在16世纪的时候欧洲掀起了一阵宗教改革,起因是天主教内腐败,百姓看不下去了,于是有些人就开始自建新的教派,简称新教。本来说得好好的,大家信仰自由,你喜欢新派就投靠新派,喜欢旧派就投靠旧派,谁知道在法国那边,矛盾搞得特别大,新旧教派之间天天干架,连国王都被刺杀,那些信仰新教的人没办法,只能逃离法国。那往哪边逃呢,隔壁的瑞士不是刚好有个法语区吗,言语沟通不存在障碍,对,就往那边跑,于是一群人大包小包拖家带口地就往瑞士逃命了。

  这时候法语区已经是新教的天下了,尤其是日内瓦,新教最活跃,因为看不惯那些旧教腐败的生活,新教宣布暂停所有人都不得佩戴首饰,整天穿金戴银,花里胡哨的,还怎么好好工作,都不许戴了。但法语区的人大多数都以制作首饰谋生,这不是一下子就把国人的活路给掐死了吗,还让不让人活了。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啊,那些法国跑过来的难民逃难的同时,还带来了一项技术,那就是制作钟表。不戴首饰可以,那总不能不看时间吧,你教堂祷告需要看时间吧,你吃喝拉撒需要看时间吧,你吃鸡需要看时间吧,总之就是没有首饰可以,但不能没有钟表。

  于是,法语区的人开始放弃制作首饰,转而走上了钟表制作之路了。

  后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钟表也慢慢做精做细,毕竟那么大那么粗的一个钟表,虽然器大活好,但终究不能长久,于是瑞士人凭借着高超的手工技术,愣是把钟表变成了短小精悍的怀表,然后再变成了可佩戴的手表。高精度的制作外加过硬的质量使得瑞士手表在国际知名度大增,现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手表品牌,瑞士就占了一大半,像百丽翡达、欧米茄、劳力士、伯爵、积家、天梭等,已经成为有钱人的标配了。每年销量达1570万只(2021年数据),连起来可绕地球0.1圈,平均每10人里就有7个佩戴瑞士手表,而法语区内的日内瓦表现得最优秀,被称为“世界表都”。

  

  所以说,瑞士在这次宗教改革战争中可谓是因祸得福,捡了个大便宜,再加上自身资源和条件限制,只能一直往钟表这种高精密度的手工活儿上发展,于是造就了如今的瑞士钟表行业,从此在钟表制作道路上一骑绝尘,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钟表业的发展,德语区的人一瞅,都有点羡慕了,毕竟自己拿命去赚的钱可能还不如人家做两个手表的利润高,还不如老实回家做点手工活,既安全又环保,不香吗?再加上到了19世纪,雇佣兵的确也没落了,好多国家的义务兵制度都逐渐完善了,你瑞士雇佣兵出价这么高,我还不如用本国的义务兵,尤其是法国,一方面花钱请瑞士德语区的雇佣兵去打仗,然后打仗又逼得国内的钟表匠逃离到瑞士的法语区,结果又促进了瑞士的钟表行业发展,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妥妥的被瑞士给套娃了呀,你们说气人不。

  于是在这种内外因素下,雇佣兵制度在19世纪逐渐被废除了,退出了历史舞台,钟表行业逐渐由法语区蔓延到了德语区,再到全国,成为了瑞士的主营行业。

  但单单一个手表还不至于让瑞士像现在这么有钱,在时间进入到19世纪后,瑞士开始摸索出了另外一个赚钱套路,那就是瑞士银行。众所周知,没有什么行业比得上玩金融来钱快,随便点几下手指,钱就哗啦啦进来了,试看如今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几个国家,除了中国是靠实体发家致富外,其他几个都是靠金融行业赚钱。

  瑞士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想要靠金融发家,跟英法德美大国抢饭吃,看起来不大可能,但事实上,上天还是挺眷顾这群山里人的,虽然国家领土少,土地也不好,但是耐不住周边都是大国啊,这样一个小国在中间反而是最安全的,反正谁也不敢吞并他,一旦要吞并还得考虑其他周边国家的想法。

  1813年拿破仑战败后,法兰西帝国没落,为了防止法兰西死灰复燃,隔壁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就于1815年在维也纳召开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大到把瑞士的23个州代表也叫上了。这里解释下为啥瑞士要派这么多代表参会啊,别的国家只要领导人或者外交代表来就表态可以了,但瑞士比较奇怪,你说他是个国家吧,但那时候连一部宪法都没有,各个州都是独立的,他们这二十几个州是为了独立才组成的一个联邦国家,所以没有一个领头的话事人,只能都叫上了。直到了这次维也纳会议结束后几十年,瑞士才拥有了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还是从美国那边抄来的,几乎原封不动,就改个名字,直到现在瑞士联邦还一直用它。

  接着说回维也纳会议,瑞士23个代表坐在角落瑟瑟发抖,眼皮一直跳,总有种不好的预兆,结果还真是。这次会议决定把瑞士定为中立国家,但这不是啥好事,主要是瑞士离法国近,这样做可以把瑞士当做缓冲带,阻挡法国打过来。以后你法国要再想征服欧洲,先过他瑞士这一关再说。

  为了增加瑞士中立国的力量,会议还决定把法国占领的瓦莱州、纳沙泰尔州和日内瓦州这三个州给瑞士,这样一来,瑞士就有26个州了,国土面积一下子增加到了4.1万平方公里,这样子应该足以抵挡人口6000多万,领土55万平方公里的法国了吧。

  小瑞瑞,你看,我们这样安排还合理吧!

  合你***的理,瑞士都懵了,你们闹呢,这不是把我往火坑推吗?没办法,谁让他离法国那么近呢,中立就中立呗,瑞士还能说啥,打又打不过这些国家,只能在心里默默问候了所有国家的祖宗十八代,然后表面依旧保持微笑。

  

  就这样,瑞士莫名被中立了。

  但成为中立国家对瑞士来说还真不是坏事,因为就在不久后,就接连爆发了一、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波及了全世界的所有国家,瑞士由于是国际上承认的中立国家,反而显得安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瑞士银行家们仿佛嗅到了商机,跑到各个国家去希望富豪们把钱存进瑞士银行,瑞士之所以敢这么做,还是有底气的,一是因为他们是中立国家,相对安全,二是因为在一战期间,很多国家都加大对国民的税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瑞士推出了贴心的低税率,这简直是符合那些富豪的口味啊,于是纷纷把钱和黄金存进了瑞士银行。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富豪的信息咋办呢,万一我前脚刚存进去,后脚你就把我卖了,到时候像郑某、薇某和邓某一样背上一个偷税漏税的罪名,那我不完蛋了,以后还怎么在娱乐圈混,还怎么开直播卖货。

  没关系,你能想到的,瑞士银行都想到了,瑞士银行第三个最诱人的地方就是绝对的保密制度。说到这个保密制度,原先在瑞士还只是约定俗成,最开始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的时候,大量新教教徒从法国跑来瑞士时,为了保障他们的财产不受侵犯,大家自觉不透露他们的信息,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二战时期。到了二战期间时,希特勒比较狡猾,为了防止国内的人把钱转移国外,于是派特工去瑞士银行假装开户,如果有的名字已经在那边开过户了,特工里面回来把这个人杀了,这样做虽然效率低,但是也是种办法嘛,一年的时间里,就有三个德国人因为在瑞士银行开户被杀死了。

  这可让瑞士银行脸往哪里搁,我主打保密招牌,现在却因为有人开户被杀死了,我还怎么在金融界混,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1934年就立法通过了《瑞士银行法》,这个法律规定更增加了银行的保密性,保密到连你的入户姓名都可以用数字代替,正常人谁能看出那是个啥玩意啊,除了几个银行高层知道你的信息外,没人会知道你的资料。瑞士甚至还贴心地准备了高级顾问,如果你不方便存款、取款,没关系,我们高级顾问为您一站式解决,避免您抛头露面。

  保密,我们是专业的。

  

  依靠着这样的保密制度,瑞士银行在一战和二战期间赚得盆满钵满的,别人打仗时数人头数到崩溃,他们则是数钱数到手软。尤其是二战期间,犹太人、德国人以及其它国家的人都纷纷把钱存进瑞士银行,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不管你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只要你有钱,我照收不误,甚至还保证,大家不用怕,你就算不小心在战争中死掉了,你的钱我也会留给你的后代的,简直是把人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从来没见过这么良心的银行了。特别是犹太人,在被迫害之前都几乎在瑞士银行开过户,把钱存进去了,就等着有朝一日战争结束可以拿来花或者留给子孙,只是他们忘记了,资金都是血腥的,瑞士银行根本没有像宣传的那么良心。

  就在二战结束后,眼瞅着犹太人大部分都被迫害了,德国也战败了,瑞士银行开始露出了丑恶的嘴脸,准备侵吞掉这些财产,只不过这吃相太难看了,连他们自己内部人都看不下去了。1997年,一个叫米歇尔·克里斯托弗·梅里的人爆出了瑞士银行的丑闻,梅里是瑞士联合银行安全部门的安全专家,他声称自己看到瑞士银行正在销毁二战期间无人认领的账户,这些账户要么是犹太人的,要么是战败德国的。消息一出,语惊四座,满堂哗然,恰好此时犹太人已经在美国政界打下了一片江山,直接动用美国的名义叫瑞士老实点,把钱给我算清楚咯,最后瑞士算了3年,算出了只有5.4万个账户和犹太人有关,最后赔偿了12.5亿美元了事了。

  要知道,在二战期间,瑞士一共新增了680万个账户,这里面只有410万个账户可以查到信息,剩余270万个没有资料可查,在这里面,瑞士已经不知道私吞了多少财产了,就拿出了一点零头出来敷衍犹太人,毕竟资料都在他们银行手上,他们怎么说都行。只是可怜那个勇敢爆出瑞士银行丑闻的梅里,一路被人威胁,后面只能跑到美国加入了美国籍。

  除了犹太人的钱,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钱,瑞士也是照吃不误。从1939年入侵波兰开始,德国就开始大量侵吞当地黄金,但这么多黄金也没地方放啊,于是大部分也是进了瑞士银行的账户,这些黄金到底有多少呢,据后来瑞士统计,仅仅在1940年一年,德国存在瑞士的黄金就有170.2亿瑞士法郎,放到现在,就相当于1700亿美元,简直亮瞎我这穷光蛋的眼。但这些钱瑞士也不可能给,因为就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眼瞅德国要完蛋了,瑞士突然说要冻结德国的资产,因为德国不是好人,太坏了,居然杀害了这么多人,搜刮了这么多资产,瑞士永远支持正义的一方,我们与邪恶不共戴天。后来二战结束后,瑞士公布了二战德国纳粹的资产,才6000万美元,是的,你没看错,连实际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可怜的德国,这笔钱要想拿回来是不可能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靠着两次世界大战里这种不要脸的骚操作,瑞士简直是数钱数到手抽筋,战败国的钱他要,被迫害人的钱他也要,正印证了马克思的那句话,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不对,不是这句,应该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

  

  战争结束后,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同样也为他带来了很多客户,而且都是大富翁啊,他们把钱存在瑞士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避税、避税、还是避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瑞士银行每年从这些富翁手里赚取大量的保管费,是的,没看错,把钱存进别的银行都是赚利息,但是存进瑞士银行里却要倒贴钱,当然,这点钱相比交税根本不值一提,洒洒水啦。

  不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瑞士银行在给自己赚钱的同时,也动了别人的奶酪,这其中动得最大的无疑就是英法美等资本国家,因为在瑞士银行避税的大部分都是他们国家的富豪。在以前瑞士银行保密很严,这些国家拿他没办法,但是在2007年,一个美国富豪因欺诈罪被抓,结果就交待了他是委托给一个叫伯肯菲尔德的瑞士银行雇员操作的海外账户,美国税务局立马就找到了这个小伙子,要说这美国税务局还真不能小瞧,当年美国最大毒枭在美国贩D这么严重,FBI都拿他没办法,结果就因为不交税被美国税务局抓了,临走前再三叮嘱手下,啥都可以忘,但一定不能忘记交税。

  这个叫伯肯菲尔德的小伙子栽在了美国税务局的手里,自然也是不好过,威逼利诱之下,立马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秘密说出来了,包括瑞士银行是如何帮助富豪逃脱监管、偷税漏税的,甚至还爆出有200亿美元的资产未在美国报税,而且,这还仅仅是瑞士的其中一家银行而已,整个瑞士有多少家银行,单单在苏黎世就拥有120家世界银行的总部,可见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猫腻了。美国立马起诉瑞士银行,要求瑞士把钱吐出来,并且提供52000个可疑美国账户的信息,这可为难瑞士了,一下子给这么多,我脸面往哪里搁,江湖上谁不知道我瑞士银行是出了名的嘴巴严,想要提供这52000人的信息是不可能的,我们可是有原则的人,我最多给你打一折。于是,瑞士十分“有原则”地给出了4700人的信息,并且扔给了美国7.8亿美元的罚款,希望美国不要再来骚扰他。

  但隔壁的欧洲其他国家一看美国得手了,立马就跑过来叫瑞士提供本国的名单,瑞士实在不是他们的对手,最后被逼无奈之下,在2019年加入了世界经合组织,同意税收信息互换,也就是只要你在瑞士银行开户,你的信息就会自动传到你所在国家的税收部门。隐私什么的,不存在的。所以奉劝年轻人,千万不要整天想着避税哦,乖乖交税才能更好直播卖货啊。

  就这样,瑞士银行引以为傲的保密制度开始土崩瓦解了,这时候如果还愿意把钱存在瑞士银行的,大概看中的就是他的安全性了。就像我们电影里看到的,瑞士银行的小金库真的是藏在大山里面,然后是各种高科技,什么三道门、人脸识别、瞳孔识别、指纹识别,大门还是特制金属制成的,门口还有雇佣兵24小时轮流值守,要想在这里偷一毛钱,休想。

  但是,钱存在瑞士银行就真的安全了吗,金库的大门就算可以扛得住子弹,却也挡不住人心。一旦你把钱存进了瑞士银行,这笔钱就不再是你做主了,这一点俄罗斯的富翁们是深有感受的。因为就在2022年初,在美俄之间相互制裁时,瑞士银行就突然跳出来,宣布要冻结俄罗斯在瑞士银行的110亿美元资产,这可把俄罗斯富豪傻眼了,你们不是中立国吗,凑啥热闹呢?同样傻眼的还有全世界的富豪们,看来这钱存在瑞士银行也不安全啊,他一句话就把钱给冻结了,还是赶紧取出来好了。这一下换成瑞士傻眼了,别这样啊,都是老客户了,于是赶紧再次宣布,我之前说要制裁俄罗斯是开玩笑的啊,怎么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呢,别当真啊,我是中立国啊,大家忘记了吗,赶紧把钱都存进来吧。

  这下好了,原先我以为他只是美国的舔狗,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墙头草,这一出闹剧下来,大家算是看明白了,哪有什么中立不中立的,财产放在别的国家都是不安全的,一句话就能让你倾家荡产,只有自己国家强大了,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

  本文完。

  喜欢的话一键三连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