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教材“走红”英伦 九九乘法表“震惊”英国教师

  

  BBC纪录片中的英国孩子

  英国教师被九九乘法表“震惊” 2009年和2012年,经合组织发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位居榜首,引来包括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取经”。

  中国孩子数学水平

  比英国孩子高出三年 在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人员考量了参加这一计划的50多万15岁左右孩子的数学成绩和家庭背景。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孩子的数学水平比英国孩子高出三年。

  时任英国教育部政务次官的伊丽莎白·特拉斯称,英国必须向中国学习,以提高学校的数学教学水平,结束“15年停滞不前的状态”。

  特拉斯认为,过去15年来,就数学的表现而言,英国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像德国和波兰等国家都一直在向东方学习。

  她说:“上海的教学方法对资源的利用似乎更加有效,而且更注重孩子们需要从小就拥有的核心算术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小学和初中里的数学水平非常高,而且专门的数学教学水平也非常高。”

  对孩子的鼓励和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在特拉斯看来也是中国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

  她说:“任何问题都会得到关注,他们的方法是既有大班又有小班,这样一些小班可以确保所有孩子都掌握概念,但同时大班又能确保好的教学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2015年,英国热播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5位中国老师将中国学校特有的一些做法搬到英国课堂,片中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激起中外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

  中式教育搬到英国课堂

  激起孰优孰劣大讨论 这部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的3集纪录片最终以接受中式教育的学生在成绩上优胜于同年级其他学生成绩结尾。BBC的镜头也记录下了博航特校长和负责纪律管理的负责人一段有趣的对话。“我们不能让中式学校赢,对不对?”“天哪,当然不!”“他们要是赢了,我们肯定会被送回‘黑暗时代’吧。”

  在最后宣布考试结果之前,中国老师们似乎对学生们的结果没什么信心。有老师称如果中国老师赢了,那肯定是奇迹。但是最后奇迹发生了,中式教学下学生们的数学平均分数为67.74,博航特54.84;中式教学下学生们的中文平均分数为46.88,博航特36.46;科学,中式教育学生58.33,博航特50。考试结果显示,中国老师的中式教育获胜。

  “大结局”刚播完,这期节目又再一次受到热议。从事29年小学和早教的网友简·格雷格称,中式教育充满了中国的文化方式,然而英国的教学反映出英国人对孩子是独立个体的认可,英国人推崇并尊重这一点,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是大班教学,老师给每个学生的讲课内容都一样,而在英国老师会针对每个班级不同阶层的学生讲授不同的知识。

  英国师生发现,中式数学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和高素质的专业教师,还在于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中国教材的输出水到渠成。

  英国教师被九九乘法表“震惊”

  英格兰8000中小学推中式教育 在一些西方人的认知里,中式教育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填鸭灌输、死记硬背这些陈旧模式中。不过,观摩过中式课堂的西方教育者发现,中国教师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英国《卫报》等媒体评论说,一些英国教师被九九乘法表“震惊”;中国老师把“数学的艺术”带进英国课堂。

  中国基础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效果得到了英国教育界认可。2016年,英国教育部斥资4100万英镑支持推广“上海掌握教学模式”,将英格兰地区8000所中小学纳入其中。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事务的国务大臣尼克·吉布说,这些措施将确保年轻人能为“日后的学习和21世纪的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教育“出海”,走的是取长补短的双赢路径。英国基础教育引入“上海模式”,正是希望改善过于偏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希望提高对学生应有的共性要求,并提高教学难度,以利于更快提升学生成绩。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汲取西方经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中国教育走出去,不仅有助提升外方的教育水平,也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有启发。

  链接

  德国学生感受中式教育

  “教学节奏可以折中一下” 16岁的德国男孩慕鸿涛在上海“插班”读高一,回忆起在上海交换学习的日子,这名来自德国埃森的中学生颇有感触。“在中国,学生要学很多复杂公式。有些东西不理解,只能硬记。”他说,老师讲课很快,这与“课程简单、进度慢……会在基础知识上花费很长时间,直到每个学生都明白”的德国课堂很不一样。

  在中国,慕鸿涛每天7点到21点都在学校上课。而在德国,他早晨8点上学,下午两三点就能回家。“当时在中国压力真的很大”,如果把中式教育照搬到德国,他的德国同学“肯定也会不适应”。不过,他认为,德国学校的教学节奏倒是可以和中国学校折中一下。“如果德国教学更紧凑些,好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聊。”

  “军训、课间操让人有集体感” 来自德国默尔斯的吴云浩比慕鸿涛早一年经历了中式教育。在安徽芜湖的安师大附中,他和中国同学一起参加军训、做课间操、在运动会上穿着校服走方队。他发现,中国学校的课外活动让人“有集体感,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而在德国就不是这样。相比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国学校的这些活动“还不错”。

  与慕鸿涛一样,17岁的吴云浩也认为中国课堂进度“太快了”,需要课后慢慢消化。他所在的班级有50人,大约是德国班级人数的3倍。上课时,基本上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并记笔记。而且班级内部还有排名,使得同学间必须互相竞争,压力更大。 综合新华社

  (原标题:中国数学教材“走红”英伦)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