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視界:成人高考 為何熱度回升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近50年來人類社會創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的總和還要多。到知識經濟時代,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學習型社會裡,面向人人的成人教育和成人高考,會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近日的一個星期天,華南師范大學一處教室一大早就聚滿了人。原來,這裡是全國成人高考的考點,成年的考生們一手拿著熱騰騰的早餐,一邊抓緊最后的時間緊張地看備考材料。

  人群中,開著雅閣轎車來的朱顯彬引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這麼有錢的人,還來考成考?原來,朱顯彬2003年就來到廣州打工,10年的不懈打拼,獲得了一家大型企業銷售經理的職位,他擁有了豐厚的收入、穩定的家庭和可愛的小女兒,但他的高中學歷一直是一個硬傷。“我在廣州10年,可戶口還在農村老家。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城裡人,更為了女兒以后在城裡上學,我打算參加積分入戶。但高中文憑隻記20分,而大專有60分,本科有80分。”參加成考的個中緣由,朱顯彬一語道破。

  記者發現,雖然學歷文憑的含金量不如全日制普通高校,但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等社會化辦學憑借其獨特的優勢,近年來似乎熱度不減。拿成考來說,2011年、2012年全國報名人數分別高達340萬、364萬。特別是在外來工數量全國第一的廣東,像朱顯彬這樣為了入戶、職稱、升職、轉崗、充電乃至圓“大學夢”等各種目的報考的不在少數。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廣東成人高考報名人數達35萬,比2012年增加了5.5萬人,增長18.6%,成為全國第一成考大省。

  熱  度

  26歲的胡敏從小的志向是當一名教師。可由於高考中發揮不佳,她隻能不情不願地讀了個財會大專。工作兩年后,胡敏左想右想不甘心,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同事的推薦下參加了華南師范大學的成人高考,用心復習了幾個月,居然考上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今年,她又一鼓作氣,從一名成教生成功考上了該校的全日制研究生。記者採訪的時候,她正休學在家,“考上后才發現懷孕,先保留學籍生孩子,明年再開始讀!”電話那頭,離夢想越來越近的她,透出歡快幸福的語調。

  “在我校,每年像她這樣為改變命運、追求夢想而參加成人高考的學生非常多,許多人能夠如願以償。”華南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鄧毅說。該校從1955年就創辦成人教育,現有專升本業余34個專業,函授22個專業﹔高升專業余26個專業,函授13個專業。因為考生需求強烈,2010—2012連續三年,學校每年都超過省教育廳下達計劃數1000多名完成招生計劃。“今年計劃還沒下來,可能錄取3500多名,現在報名數已達4707人。”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高招處副處長陳雪杰介紹,“成考熱”多集中在廣州、東莞、深圳、佛山等發達地區,報考者主要包括四大類群體:進城務工人員、當地在職人員、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報讀第二學位的學生。“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報考者佔最大頭,2011年11.3萬人,佔當年總數44.5%﹔2012年13.7萬人,佔46.4%﹔今年16.5萬人,佔47.1%。每年實際錄取的外來務工人員考生均超10萬人。”

  “成人高考熱度回升,持續不減,反映了當今社會成人教育已經成為人們為適應競爭、渴望繼續深造、提高知識水平、更新知識層次、提高自身素質和增強競爭能力的強烈願望。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產業高級化對於勞動力素質提高、人才技能提升和知識結構優化的要求。”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一語中的。

  黃友文舉例說,報考成考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在職人員中,有的是希望學歷提升,獲得進入較好企業的“敲門磚”﹔有的是提高崗位素質和技能,更好地勝任現在的工作,有的是希望晉升職稱、職位﹔有的是為了考研、進一步深造,達到報考的學歷資格線……另外,目前不斷推進的城鎮化,對於想要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獲得城鎮戶口的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學歷要求。

  為適應社會這種需求,更為自身轉型發展、結構升級儲備人才,廣東近年來致力構筑終身教育體系,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一方面,從政策上放寬報考的戶籍、學歷等條件限制,還給予山區縣和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考生20分的錄取優惠,給予25歲以上大齡社會考生20分的錄取優惠。另一方面,鼓勵高校採取靈活辦學形式,特別是走出學校,送教上門,深入到地區、行業和企業的生產一線開展教學活動,給予外來務工人員多渠道、多形式的學習機會。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