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间图书馆田野调查笔记 | 签名本限量预售中

  

  

  乡村民间图书馆田野调查笔记

  编著者:王子舟等著

  定价:78.00

  ISBN:978-7-5013-6725-2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所属分类:图情-重点理论著作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王子舟教授团队对我国18个乡村民间图书馆进行田野调查,通过访问创办人和乡村读者,讲述了农民自办图书馆的故事,包括各自的办馆理念与艰难历程。这些故事真实感人,引人入胜,可读性强。乡村民间图书馆创办者多为乡村文化精英,他们创办的图书馆有着自发性、本土性、多样性等特点,弥补了乡村公共文化的不足,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生活管理与服务方式,契合了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需求。本书可以供图书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学生与研究人员,以及相关职业从业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著有《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基础教程》《图书馆学是什么》《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民间力量建设图书馆的政策与模式》《图书馆学研究法:学术论文写作摭要》等。长期关心乡村民间图书馆发展,创办了民间图书馆网站——文化火种寻找之旅,多年来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邱璐、中国图书馆学会退休干部戴靖等团队成员开展公益阅读推广项目,并深入乡村对民间图书馆进行田野调查,为乡村民间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王子舟教授团队访谈全国18个乡村民间图书馆的调查笔记,每篇文章都是王子舟教授亲自执笔,文笔非常好,我2天就读完全书稿,故事太吸引人了,每天看到晚上十点多,看得晚上感动不已,睡不着。这本书不仅在前言部分系统讲述了怎么样把田野调查方法运用到图书馆学领域,更通过这18篇田野调查笔记,向我们展示了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方法来做研究的范例。

  一句话书评

  “一本书教给图书馆人怎么样使用田野调查方法。”

  本书书影

  

  

  

  

  

  

  

  

  

  

  目录

  前 言 田野调查——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 1

  第1篇 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新角色

  ——河北赞皇县赞皇镇曲江村赵良弼图书馆............................................ 1

  第2篇 一个自学成才的农民的理想

  ——山东沂南县湖头镇曹家小河村小河图书馆..................................... 12

  第3篇 一个乡村文化旗手的传奇

  ——宁夏海原县史店乡苍湾村成林文体大院.......................................... 23

  第 4篇 热衷百姓阅读的乡村诊所

  ——宁夏中宁县新堡镇盖湾村红枸杞图书室.......................................... 32

  第 5篇 壮族乡村文化的守护者

  ——广西东兰县东兰镇委荣村健将图书馆.............................................. 39

  第 6篇 用扁担“担”出来的图书馆

  ——湖南冷水江市渣渡镇利民村农民图书馆.......................................... 48

  第 7篇 太行山里“种文化”能手的抱负

  ——山西左权县麻田镇麻田村心连心家庭图书馆................................ 59

  第 8 篇京郊乡村的文化常春藤

  ——北京昌平区崔村镇大辛峰村圣学图书馆.......................... 71

  第 9 篇当代“乡村秀才”的办馆之路

  ——河南平舆县东和店镇宁庄村赵彦良书屋.......................... 81

  第 10 篇社会教育园丁的精神家园

  ——江西宁都县梅江镇登峰大道“三优园”公益图书馆......... 91

  第 11 篇 “农家小女子”的文化大情怀

  ——河北内丘县内丘镇北永安村农家女书社..................... 102

  第 12 篇点亮乡村文化的小橘灯

  ——河南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微光书苑............................ 121

  第 13 篇新乡贤对家乡文化的新贡献

  ——湖南城步县丹口镇下团村自强图书宬......................... 139

  第 14 篇乡村科技与文化的传播者

  ——辽宁庄河市大营镇四家村农民科技书屋..................... 153

  第 15 篇感召群众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

  ——辽宁庄河市青堆镇前炉村桃园书社............................ 162

  第 16 篇小小图书室牵动山村阅读大天地

  ——广西天等县天丽路鹿溪公益图书室............................ 179

  第 17 篇乡村妇女编出的文化“同心结”

  ——山西汾阳市三泉镇仁道村农家女书社......................... 190

  第 18 篇民间文献专家的乡土耕耘

  ——江苏东海县牛山街道湖西村樊氏图书馆..................... 205

  附 录 乡村民间图书馆通讯录.......................................................... 221

  后 记 239

  关于“公书林”学术丛书

  本书属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公书林”学术丛书的第一批图书。丛书设立的旨趣如下:

  “公书林”学术丛书出版说明

  图书情报档案学图书是我社主要出版方向之一。为了促进图书情报档案学的繁荣发展、展现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我们策划了“公书林”学术丛书, 专门收录我国图书情报档案学学人优秀著作,自2019年起陆续出版,以期逐渐形成规模,成为本社和专业领域的精品系列丛书。

  “公书林”典出 1910年韦棣华女士 (Mary Elizabeth Wood,1861—1931) 在武昌创办的文华公书林。以“公书林”为丛书名,既传递了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立足于文献资源,无私、开放地为社会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理念,也表达了我们继承学术传统、守正开新的学术立场。尽管时代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开放”“化私为公”“共享”等精神是永恒的。

  希望借着这个有历史感的文化符号,表达我们襄助图书情报档案学专业学人深耕学术、多出佳作的心愿,争取能在学术史上留下我们这代人应有的足迹,无愧于时代。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9年5月

  精彩书摘

  摘自《乡村民间图书馆田野调查笔记》,王子舟、邱璐、戴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乡村妇女编出的文化“同心结”——山西省汾阳市三泉镇仁道村农家女书社

  1仁道村农家女书社往事

  山西省汾阳市为县级市,地处山西腹地,东濒汾河水,西傍吕梁山。有学者认为,“牧童遥指杏花村”里的杏花村就在汾阳市东北方向15公里处。这里如今已成闻名遐迩的汾酒产地。三泉镇仁道村位于汾阳市西南方向10公里处,在307省道东侧,交通方便,因人们推崇“仁义道德”,以其省称得村名。仁道村现有耕地1700亩,240余户、1100余人,村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

  2007年,为了革除打麻将之风,活跃乡村文化,李玲聪(1961—)组织村里妇女成立了以往只有男人参加的威风锣鼓队,经常在村里古戏台前排练演出。妇女们有了自己的公共空间与活动,打麻将的少了,讲闲话的也没了,腰腿疼的也减少了。接着大家群策群力又相继成立了舞蹈队、地秧歌队、卡拉OK队、老年健身队、京剧会友队,还经常自编自演节目。仁道村的妇女们连续两年代表镇党委参加县里组织的比赛,每次都得到了好的名次。她们表演的地秧歌受到市民俗学研究者的重视,被录像并刻成光盘保留下来。2009年,在她们的影响下,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村庄,有4个行政村组织起了各种文艺团体,一时成为当地农民的佳话[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2009年5月经三泉乡副镇长任淑宏的介绍,李玲聪结识了栗家庄村农家女书社负责人王树霞、《农家女》记者郑巧和崔钰,于是订了全年的《农家女》。每当《农家女》新杂志到了村里,70%的姐妹们开始轮流地看。后来,李玲聪在王树霞和任淑宏的介绍下,开着自家车,带上姐妹们去栗家庄村农家女书社、田村农家女书社进行观摩。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召开农家女书社年终交流会时,李玲聪前往北京参加了会议,她成了仁道村第一位去北京的女性。会后,李玲聪一回到村里,即着手组织村里的妇女筹备成立农家女书社[2]。

  2012年4月9日,仁道村农家女书社正式成立(见图1),这是李玲聪联合村里妇女向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申请获批办起来的,也是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在德意志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建起来的第55个农家女书社。书社面积不大,只有54平方米,位于仁道村旧庙旁的一个窑洞里。书社初创时有图书三千余册,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卫生健康、农业科技等类,还有一些报刊。书社有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借阅制度,定时开放、定时活动。同年6月,村里按上级文化部门的指示成立村农家书屋时,也将农家书屋合在了农家女书社。

  

  图12012年4月9日仁道村妇女们在农家女书社门前合影

  农家女书社除了平时开展阅读活动,还组织自己的锣鼓队、舞蹈队、地秧歌队、老年健身队等,多次代表乡镇参加市里的一系列活动,各种奖项挂满了书社墙壁。此外,书社每年组织几位妇女去北京参加学习和培训,让妇女们走出家门学习电脑培训、服务技能等。据李玲聪介绍,截至2017年,书社先后组织各类活动20多次,固定的直接受益人近500人,间接受益人超过1000人。

  2014年12月10日至12月12日,由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和广州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百位女村官论坛在广州召开,时任仁道村村委会副主任的李玲聪受邀参加这次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讲述了农家女书社参与村庄治理的经验与方法(见图2)。她说,因为书社的活动都是健康向上的,自然能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3]。

  

  2014年12 月在广州第五届全国百位女村官论坛上发言的李玲聪

  2走访仁道村农家女书社的机缘

  李玲聪和我们相识是通过房红霞,2017年4月,李玲聪通过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项目管理员房红霞,了解到河北省内丘县北永安村农家女书社办的“民间图书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很受村民的欢迎,便马上与本村农家女书社骨干们商议,于5月7日正式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提出了该项目的申请。同时对本村住户经过摸底与准备,选出了赵丽玲、高昌瑞、高寿海、李培明、郝强、靳玉杰六个家庭作为家庭阅读点,希望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能够给予支持。这一申请很快获得了批准。

  2017年6月22日,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发出的图书和小书架到了仁道村农家女书社,给家庭阅读点每家配两个小书架、120册书。总计12个书架(1296元),720册图书(实洋9669.60元),连服务费、运费等,共计12079.08元。

  李玲聪收到图书、书架的当天即组织农家女书社成员以及六个阅读点家庭开会。书社分别与阅读点家庭签订了项目运行协议,制定出各种保管、借阅的规章制度,然后做出不定期搞一次集体阅读活动(如集体朗诵、绘画比赛)的规划。农家女书社里的退休教师武玉梅、幼儿园老师靳丽红、书社宣传队长王爱莲等,主动请缨志愿担任家庭阅读点的辅导老师,她们表示每个周末到各个阅读点家庭辅导学生看书、写读后感。

  据李玲聪报来的项目运行总结内容可知,截至2017年底,农家女书社组织阅读点家庭的孩子们举办过多次读书会(见图3),包括一次绘画比赛,两次普通话培训,如11月5日下午,阅读点家庭的孩子们聚集在农家女书社举行绘画比赛,黄河小学教师贺海玲及三位辅导老师还自备了奖品发给优胜者;11月10日,农家女书社又组织阅读点家庭的孩子举办古诗词朗诵会。阅读点家庭的家长们说,有了家庭小书架后,孩子们有书可看,读书积极性可高了,讲普通话、朗诵诗词的胆子也比以前大了。

  

  图32017年7月14日农家女书社组织家庭阅读点读书会

  鉴于家庭阅读点项目取得的成效,所以,当李玲聪2017年11月再度申请仁道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时,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也顺利地给予了批准,并争取到了田家炳基金会、胡承渝、区权、孙裕萱和贾素枝夫妇、PeterY.和Josephine S. Lo 夫妇的捐助经费,用来购买仁道小学图书角的图书与书架。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为该小学的六个年级每个教室配置一个书架、50册书,合有书架6个(654元)、图书300册(实洋4273.64元),加运费等共计5606.32元。2018年3月23日发货,4月初运抵仁道村。

  2018年5月12日至14日,为了解“民间图书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参加仁道村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启动仪式,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派王子舟、邱璐二人前往汾阳市三泉镇仁道村进行回访和调研。

  3农家女书社和家庭阅读点

  2018年5月12日20:40,王子舟、邱璐乘坐火车到了汾阳火车站。汾阳火车站距离市区有20多公里,出站后打出租车(50元)到了康华宾馆,次日一早打出租车前往10公里外的仁道村。在村里文化活动中心与李玲聪见面后,她先带我们看了农家女书社。

  农家女书社几年前已由仁道村旧庙旁的窑洞里迁到了仁道村小学校的一间教室内,与村文化活动中心只有一墙之隔。院墙上有门,从文化活动中心可直接穿行过来。书社面积有40平方米,西北面依墙有一排书柜,里面摆满了书籍,大约有3000册(见图4)。中间有两张桌子当作阅览桌,东面黑板、讲台处是开展培训、活动的场地。李玲聪告诉我们,由于书社成立以来,图书没有增长也没有更换,许多书大家都看过了,加之现在手机微信的流行,人们很少来书社看书,不像以前那样热闹了。

  

  图4 仁道村农家女书社室内一角

  李玲聪说,书社在阅读量下降之后,姐妹们觉得不能没有作为,既然大家自发成立起来一个村里的文化平台,就要让这个平台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凝聚妇女们的积极性,2015年9月24日,农家女书社成功注册为“汾阳市三泉农家女书社协会”,农家女书社从此有了社会团体法人的身份。2016年10月16日,她们利用这个法人身份在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帮助下,得到了招商局慈善基金会(CMCF)“幸福家园乡村社区支持计划”项目的资助,正式挂牌成立了“仁道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在文化活动中心的两孔窑洞里,每天上午都会有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到照料中心来,大家一起说话、看报、打牌等。中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管老人们一顿午餐(每位老人每天交2元,一个月60元)。下午四五点以后,老人们各自回家。2017年3月8日,汾阳市妇联嘉奖“仁道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集体”。

  李玲聪说,书社是和书打交道的,来看书的人少了,大家更要积极创新,促进村民的阅读。引进家庭阅读点项目,把阅读推送到农民家里,并且以少儿为主要阅读人口,这就是书社的一个创新。

  为了让我们对项目有深入的了解,上午9:00,在李玲聪和农家女书社其他几位骨干的陪同下,我们开始走访家庭阅读点,依次走访了仁道村的赵丽玲、高昌瑞、高寿海、李培明、郝强、靳玉杰六个家庭。5月13日正好是周日,孩子们大多在家里。

  第一家是赵丽玲家。赵丽玲(37岁)和丈夫刘五保(46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刘烨鑫(16岁)已上初三,二女儿赵烨佳(13岁)上初一,小儿子赵刘键(10岁)上小学二年级。赵丽玲的父母和他们住在一起,赵丽玲父亲是农家女书社京剧票友队成员,更是村里公认的能工巧匠。他家现住的房子就是他亲自设计施工建造的。双层楼房,一层是半下沉,里面是窑洞结构,外面大玻璃面墙,冬暖夏凉且采光还好。我们去时,刘五保在外地打工,赵烨佳、赵刘键正好在家。他俩很腼腆,但问到小书架时,他们都点头说他们非常喜欢(见图5),每个人都看好些书了,还拿出他们写的一本读后感让我们看。李玲聪说,农家女书社分配图书时,每家配一个笔记本,供孩子们写读后感用。孩子的姥爷识文断字,他对我们说,以前没有读书机会和条件,没想到现在一下变得这么好,真是想不到啊。

  

  图5站在小书架前的赵烨佳(右)和赵刘键(左)

  第二家是高昌瑞家。高昌瑞(37岁)和妻子韩海芬(36岁)有两个孩子,大女儿高晗(12岁)上六年级,小儿子高世丞(7岁)上一年级(见图6)。

  

  图6高晗(左)和高世丞(右)在自家小书架前留影

  高昌瑞白天到焦化厂打工,晚上回家,韩海芬在家照顾孩子。韩海芬说,家里有了小书架和120册适合这两个孩子年龄段看的书后,两个孩子没事就看书。高晗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今年已经通过了小升初的考试,考进了汾阳市最好的初中学校东关实验中学,1600名考生只录取300名。我们在和高晗交谈的过程中,问到家里的书是否还借给附近或同班的同学,高晗说借,并拿出了一个借阅记录让我们看,上面记载了借书人的姓名、借书时间、还书时间、书名、类别、数量,还有对图书保持不破损、不丢失的承诺签字。韩海芬告诉我们,她丈夫也很鼓励孩子读书,孩子的两个姑姑都是大学生。

  第三家是高寿海家。高寿海(42岁)和妻子李海贤(31岁)有一儿一女,高寿海在外面开大车搞运输,李海贤在家做农活、照顾孩子,儿子高健(11岁)上五年级,女儿高卉(6岁)上一年级。高健不似前两家同伴那样羞涩,他挺大方,交谈一会儿,就要给我们朗诵亲近母语研究院编《全阅读(小学四年级)》里《谁也不许偷走太阳》的一段文字。他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普通话说得很好。李海贤说,高健在班里平时也爱发言,每逢农家女书社组织读书会,他都会主动准备朗诵,相对而言,高卉则腼腆多了。我们一进院子,就发现水泥道上有粉笔画的图案,问是不是高卉画的,她点点头。让她向我们推荐几本她看过并喜欢的绘本,高卉很快就从小书架上找出四五本,并呈梅花状展示给我们看(见图7)。

  

  图7高卉向大家展示自己喜欢的绘本

  第四家是李培明家。李培明(47岁)和妻子张英丽(46岁)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太原打工,做厨师,已经结婚生子,一年回来一两次,小女儿李黎馨(9岁)上二年级。李黎馨将两个家庭小书架,在客厅门口一边摆了一个。张丽英告诉我们,李黎馨很喜欢小书架上的书,放学回来就看,农家女书社的辅导员还来家里辅导她阅读。只是自己太忙了,因为丈夫刚得了一场大病出院,身体虚弱,不能干活,只能休息,外面的农活和家务都靠她一人。李玲聪插话说,近几年里,村里有好些中青年村民患大病,有的是心梗(如李培明),有的是脑瘤,还有的是子宫癌等。她们农家女书社为这些患病返贫的家庭没少募捐。在这种情况下,李黎馨很懂事,她爱读书,学习用功,还很听家长、老师的话,当着我们面,还向我们推荐她喜欢的书(见图8)。我们告别时,特向李培明表示了早日康复的祝愿。

  

  图8李黎馨(左)在小书架旁向邱璐(右)推荐她喜欢的书籍

  第五家是郝强家。郝强(34岁)和妻子赵丽玲(35岁)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郝芯逸(10岁)上二年级,二女儿郝桉逸(8岁)、三女儿郝茹逸(8岁)是双胞胎,都在上一年级。郝强在汾阳市里打工,做厨师,每天很晚才回来,赵丽玲独自做点农活,在家照顾孩子。郝芯逸告诉我们,她已经看完小书架上三分之一的书了。在她带动下,两个妹妹也爱看书。我们问她妈妈看的书多还是她看的书多,芯逸说她比妈妈看得多,而且还能给妹妹们讲故事,说着还拿出一本《雨后天·问银河》,朗诵了其中的儿童诗《我想》(见图9)。

  

  图9郝芯逸(右1)朗读儿童诗《我想》

  第六家是靳玉杰家。靳玉杰(35岁)和妻子任婧晓(33岁)有一女一子,女儿靳雅倩(12岁)上六年级,通过了小升初中考试,考入汾阳市东关中学;儿子靳昊福(6岁)上一年级。靳玉杰夫妻俩平时住在汾阳市里,丈夫开公交车,妻子在小超市里打工。孩子们双休日到城里,其他时间住在仁道村,每天上学放学由靳玉杰的母亲王爱莲来照顾。我们去时,恰好两个孩子去了汾阳,靳雅倩今天有舞蹈培训课要上,靳昊福晚上才能回来,我们在靳玉杰家只好跟孩子的奶奶王爱莲了解小书架的运行情况。王爱莲本身就是农家女书社家庭阅读点项目的志愿辅导员,所以每天督促、辅导两个孩子读书是她重要的职责。王爱莲说,自从有了小书架,孩子们放学后也不在外面疯跑了,经常躲在家里看书。

  走访完家庭阅读点已经是12:30,我们回到仁道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吃午饭,饭后到仁道小学教师宿舍休息。下午15:30,我们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农家女书社的骨干武玉梅、王爱莲、靳丽红、王玉花、秦俊梅等座谈农家女书社和家庭阅读点的运行问题。17:00李玲聪派儿子开车送我们返回汾阳市区。我们安排次日上午再到仁道村考察小学校园图书角建设项目。

  4仁道村小学校园图书角建设

  仁道村仁道小学建于2014年,服务仁道村1200多口人,学校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没有教学楼,都是平房教室,没有独立的图书室,有一个电教室。学校现有五个教学班,一个学前班,共有学生54人,教师8人,没有寄宿生,都是走读生。每个年级一个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如下:六年级11人(男4人,女7人),五年级5人(男4人,女1人),没有四年级,三年级4人(男1人,女3人),二年级9人(男3人,女6人),一年级11人(男4人,女7人),学前班14人(男6人,女8人)。

  由于每个班级人数不多,民间图书馆学会筹备组给每个班级各配一个小书架,50册书,总共300册,人均5.6册书。而且每个年级配的书不同,按照年级分级配书,以保障适合孩子们阅读,以及升学后继续有新书可读。仁道小学大部分学生因家庭收入低,买不起课外读物,有的家庭因病返贫,甚至负担不起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前学校里可阅读的图书数量只有几十册,学校每周开展两次阅读活动时使用的图书,多数是学校给学生买的,少数是学生自己买了带到学校。新图书角的落成使这种局面有了改观。

  5月14日上午8:30,我们按约定来到了仁道村仁道小学,见到了校长王玉萍后,先请校长在捐赠书单、接收单上签字盖章,然后在校长的带领下到教室里考察六个班级的班级图书角,了解孩子们的阅读状况。我们在六年级教室里了解到,同学们很喜欢这些书,其中一名同学还向我们推荐他最近看过的常新港写的《少年黑卡》,说这本书讲男孩风和他的狗伙伴耐特的故事,情节很生动。我们问同学们平时图书是怎么管理的,有位同学拿出借阅记录本说,同学们轮流做图书角义务管理员,同学借书还书都有记录。

  在五年级教室里,同学们告诉我们,他们每人已经看了五六册书。当我们让同学们找出自己看过的一册书时,同学们纷纷快速地从小书架上找了出来并展示给我们,有的还能简单地说出书里讲的什么故事。来到二年级教室,我们让同学们挑出一册自己喜爱的书,很快大家就从小书架上各拿出一册。当我们问大家喜欢这些书吗,大家举起手中的书异口同声喊道“喜——欢——”。三年级孩子们看过的书,数量上与五年级大致相等,也是人均五六册。只有一年级、学前班的孩子们,看过的书略少一些,但学前班的老师靳丽红是农家女书社家庭阅读点的义务辅导员,善于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所以学前班的孩子们也很喜欢看书,每位小朋友也刚看过了好几册。

  考察完班级图书角,我们到小操场参加学校举行的图书角捐赠仪式。9:00仪式正式开始,先是仁道村威风锣鼓队的威风锣鼓表演,一色红装的女村民,锣鼓声铿锵齐顿(见图10)。接着校长王玉萍、农家女书社李玲聪,以及捐赠方代表、村支书等先后致辞,之后有个简单的捐书仪式,王子舟代表捐赠方向学校捐赠图书。再下来就是学生朗诵、家长致答谢词,最后一个节目是老年健身队的助兴表演,老年健身队人均65岁,最大的78岁,她们在骄阳下,不畏炎热,表演得整齐有劲,脸上绽放着笑容。

  

  图10捐赠仪式上妇女表扬威风锣鼓

  10:10捐赠仪式结束,同学们簇拥项目小旗合影留念(见图11),我们到教师办公室开始和校长、七位老师们座谈,交流阅读推广的想法。仁道小学教师都很年轻,平均30岁左右。在座谈中,王子舟讲了如何将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持续化的一些想法,表示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还将以办乡村教师读写培训营、几年后补充新书等方式来持续支持仁道小学图书角项目。邱璐则根据多年阅读推广经验,提出了诸多有效的阅读活动新方式,如每班学生少,语文课、阅读课便于关注到每位学生,课桌也可以改变排列形态,对列排、弧形排等,适合于对读、竞赛等;图书角墙上目前还缺乏装饰,可以发动孩子们自己设计来装点教室里的图书角,并起个别致的名字;在阅读辅导中,注重培养一二年级的孩子多读,三四年级的孩子能讲,五六年级的孩子会写。教师们也就搞好阅读活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图11同学们在捐赠仪式结束后在项目小旗上签名并合影

  座谈在一个小时后结束,我们11:30坐出租车告别仁道村前往汾阳火车站,乘坐K7832次列车(13:01开)到太原站(14:22到),然后再到太原南站乘坐高铁返回北京。

  5李玲聪等谈农家女书社的发展

  李玲聪小时在娘家村的南垣小学读书,高中读的是三泉高中,在读书期间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参加高考失利后,因家贫无力补习再考。她记得当时为了生计,父亲有次把自己常年用的铜烟袋、烟盒卖了换了三元钱。从那以后,李玲聪开始在乡镇小学以及附近村小代课,结婚后来到仁道村。她在外打工前后加起来有十年(其中任教有五年),担任村委副主任七年(包括农家女书社社长七年),做妇女工作也有十几年,现在继续做仁道村村委副主任,分管文化、妇女、卫生等工作,也是汾阳市三泉农家女书社协会的法定代表人、仁道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负责人。李玲聪的丈夫原是煤矿工人,现已退休,每月有2000元的退休金,外出打工能挣4000元。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是山西省财经学校大专毕业,现在汾阳市精神病医院担任会计;女儿中专毕业,现在杭州打工。儿女都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女儿很懂事,13日母亲节时,还专门给李玲聪用微信发了红包,让母亲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李玲聪的婆婆现在和他们住在一起,李玲聪说,她婆婆待她太好了,结婚36年来,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为他们这个家庭操心费力,这也使得她有精力来做村里的事,以及创办农家女书社。

  经过两天的接触,特别是13日下午与农家女书社的座谈会,李玲聪与农家女书社的骨干们向我们叙述了她们对未来农家女书社发展的一些想法:

  (1)乡村穷,但文化不能穷。李玲聪对仁道村的现状有个分析,她说村里目前的经济还较落后,以前有个洗煤厂也关闭了,砖厂也停产了,村里有超市、小卖部,两座庙宇,一个村级卫生所,一所学校,还有就是农家女书社(农家书屋也并在书社里)。近年来由于政策的变化,仁道村负外债一百多万。而且村里许多户人家因病返贫,如仁道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仁道村小学聘请的保安兼保洁工赵连寿,他是退伍军人,前些年得了结肠梗阻,住院时只有200元,农家女书社发动全村捐款救济他,最后才渡过难关。尽管村里还比较贫穷,但村两委和村民特别注重下一代人的培养,本村出了硕士生4名,本科生7名,大专生更多。2014年,村两委为仁道小学盖了新的校舍,教学条件大大改观。村里的贫困状况因受物质条件局限无法一时改变,但精神面貌可以先做到改变。仁道村应该是个有活力、有温情、有文化内涵的村庄,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认同感、归属感。

  (2)建好自组织“平台”以便多做项目。要想在村里做事,必须要有“平台”,李玲聪认为农家女书社就是村里姐妹们做事的一个“平台”。在13日下午座谈时,书社骨干、家庭阅读点辅导员王爱莲告诉我们,书社的姐妹们常年相处,感情很深,大家在二十六七岁时还曾在一起商议过,去昔阳县大寨参观,然后组织起来做些事,那个时候八姐九妹的,心气很高。所以,成立农家女书社,村里的姐妹们纷纷支持,一呼百应(见图12)。现在又成立了农家女书社协会,组织机构更加健全、规范,有了会计、出纳等,农家女书社可以向社会上的公益组织申请资助,开展各种有益于乡村建设的活动。农家女书社向招商局慈善基金会(CMCF)申请的“仁道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曾获得了52000元人民币的资助。农家女书社的骨干们认为,以后与NGO组织合作,多多申请公益项目,是农家女书社的主要任务之一。

  

  图12农家女书社骨干(从左至右:靳丽红、王玉花、武玉梅、秦俊梅、王爱莲)和王子舟、邱璐(右一)合影

  (3)“平台”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形成特色。李玲聪与农家女书社的骨干们还认为,姐妹们依托书社这个“平台”做事,应该结合实际,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投入成本高的,很难维持长期运行;投入成本低的,有利于持续坚持。例如,文艺、健身方面的活动,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但妇女姐妹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2007年姐妹们就组织成立威风锣鼓队,以前威风锣鼓都是男人们的项目,没想到妇女们也表演得淋漓尽致。还有舞蹈队、地秧歌队、老年健身队等等,妇女都爱参与。这些文艺活动既健身又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还产生互助团结的向心力。时间长了,就成为仁道村农家女书社的一个特色项目,形成仁道村文化发展的一道风景线。现在受书社文艺活动的影响,文化活动中心古戏台前的空地上,清晨5:30至6:30都有村民来做健身活动,每天平均40人,其中很多人是农家女书社的成员。

  (4)“平台”要在阅读方面深耕细作。“平台”称“农家女书社”,那么推动阅读就是其主要任务。农家女书社要把家庭阅读点项目、仁道小学校园图书角项目结合起来、联动起来搞活动。去年书社将阅读点家庭的孩子、家长、辅导员组织起来,在农家女书社开展了多场活动,有朗诵会、绘画比赛等。在活动中,村里的老年健身队成员、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还有许多学校学生也赶来参加活动,书社内外都挤满了家长和年轻的媳妇们。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了表达的勇气和能力,得到了观众的掌声。农家女书社还为优胜者发了奖状。今后书社还要将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同时考虑一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如带孩子们到野外写生、采风,观察大自然与农业生产等。

  对于书社的这些想法,我们也表示认可。我们也认为,捧着一本书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认真看,这是阅读;设定一个主题组织孩子们走出教室,到田野里或村头上观察、调研,再查阅资料解决自己的疑问,这也是阅读。读书和讲座、故事会、朗诵会、谜语竞猜、田野采风等等主题活动结合起来,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主动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出阅读的兴趣。在告别仁道村时,王子舟、邱璐向农家女书社骨干们表示,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将继续关注仁道村农家女书社的发展,为书社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帮助。我们衷心祈愿,仁道村农家女书社这个妇女姐妹们亲手编织出来的文化“同心结”能绽放出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李玲聪.我的理想[EB/OL].农家女的家的博客,(2010-03-25)[2018-05-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102c70100h9na. html.

  [2]致《农家女》杂志的一封信[EB/OL].农家女的家的博客,(2010-03-25)[2018-05-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102c70100h9na. html.

  [3]书社姐妹在女村官论坛的风采[EB/OL].农家女书社的博客,(2014-12-18)[2018-05-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898a30102v8fd. html.

  即可参与8折预售,前50名送作者签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