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藕、洗藕、画藕、品藕……幼儿走进“藕”的世界,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0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张莉萍)深度挖掘本土的“藕”资源,将“让我来玩”变为“我自己来玩”。4月20日,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武汉市第四轮学前教育保教活动实验走进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纱帽山幼儿园分享利用本土化资源和生活教材促进幼小衔接的做法。
纱帽山幼儿园分享将“藕”资源融入游戏活动中的经验做法。手机截图
武汉经开区濒临长江,湖港交织,玉米、莲藕、树桩、麻绳、石磨、斗车、簸箕、扁担等本土特色资源丰富。藕是一个来自大自然的“活教材”。幼儿对藕有许多疑问:藕为什么有股淤泥的味道?藕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怎么从淤泥里挖藕?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纱帽山幼儿园将“藕”资源融入户外游戏活动中,借助户外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更好地走进“藕”的世界,感受和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将户外“幸福农家”角色区、户外“沙水乐”建构区、户外“小小交通站”角色区、户外“童心童画”美工区四大游戏区的游戏串联起来,设计了挖藕、运藕、洗藕、画藕、做藕、品藕等一系列户外区域联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自主选择材料、伙伴、游戏内容、设计游戏规则中,培养学习习惯、提高综合素养,为幼小衔接打下基础。
“如何让幼儿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更有效”线下研讨。 通讯员张莉萍 摄
活动通过在线直播向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开放。纱帽山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陈莉分享了通过建立本土资源库,变“让我来玩”为“我自己来玩”,创立资源运用流程机制,变“安排我在这里玩”为“我是小主人”,创新家园共育机制,变“入学片面知识储备”为“全程全面准备”等做法。
随后的线下活动以“如何让幼儿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更有效”为主题开展研讨,老师们就幼儿游戏后分享的价值、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与回应方法,展开热烈讨论。
市教科院学前教研员张敏表示,幼小衔接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热点话题”,本次活动探索挖掘本土化资源,以丰富游戏助力幼小衔接,体现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了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